注册

聂卫平:我是“可以教育好的子女”


来源:凤凰湖南

主持人:欢迎大家,今天我们的话题是“棋士道:中国知青梦”,说到“知青”这个话题,可能现在的“90后”、“00后”会对这两个字比较陌生,其实知青这两个字的全称应该是“知识青年”。当年,毛主席说,知识青年

主持人:欢迎大家,今天我们的话题是“棋士道:中国知青梦”,说到“知青”这个话题,可能现在的“90后”、“00后”会对这两个字比较陌生,其实知青这两个字的全称应该是“知识青年”。当年,毛主席说,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在三四十年前,数以千万计的年轻人被称为知青,意味着他由城里的学生,拿起锄头到广阔农村去当农民,去接受劳动人民再教育,从现在来看呢,我们的国家领导人,像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王岐山书记,当年都是千万知青中的一员。今天的访谈嘉宾呢,像聂老、胡总都是老知青,两位能否介绍一下,你们俩分别在哪一年,在哪当的知青?先请聂老。

聂卫平:我也是知青的一份子吧!我是1969年9月23号,由北京到黑龙江的嫩江县的山河农场,这个农场是个劳改农场,我是1969年9月去的,到现在已经45年了。

主持人:那会儿您才十几岁?

聂卫平:17岁

主持人:噢,17岁。胡总呢?您这边是?

胡子敬:我是1968年12月28号从长沙来到了我现在坐的这个地方,就是沅江,当时叫沅江县,当时的具体位置是在沅江县的大同公社,大同大队第六生产队,我和聂老不同,因为呢,聂老是下的农场,我是插队进到了生产队。

主持人:在这边(干了)多少年?

胡子敬:在这里干了6年。

主持人:6年,那可以算是第二故乡了。

胡子敬:的确可以算是第二故乡了。

主持人:后面您还在沅江开办了知青之家,对沅江应该是很有感情的。

胡子敬:是的,还在沅江办了个工厂,辣妹子食品工厂。

主持人:我们的孟教授呢,没有当过知青,但孟教授是我们湖南的少年大学生,79年参加高考的,虽然年纪不大,那个时候还是有一些当知青的老同学,您觉得您和他们除了经历上的不同,还有什么不一样?

孟泽:我没当过知青,但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的身边有知青,我以一个小孩的眼光看待知青的生活,刚才胡总说他当知青是插队落户知青,和聂老的这种“大兵团”知青是不一样的,我小时候见识得多的是这种插队落户的知青。到了我上大学之后,我们班差不多有百分之二十是知识青年,当过5年或8年的知青。这种经历不一样使得我们的大学里就分为了两拨人,一种是比我们大十几岁左右,一种是像我这种小的,大十几岁的人很多也当过知青。这种经历不一样当然导致了很多气质和整个性格就都不一样,我们和他们的这种不一样体现在很多地方,他们性格的那种坚硬度,对于现实的那种敏感度都是高于我们的。

主持人:我们搜集了一些关于知青的资料,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20多年,有一千二百万到一千八百万的知识青年响应中央号召,上山下乡到农村挥洒汗水和青春,算下来每年有100万的知青下乡。文革开始后,我们的知青又分为了三批,1966到68年下乡,被称为“老三届”,就是我们聂老这个时期的,1969年到1973年下乡的叫“新五届”,1974年到1978年的是“后五届”。这三批之间有什么样的不同吗?先请聂老,我们最早的“老三届”。

聂卫平:“老三届”指的是,1966年上初一,那时候开始算,1966年上高三的,就是我们这6年里头,我是当时最小的是上初一,1966年我14岁,那时候上高三的应该比我大5岁,是19岁,这个期间从1967年开始就有人上山下乡,67年一直到68、69年这“老三届”,就是这个时候都全部下去了。我当时走得比较晚,主要原因是我当时的成分不太好。

主持人:您当时的成分是?

聂卫平:叫“可以教育好的子女”,本来“文革”一开始,我还是红卫兵,出身很好,后来我的父母成为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那我就成为了“可以教育好的子女”,导致了很多地方都不要我,我想去的很多地方,人家都不让我去,由于我当时的成分不好。一直到1969年,一大批“可以教育好的子女”一起去到了我们当知青的地方。我相信在“文革”期间像我这样身份的人大有人在,由于父母的原因,正常的知识青年变成了一个“可以教育好的子女”。

相关链接:

胡子敬:是农民省下粮食养活知青的

聂卫平:生活在最底层 也曾极度绝望

胡子敬:半夜偷挖霉豆饼 马不吃我们吃

胡子敬:知青生活让我尝到人间最淳朴的爱

孟泽:质疑之前,我也给知青剧的女演员表白过

聂卫平:我很怀念老知青聚会

胡子敬:千万基金救助老知青

胡子敬:我希望老知青围棋赛能办成常规赛事

孟泽:知青命运有点像过山车

[责任编辑:周凌峰]

标签:可以教育好的子女 聂卫平 知青

人参与 评论

新闻图片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