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科举那些事:录取名单怎么写竟然有这么多讲究


来源:凤凰国学

唐代进士录取名单的最上头,贴四张黄纸,上面用淡墨书写“礼部贡院”四个大字。进士徐夤在《放榜日》诗中描绘了这一场景:  喧喧车马欲朝天,人探东堂榜已悬。徐夤于乾宁元年(894年)进士及第,他的这首诗描写了放榜前礼部南院人声鼎沸的场景。

【导语】被称为“史上最严高考”的刚结束,与考试相关的话题无疑是这个夏天的热点。今天的高考,与古代的科举考试相比,有哪些差别,又有哪些“似曾相识”的地方呢?凤凰网国学频道特邀著名科举史专家、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李兵教授开设“科举那些事”系列专栏,从备考、应试、阅卷、录取等系列环节,揭开古代“高考”的神秘面纱。本文为该系列第十五篇,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每年6月20日起,各省就陆续公布高考分数和录取分数线。除由市州招考机构现场发放高考成绩通知单之外,考生还可以通过网站查询、拨打声讯电话查询和短信查询等方式获取自己高考分数,方式灵活多样,快捷便利。与我们现在先公布分数,再由高校公布录取名单不同,科举时代则不公布分数,只公布录取名单。那么,唐代进士录取名单是以什么形式公布的呢?唐代的进士录取名单又有什么特点呢?

资料图

与现在大量采用电子数据不同,科举录取名额的公布几乎都是用榜单的形式,称之为“放榜”。唐代进士榜的榜头竖贴四张黄纸,因此进士榜又被称为“金榜”。唐太宗贞观年间,进士放榜很可能是在宫城附近的端门。据史料记载,贞观初年,唐太宗在放榜的当天到端门去视察,看到新科进士们从金榜下鱼贯而出,喜不自禁地对大臣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彀中”是指箭能射及的范围。这也就是说,在唐太宗看来,通过科举制度,把天下的英才都选拔上来,为自己所用。

到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朝廷在礼部南院设立贡院,也就是科举专用考场之后,进士科每次放榜就在礼部南院的东墙上。据五代的王定保描述,贡院的这堵墙也只有一丈多高,没有什么特别起眼之处。但是,没到放榜时,这堵墙就成了万众瞩目的焦点了,甚至有的考生一看到上面写有录取名单的榜单,就非常激动,恨不得马上撕下来,拿到手里来先看看自己到底有没有被录取。

这种事情在唐代的元和六年(811)还就真发生过:这次金榜刚一张贴出来,“监生郭东里决破棘篱圻裂文榜”,这句话什么意思呢?看到金榜,监生郭东里就像发了疯一样,不顾一切地爬过布满荆棘的围墙,直接冲到金榜前面,把金榜撕了下来。这件事发生之后,主持科举考试的官员一方面对郭东里如此冲动非常不满;另一方面也理解考生急于看到自己名字的心情。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主持科举考试的官员想了一个办法,他们怎么做呢?先拿出一份“虚榜”,也就是没有真正写上录取者姓名的金榜来,让考生先激动会儿,等考生的情绪大致平定下来之后,再把真正的金榜公布出来,据说这么做的效果很好,以后再也没有人像郭东里那么冲动了。

说实话,对于这种做法能否平缓考生的情绪,我是表示怀疑的。从考生的角度来说,他们很急于知道自己是不是被录取了,公布虚榜,只是吊了他们的胃口,更加刺激了他们想知道结果的心情。当他们只能看到虚榜,而迟迟看不到真正的金榜时,我估计他们会更激动,想冲进去拿到真正录取名单的人可能不止郭东里一个人了,会有若干个郭东里,那看守金榜的人能不能挡得住都是个未知数。不过,不管怎么样,反正唐朝中后期就在采用这种方式来公布的录取名单。

唐代进士录取名单的最上头,贴四张黄纸,上面用淡墨书写“礼部贡院”四个大字。这与榜中的用浓墨书的录取名单写形成鲜明的对比,金榜上就有两种墨色,浓淡相间的奇观,即所谓的“淡墨题名”。

当然,也有笔记资料所记完全相反,也就是“礼部贡院”四个字用浓墨书写,而录取名单用淡墨书写。关于这种说法,五代人张洎在《贾氏谈录》中说:李纾以礼部侍郎的身份担任主考官时,确定录取名单以后,就吩咐专门负责书写工作的书吏将录取名单誊录到录取名单上去,这名书吏刚刚用沾满墨汁的毛笔写完“礼部贡院”几个大字,还没有开始填写新录取进士的姓名,就暴病而亡。李纾没有办法,只好去找另一个能书写的工作人员。这时有人告诉李纾,礼部还有一个叫王昶的官员擅长书法,李纾立即派人去将王昶找来。这时,王旭正好喝醉了酒,迷迷糊糊地就被请到礼部。他到了之后,根本没有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拿起还没有沾好墨汁的笔就开始填写新科进士的姓名,墨色非常淡。于是,录取名单出现了浓淡相间的两种字体。等到张榜以后才发现这种情况,但是修改已经来不及了,王昶对此懊悔不已。但不知道内情的人觉得这份榜单非常有特点,觉得很好看,“粲然一榜之中,字有两体,浓淡相间,返致其妍”。

明·仇英《观榜图》

与这种说法稍微有些不同的是,北宋人蔡宽夫在其《诗话》所记则充满了浓郁的神话色彩。贞元十二年(796)状元李程在长安参加考试完之后,对自己的这次考试结果心里完全没有底。正好在考场前碰到了一位神仙,便请求神仙预测这一次考试结果,实际就是想问自己这次到底能不能考上。这位能预知未来的神仙说,这一次考试被录取的名单中只有一个叫李和的,而没有叫李程的。李程一听就着急了,马上跪地求帮忙。看到李程对自己这么虔诚,这位神答应了,到放榜之前,这位神仙运用法力,在已经填好的金榜上,他找到“李和”这个名字,就用淡墨在“李和”的“和”字下加一个“王”字,这样“李和”就变成了“李程”。等到正式放榜的时候,李程真的被录取为进士。中进士之后的李程平步青云,官至宰相。为了感谢那位神仙,他下令以后所有进士录取名单都用淡墨书写。

尽管关于淡墨书榜的来历基本上只是在五代以后的史书中见到,而且不少说法还与神鬼传说有关,甚至记载也有不少相互矛盾之处,真实性确实值得怀疑。但这种做法被宋代人继承,并发展成一种固定的模式,即榜头的“礼部贡院”用淡墨书写,而录取者的姓名用浓墨书写,而且要写得特别浓,有个叫陈文惠的人特别善于写“点画肥重”的字,被称为“堆墨书”,他的这种字体经常用来书写榜单。

唐代进士放榜是多在农历的二月,二月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因此被称为“春榜”。对考生们来说,他们最盼望的就是能在金榜之上出现自己的名字,登第给考生带来的是无尚的荣耀与富贵。在唐代读书人表达自己心情的主要方式之一,就是吟诗了。根据笔者的粗略统计,《全唐诗》中描写有关及第的诗歌至少有220首之多。我想用诗歌来表现唐代科举的放榜盛况和考生的心情是最合适不过了的。曹松的《览春榜喜孙鄠成名》云:

门外报春榜,喜君天子知。

旧愁浑似雪,见日总消时。

塔下牡丹气,江头杨柳丝。

风光若有分,无处不相宜。

这首诗运用对比的手法,将孙鄠在放榜前后的心情进行了细致的刻画:在放榜之前,包括孙鄠在内的所有考生都是极度紧张,感觉度日如年。但当自己荣登金榜之后,心情便瞬间放松,感觉外界的所有景物都是那么的和谐、美丽。何扶的《寄旧同年》云:

金榜题名墨尚新,今年依旧去年春。

花间每被红妆问,何事重来只一人。

进士放榜的时间是在黎明时分,已经饱受多年寒窗之苦的考生急于获得自己是否录取的消息,他们纷纷聚集在礼部南院的大墙之外,伫立在二月长安的料峭春寒中忐忑地等待放榜时间的到来。进士徐夤在《放榜日》诗中描绘了这一场景:

喧喧车马欲朝天,人探东堂榜已悬。

万里便随金鸑鷟,三台仍借玉连钱。

花浮酒影彤霞烂,日照衫光瑞色鲜。

十二街前楼阁上,卷帘谁不看神仙。

徐夤于乾宁元年(894年)进士及第,他的这首诗描写了放榜前礼部南院人声鼎沸的场景。放榜之后,京城的百姓争相一睹新科进士的容貌,整个京城热闹非凡,放榜日成为京城当天的最重要的大事。

放榜仪式十分隆重,场面十分壮观,金榜伴随着洪亮的钟声,在通天的火光照耀下,被人们从礼部簇拥而出,田园诗人韦庄对这一场面有形象的描写,他有《癸丑年下第献新先辈》云:

五更残月省墙边,绛旆蜺旌卓晓烟。

千炬火中莺出谷,一声钟后鹤冲天。

皆乘骏马先归去,独被羸童笑晚眠。

对酒暂时情豁尔,见花依旧涕潸然。

未酬阚泽佣书债,犹欠君平卖卜钱。

何事欲休休不得,来年公道似今年。

这首诗对于前两联描写了放榜的场面:在五更时分,礼部南院旌旗在晨雾中高高飘扬,考生们都在这种紧张氛围中静静等待。突然,从礼部出现了通天的火光,一声洪亮的钟声之后,金榜隆重地张贴出来了,诗人这里用了“莺出谷”和“鹤冲天”来比喻放榜的隆重。接下来的两联,诗人写自己落第的悲伤心情,只能借酒浇愁。后两联则写自己为参加科举考试,已经是贫困交加了,但他心中对于科举功名的渴望并未熄灭,希望在下一年通过公平的竞争实现自己金榜题名的梦想。

推介阅读:

科举那些事:沿用五百年 八股文真的扼杀了人才吗?

科举那些事:高考题难到哭?看看八股考题你就哭不出来了

科举那些事:八股文到底是历史垃圾还是古文菁华?

科举那些事:怎样成为“天子门生”?曾国藩一辈子的痛

科举那些事:阅卷太严格 他们被考生称为“魔王”

科举那些事:试卷咋保密?唐朝的方法竟沿用至今

科举那些事:慈禧的考试改革为何惹出一场闹剧

科举那些事:古代考生的座位为何建成“包厢”?

科举那些事:古代最严考试搜检 入场竟要排队十几小时

科举那些事:考生进场为啥像个搬运工?(图)

科举那些事:古代竟然这么多免费的“高考房”?(图)

[责任编辑:石凌炜]

  • 笑抽
  • 泪奔
  • 惊呆
  • 无聊
  • 气炸

新闻图片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