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赞波:把湖南高速路拍成纪录片
2015年12月15日 10:55
来源:潇湘晨报
作者:赵颖慧
当地村民在新修的高速公路大桥下的稻田里捡拾稻穗。 村民挑着橘子从高速公路大桥前经过。 挖土机在村庄的鱼塘和稻田上作业。 张赞波。 是偶然,也是必然。 偶然,是一个普通电信局员工,成了小有名气的
“我不可以这么过!”
十七年前,他是长沙电信局员工张赞波。
工资待遇不错,是上个世纪末的安稳高福利的“好生活”,几乎一眼可见那安稳舒适的后半生。
但他发现,诗人张赞波走丢了,那个湘潭大学风华文学社的社长早已“风华”不再。
放下了笔,拿起了酒瓶,“诗歌也没写了,经常大伙儿一起喝酒,醉生梦死。”
三年时间一晃而过,“我不可以这么过!”
张赞波决定考研究生,那是二十一世纪初的“稀有物种”。务农的父母反对,因为丢掉了一份“安稳”工作。
然而,“反对无效!”清瘦帅气的张赞波,却个性果断坚韧,清澈而坚定的目光,很难让人忽视其存在,“我决意要做的事,爸妈知道是拦不住我!”
然而,此时,他还并不知道,选择什么专业,考哪一个学校?读研,似乎仅仅是他逃离“平凡生活”的一根救命稻草而已。
“原来电影还可以这么拍!”
命运开始以一连串偶然的方式,安排他与纪录片的重逢。
2001年,张赞波翻开一本旧书《浮生六记》,一张北京电影学院的招生简章赫然出现,“行,干脆就考电影学院。”
如此草率?实际上,早在1998年,贾樟柯在《南方周末》发表《业余电影时代即将到来》时,“我当初看了,很有感触,以前的电影都是高高在上,极少数的人才能拍电影,但随着DV时代的来临,普通人也可以拍电影,那么,是不是我也可以。”
然而,此时的张赞波,与普通人一样,都是从影院接受电影教育,片子看得很少,但他似乎看到时代撕开了一道裂缝,技术的革新赋予普通人表达自我的方式。
2001年,张赞波来到北京,准备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研究生考试,如果你在此时走过北大东门,或许能看到张赞波在VCD店徘徊的身影,“电影都是用VCD刻录的,牛皮纸的信封装着,每一张都很贵,差不多45块钱,一部电影要买两张,也就是90块钱。”
舍不得买太多,于是,张赞波将《过年回家》、《梦旅人》、《红白蓝》、《巫山云雨》等花高价买回来的电影看了一遍又一遍,惊叹“原来电影还可以这么拍,与以前的电影完全不一样!”
其中,《巫山云雨》的导演章明,恰恰是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的老师,并开始招收研究生。
于是,原本计划考文学系的张赞波,果断投入了导演系的怀抱。
“惊喜地发现星光的馈赠”
大学三年,学剧情片的张赞波几乎从未曾想到,有一天他会跑到湖南湘西拍一部有关道路的纪录片,甚至内心里也不屑于只会“照搬现实”的纪录片。
研究生毕业后,他成为独立影评人,发表数十万字电影评论和研究文字后,还在寻找自己的方向。
直到2008年6月,他发现一个自认稀奇的故事,火箭的残骸落到了农民袁再香的农田里。
“我震惊了,一直以为,残骸只会落在大海沙漠这些地方,没想到离生活如此之近。”
他带着摄像机,来到了绥宁,第一部纪录片《天降》诞生,并且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我在纪录片里沉沦了。”就像他诗歌中描述的那样,“惊喜地发现星光的馈赠。”
学剧情片的他,反倒没有了表达欲望,因为剧情片是虚构的,唯余拍纪录片的紧迫感,“因为好多东西,不去拍,可能就会消失了。”
2009年,原本留校工作的他,再次辞职,他在诗歌里“怒吼”,“最重要的/是我终于有权利/在午夜的漫天虫鸣声中/去擦亮那些通往未来的孤独的道路。”
他狠心花了3万块钱,买了一台摄像机,单枪匹马、头也不回地闯入了独立纪录片的圣地。
对话
没情感的记录片,是装出来的
潇湘晨报:纪录片的标题是“大路朝天”,而书的名字为“大路”,为什么名称会不一样?
张赞波:当然,如果书和纪录片同题的话,肯定最好。当初《大路》繁体版出版时,出版社的人说,台湾不知道“大路朝天,各走一边”的含义,所以不得不忍痛割爱,换成《大路》。我认为,“大路”这个词比较中性,每个读者有自己的解读,也挺好的。
潇湘晨报:为了拍好《大路朝天》这部纪录片,你潜伏工地三年,大家都叫你“张赞”,这个“张赞”处事灵活,会审时度势,将疾恶如仇的“张赞波”压在心底。现在,张赞波会如何评价“张赞”?
张赞波:我在项目部的三年多,无疑是分裂和纠结的一段时光。“张赞”这个家伙和他人过着集体生活,每天按部就班,除了不打卡,不领工资,跟别的职工看起来没什么不同。
只有到了晚上,“张赞波”才占了上风,他肆无忌惮地从“张赞”的躯壳里跳了出来,认真检索白天的拍摄成果,在一本牛皮纸的笔记本上,及时地思考拍摄得失,制定新的拍摄思路。有时候,我也分不清楚,究竟是“张赞”在奔跑,还是“张赞波”的灵魂在喘息。
潇湘晨报:你认为,一部好的纪录片的评价标准是什么?
张赞波:我认为有三性。第一是揭示性,一个好的纪录片应该揭示出一种现实状况,不一定非要揭示一个秘密,可以是揭示一种情感状态,一种哲学道理。
第二是自我性,这跟我的纪录片观念转变有关系。以前,纪录片正统的教育要求纪录片要非常冷静,客观,趴在那里冷静地观察,不能有自己的情感介入。后来我发现,这不可能。如果非这么做那是装出来的。因为你去拍,肯定带着自己的眼光,看镜头后的世界,又经过你大脑的思考,肯定有主观性。而一个好的作品,从不忌讳体现跟自己的关联性。
第三是电影语言体现创新性,它是有创新,不是一个大家之前看到过的电影,有一些电影元素电影语言的创新。
潇湘晨报:在世界的竞技场上,中国的纪录片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和阶段,发展趋势如何?
张赞波:中国的纪录片拥有非常波澜壮阔幽暗复杂的现实背景,题材库非常大,从质量上会有一个保证。许多稀奇古怪荒诞的东西,许多时候比剧情片还精彩。然而,在西方电影中,因为西方解决了基本生存和权益的问题,会变得很平和,关注的问题越来越虚,如生死,宗教等等。我希望有一天我们也能解决那些问题,整个社会变得清明平和,时代发展变得有序均衡,人与人之间变得友善和谐,即使那个时候,我没有现在这样的纪录片拍也不要紧。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