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湖南抗战隐秘往事:救亡百刊在湘呐喊


来源:三湘都市报

《抗战日报》报头,由田汉题写。 沅陵县马坊界1号的《抗战日报》旧址大门。记者戴鹏摄 八年血战,七十年过去,硝烟已远,历史有回声。将镜头切换到70年前,湖南虽处内陆,却是抗战最后的主战场。 6大会战

《抗战日报》报头,由田汉题写。

沅陵县马坊界1号的《抗战日报》旧址大门。记者戴鹏摄

八年血战,七十年过去,硝烟已远,历史有回声。将镜头切换到70年前,湖南虽处内陆,却是抗战最后的主战场。

6大会战,日寇遭遇前所未有的顽强阻击,在芷江举起了白旗,侵略者的“辉煌与梦想”尽殇于此。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国有难,湘人在。8年抗战,210万湖湘青年投身前线。在这场战争中,湘人承担了惨重的牺牲。在此之前,湖南作为后方,在人财物力上,也给全国抗战以有力支援。

一湘守河山,你我怎能遗忘?今日起,三湘都市报推出“一湘守河山”系列报道,解密历史,缅怀先烈,亦庆贺并纪念那场来之不易的伟大胜利。记者戴鹏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卢沟桥挑起战事。之后,华北沦陷、南京沦陷、上海沦陷、武汉沦陷……

狼烟四起,民族危殆。

危亡之际,即使身陷他乡,颠沛流离中,许多中国知识分子驻足湖南,以笔为枪。

1938年,《抗战日报》、《观察日报》、《中苏半月刊》……近百种抗日救亡刊物在湖南为抗战呐喊。

在这些湘刊之上,冯友兰、闻一多、朱自清、陈寅恪、叶公超、金岳霖、吴宓、柳无忌……一大批文人教授走出象牙塔,为抗战疾呼。砥砺之中,笔吐锋芒,“弦诵不绝”以报国。

【深巷遗址】

柔弱书生抬来笨重印刷机

8月25日,沅陵,小雨。

马坊界深幽的巷子里,隐藏着一栋上世纪30年代的民房。因年久失修,木质结构部分早已开始腐烂,土泥巴墙也已倒塌。

今年50岁的李建国不曾想到,上世纪90年代父亲低价买下的这栋房子,竟是70多年前中国抗战统一战线上的一面旗帜——《抗战日报》遗址。

1938年长沙文夕大火前夕,因为武汉沦陷,长沙频遭敌机轰炸,《抗战日报》被迫由长沙迁往怀化沅陵。这栋房子当时的主人周举仁,低价租给了这些柔弱却抬着笨重印刷机的书生们。

当年底,《抗战日报》得以在沅陵复刊。当地人回忆,当时办报条件极其艰苦,马坊界1号不仅是复刊后《抗战日报》的编辑室、印刷地、印刷车间,报社10余名工作人员,也都挤住在这260平方米的两层小楼中。

这里曾彻夜灯火通明,机器轰鸣,一张张宣传抗日救亡的报纸从此传递到湖南各地。

【以笔为旗】

老墙里发现“珍贵母报”

李建国并不知道,前年重新装修这栋老宅时,发现裱糊在墙上最里层的数十份报纸就是《抗战日报》。这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批该报原件。

8月25日,三湘都市报记者在沅陵史志办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详细阅读了这一批1938年在沅陵复刊发行的《抗战日报》内容。这些报纸均为4开版,每日一期,每期一张。报头由田汉题写,作者中不乏徐特立、郭沫若等大家。

第一版刊登评论性文章和抗战的要闻;第二、三版刊登抗战的宣传文章以及大量战地故事;第四版则刊登国际新闻,还有“抗战妇女”、“抗战青年”、“抗战儿童”等专栏,内容颇丰。

田汉在《编辑室的启示》一文中清晰写出办报意图:团结各方力量,特别是文化界的力量,援助抗战。

对此,创刊人之一廖沫沙在回忆录中也提到:1938年1月28日,《抗战日报》在长沙皇仑坪一家电影院的楼上创刊,作为上海《救亡日报》的姊妹报出版。

田汉、廖沫沙、周立波先后任总编,为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方针政策,团结抗日的一切力量作出了很大贡献。

【一致剧社】

再饿,也要唱出那一腔抗日热血

当湖南的报纸在为抗战发出振聋发聩的呐喊时,无法被遗忘的还有“一致剧社”。

“我们虽不是携枪杀敌的战士,却有演剧的武器捍卫家邦。……”这是著名作曲家田汉、音乐家冼星海为“一致剧社”分别谱写的歌词和歌曲。

1938年,上海、苏州的一批文化名人撤退至长沙,为适应抗战需要,在中共的领导下,是年9月成立了“长沙一致抗敌流动宣传队”,也就是“一致剧社”。

长沙文夕大火之后,“一致剧社”40多人开始长途跋涉,决定到偏远山区湘西去唤醒民众、发动抗战。

即便在社员们长期只能吃素面、光饭、豆豉的情况下,他们连续在湘西公演《古城怒吼》、《塞上风云》、《放下你的鞭子》等抗日剧目。

“一致剧社”演员们真挚精湛的表演,鼓舞了当地民众,推动了湘西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多校入湘】

文人至此,唯有“弦诵不绝”报国

杀敌声与呐喊声中,另一股隐忍强劲的大潮也在集结。一批批的青年与导师们冲出沦陷区,去建造战火纷飞下的另一座校园。

这是一部中华民族在危亡关头用文化的武器进行拼搏的历史,其中的人、校、思、言、书,都闪耀着迷人之光。

卢沟桥事变后,华北沦陷,当时有一句话:“华北之大,已经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

远走他乡,不再直视创痛,不愿颠沛流离,这是民族危亡时,许多中国知识分子可做出的选择。但象牙塔里的人们走出来了,还有一大批留学生在中华抗战之际回来了。

陈省身回忆:“我们那个时候都痛心于祖国的弱啊!恨日本侵略啊。但是一个念书的学生,也没有什么很具体的办法,先回来了再说。”

朱自清说,文人至此,唯有“弦诵不绝”报国。

于是,北大、清华、南开三校转移至长沙,组成“临时大学”;国立艺专内迁沅陵;涟源蓝田创办“国师”,以收留失学学子……

【“围城”苦读】

名师齐聚,数万学子烽火攻读反击

1937年钱钟书和夫人杨绛还在法国巴黎大学从事研究,国内抗战全面爆发,中华大地满目疮痍。

次年,钱钟书乘法国邮船回国,被清华大学聘为教授。此后,只身一人转赴湖南涟源新开办的国立蓝田师范学院任英文系主任。

创建于涟源蓝田的“国立师范学院”是中国第一所师范教育专门高等院校,汇聚了廖世承、钱基博等200多位学者名师,在此坚持战时教育,收留和培育了13个省的5000多位英才。

城市,在时光中变迁。如今,在涟源蓝田已少见抗战遗址。

但那些曾经的回忆,仍在诉说着国难当头,这座千年名镇,以博大质朴的胸怀接纳来涟源蓝田任教和求学者超过5万人。在此出版的知名抗战和学术报刊多达30多种。

今年81岁的涟源蓝田老人梁经谅仍清晰记得一位“国师”教授75年前对他说的话:烽火读书,是中华民族对法西斯毁灭人类文明的正义反击。

“那时候缺吃少穿,逃难到蓝田的老师和学生们,还得在日本人飞机轰炸的威胁下刻苦读书,是现在人难以想象的。”梁经谅说。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向心雨]

标签:湖南 救亡百刊 呐喊

人参与 评论

新闻图片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