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浏阳蒸菜:客家人的风俗走在迁徙的路上


来源:潇湘晨报

4月1日中午,汝城县土桥乡金山村的卢在生坐在卢氏宗祠前。不久前,经过几番寻访,卢在生等人在30公里外的马桥乡,据族谱记载的地址、方位、朝向,以及当地老人的记忆,找到了卢氏先祖金甫婆的祖坟。族人议定,

为了生存有人种着蓑衣麻丘田,有人买下浏阳河的水

相比号称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湘东山区可供开垦种植的土地相当有限。梯田沿山层层而上,当地人说,“往上看全都是田坎,望下看全都是田塍”,外地人说是“挂起来的田,竖起来的路”。

“酃县(炎陵旧名)女子贤,高山能种田”,是当地的一句俗语。据传,观音菩萨在炎陵农家受到村妇款待,使得客家人开垦出的高山梯田有泉水灌溉。实际上,在当地独有地质构造环境下,再高的山,山上都有水,可以说山有多高,水有多高。

2015年4月10日上午,从炎陵县城前往该县龙溪乡,沿途可见顺着山势分布的梯田。

炎陵县东南两乡“处万山中,田多鳞小丘,坐落冲垅岭壁”,俗称“蓑衣笠麻丘”,梯田一亩几十丘,多者达百丘。当地传说有个请来帮忙犁田的师傅,主人造诉他,这垅田共有33丘。

等他犁完后一点数只有31丘,还有两丘田不见了。他认为主人家可能记错了,拿起蓑衣斗笠,牵起黄牛就走。走了几步回头一看,不禁哑然失笑,没有动手的两丘田正在眼前。原来,蓑衣斗笠盖住了一丘,黄牛躺下歇气的地方也是一丘。

对梯田的精细开垦,不浪费每一片山地,是因客家人自外地迁徙而来,初到陌生的地方,平坦地带已被早到的人们占有,他们只能生活在山林之中。在浏阳市葛家乡,当地的宋氏族谱记载,其先祖于明朝嘉靖年间从外地迁来,看中了玉潭村龙潭片,这是一片由浏阳河冲积而成的平坦地带,“朝玉公”在此“插草为标”。

历经数代之后,每年宋氏族里的冬至酒要办100多桌。当地还流传,宋家人出去种地,几乎不要踩外姓人的田土,唯独在“梅塘坝”有刘家一块三分七厘的田。宋家人数次游说刘家,甚至称“只要你老刘肯卖,开什么价都可以,我马上担一担银元,把这三分七厘地铺满”。后来的客家人因而只能以山林为生,“种山”的含义包括种植苎麻、蓝靛、药材为业。

并不是所有的客家人都靠种山过日子。“毛家的河,潘家的水”,2年前,浏阳文史专家潘信之翻看族谱中的《河道记》,“潘家把整条河里的水都买了,包括从大小溪上游的水源”。

潘家祖先潘必值在明代初年迁来,其后代潘浴新买了一整条河的水。“新中国成立前,河里捕鱼的都姓潘!”潘信之依然记得儿时“开潭”的光景。

从葛家龙潭至普迹木莲渡,每年入冬前都要禁渔,在冬至日“开潭”。据称,潘家人每年还要拿一些鱼送到毛家的祠堂,因为河是“毛家的河”。这毛家究竟有何来头?现今不详。

潇湘晨报记者邹伯科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石凌炜]

标签:客家人 迁徙 浏阳

人参与 评论

新闻图片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