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没有屈原中国文学将面目全非


来源:北京青年报

屈原的生平与完美人格屈原是《楚辞》的灵魂,要了解先秦楚辞,就必须了解屈原的生平。但是,屈原这个人在历史上是否真实地存在过,曾引发激烈的争议。第一次否定屈原真实存在的观点出现在20年代,廖季平的《楚辞讲

屈原的生平与完美人格

屈原是《楚辞》的灵魂,要了解先秦楚辞,就必须了解屈原的生平。但是,屈原这个人在历史上是否真实地存在过,曾引发激烈的争议。第一次否定屈原真实存在的观点出现在20年代,廖季平的《楚辞讲义》最早发难,他秉持疑古的观点,对楚辞性质、作者归属等问题提出怀疑。30年代后期,何天行著《楚辞新考》,则系统地提出屈原否定论。胡适也曾卷入屈原否定论。但否定屈原的观点很快就遭到驳斥,梁启超、郭沫若、陆侃如、岑仲勉等人纷纷著文反驳。

屈原,名平,其远祖是颛顼高阳氏,高阳是黄帝的后代,可能是黄帝的五世孙。根据《史记·楚世家》,高阳氏的六代孙季连就是楚的创业始祖。在周成王时,季连的曾孙熊绎受封于楚,传至楚武王。他的儿子瑕,被封采邑于屈,于是子孙就以屈为氏了。所以屈原的确是楚国的贵族。

屈原的生年,根据《离骚》“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这一句来看,比较流行的有这样几种解释。一是王逸认为“摄提”是“摄提格”的省称,屈原生于“太岁在寅,正月始春,庚寅之日”,即寅年寅月寅日。但据现代天文学考证,“摄提格”的说法已经是汉代了,不知当时在楚国是否也成立。一是朱熹认为“摄提”是天上星宿之名,只能证明屈原生于寅月寅日,但生年不定。现有的各种推断,基本上在公元前350年至公元前338年之间。

关于屈原的卒年,则更是说法不一。据统计历史上至少出现过十余种说法,但没有一种能够说服人,综合各家说法与现有文献,屈原大概卒于公元前278年至公元前294年之间。

屈原的职位相当重要,对内讨论国事、起草宪令,对外应对诸侯

《史记·屈原列传》说: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据《楚辞》注家考证,楚国的屈姓长期担任重要的职位。看来,屈原能够出任左徒,与他的世系还是有关系的。但也有很多人考证屈原这一支在当时已经衰微了,也是有道理的。

屈原所担任的左徒,据游国恩考证,则可能是相当重要的职位。担任过楚国左徒的,可能仅有屈原与战国时期著名的“四君子”之一春申君二人。屈原主要对内讨论国事、起草宪令,对外应对诸侯,曾两度出使齐国。

屈原后来担任的三闾大夫,可能是楚国管理王室宗族事务的官员。三闾即楚宗室昭、屈、景三姓聚居地,所以屈原的这份职务也是相当重要的。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楚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起初,屈原是很受楚怀王信任的,不久,上官大夫靳尚要和屈原争宠,就不断地在怀王面前诋毁屈原。这导致楚怀王对屈原的疏远。不久,不听屈原劝谏而执意到秦国去的楚怀王被秦国囚禁而死。这时,顷襄王即位,屈原再次受到上官大夫和令尹子兰的诋毁,导致被放逐江汉。最后,屈原在湖南汨罗江投水而死。

屈原的自杀,是一种自恋的追求完美的表演?

《离骚》中的屈原,始于出生,终于自杀。屈原之死,引来后世学者的纷纷议论。有“殉君说”、“尸谏说”、“殉国说”、“精神崩溃说”、“洁身自好说”等等。这些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也都不能说服所有人。

我认为,屈原的“自杀”也许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一种人生追求的体现。屈原为什么选择自杀?虽然他人无从知道屈原内心真实的想法,但这是我们需要追问、需要思考的问题。探讨屈原的死,本质上也是探讨中国历史传统中,士人赖以生存的价值基础。

司马迁《屈原贾生列传》评论道:“其后楚日以削,后数十年竟为秦所灭。”这里,司马迁把屈原之死与楚国之亡联系了起来,虽说不无夸大,但屈原之死宣示了一个国家需要怎样的知识分子阶级才能避免沦亡的命运。司马迁的评论,当然也赋予了他本人的感情和价值取向,着力凸现的是理想文人的现实意义。

班固在《离骚序》中说:“今若屈原,露才扬己,竞乎危国群小之间,以离谗贼。然责数怀王,怨恶椒、兰,愁神苦思,强非其人,忿怼不容,沉江而死,亦贬絜狂狷景行之士。”班固对屈原的不满亦是相当有名的。严格来说,班固对屈原一直很尊敬,主要不满的就是屈原的自杀。班固通过正统儒家思想的思路来批判屈原,认为自杀不符合儒家行为方式。但班固却凸现了屈原自杀的弊端,那就是中国长期以来具有的极端思维的知识分子情怀,这种情怀往往把个体不能实现的原因全部归之于他者,造成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集体自恋。或者说,中国的传统知识分子太喜欢占据道德的优势来睥睨时代,却忘记他只是这个时代的个体而已。屈原的自杀,在班固的眼中成为一种自恋的追求完美的表演,这样说不免过分,但班固的确凸现了屈原之死的负面意义。

王夫之在《楚辞通释》中说:“君子之进退生死,非一朝一夕之树立,惟极于死以为志,故可任性孤行也。”这里,王夫之强调的是屈原以死明志的人格态度。由明入清的王夫之,深感时代变迁对人格坚守的巨大影响。王夫之的评论,着力凸现的是理想文人的完美人格。

王夫之的讲法是有道理的,屈原的人生是追求“美”的人生,在现实政治中要求推行美政,在现实生活中追求形象的完美,在精神生活中追求人格理想的完美。可以说,追求“美”的人生是容易有“自杀”倾向的。俗语说:“死要面子活受罪。”追求美的人生,就是“要面子”的人生。一般人常说:“好死不如赖活着。”但在追求“美”的人看来,宁愿“好死”也不愿“赖活着”。

围绕着屈原之死展开的种种论述各有其道理的,屈原的自杀,既是无奈的选择,亦是时势的必然;既是个人理想的一朝破灭,亦是理想的执著坚持;既是个体生命的受挫,亦是个体精神的解脱;既有逃避现实的消极倾向,又有忠于国家民族的大无畏情怀。种种因素,交织在屈原自杀的事件中,使之复杂而又令人感动。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周凌峰]

标签:屈原 楚辞 世界

人参与 评论

新闻图片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