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韩少功:从三湘大地走向文学大世界


来源:凤凰湖南综合

韩少功 资料图 简介:韩少功(1953—)笔名少功、艄公等。湖南长沙人。著名作家。是倡导“寻根文学”并有突出实绩的重要作家。中国作协主席团成员。曾任海南省文联主席,海南省作家协会主席。现为海南省文

 

韩少功 资料图

简介:韩少功(1953—)笔名少功、艄公等。湖南长沙人。著名作家。是倡导“寻根文学”并有突出实绩的重要作家。中国作协主席团成员。曾任海南省文联主席,海南省作家协会主席。现为海南省文联名誉主席。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韩少功文集》(十卷),含短篇小说《西望茅草地》、《归去来》等,中篇小说《爸爸爸》、《鞋癖》等,散文《世界》、《完美的假定》等,长篇小说《马桥词典》。另有长篇笔记小说《暗示》,译作《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惶然录》,散文集《山南水北》等。

从三湘大地走向文学大世界

迁居异乡20多年,每次回长沙都发现老房子越来越少,颇有知交渐零落之感。其中地处经武门的湖南日报办公楼,在群楼竞起的发展高潮中相形见绌,不再堂皇和光鲜,却总是让我远远地多看一眼。

有一次我甚至走进旧楼,在光线暗淡的楼体里转游一圈,与很多陌生面孔擦肩而过,似乎是来办什么事,其实什么事也不办。

我只是来寻找零乱的记忆。我熟悉这里的大门,这里的楼道和门窗,还有曾经在这里伏案的老袁、小鲁、老张等等,曾经在这里叩门的小林、小聂、小彭等等。当时媒体品种不多,文学园地更有限,很多写作者就经常在这里出入,从湖南日报的副刊版面走向文学大世界。作为一个晒得皮黑的知识青年,我也曾带着乱七八糟的诗歌、散文、曲艺、杂文闯入此楼,东张西望,抓耳挠腮,虽然多遭退稿,但编辑们的耐心与诚恳,其他作者的热情与友爱,却给我留下心头一脉温暖,并成为遥远乡间一盏油灯下恒久的希望。

那一代湖南作家中没有上过大学的也许不少,但没有出入过这幢大楼的断不会多。文学不等于文学知识。爬格子其实是唯一的文学成长之路。因此湖南日报以及当时其他省内几家报刊,实际上支撑了三湘大地最重要的文学传承。什么是准确,什么是生动,谁是惠特曼,谁是曹雪芹,如何发掘感受,如何积累学养……稿件处理过程中的斟酌与讨论,稿面上密密麻麻的修改与再修改,其实是最有效的文学教学——对于尚在大学围墙之外的我来说尤其如此。这样,一些没有注册的老师和学生,让一些没有铃声的上课和考试,一些没有仪式、证书以及热烈掌声的毕业,在这幢灰色老楼里悄悄进行,直到很多年后大家分飞南北,动如参商,相忘于江湖,直到一个远方游子在这里发现故人全无踪影的时候。

我还能在这里索要稿纸吗?还能在这里借阅图书吗?还能在这里参与讨论吗?还能在这里借到自行车或者雨伞吗?还能在这里约上朋友去食堂里胡吃海吹吗?甚至在基层操办文学刊物遇到困难的时候,我还能由这里的编辑领着,去印刷车间里寻找各种可资利用的字模和图版,把报社几乎当作自家的工具箱和菜园子吗?……在将要走出这幢旧楼的时候,我似乎听到了熟悉的脚步声和咳嗽声,但回过头去,身后的楼道里空空荡荡。但我相信,即使这幢旧楼最终被拆除,即使这家报社以全新的规模和姿态进入未来,当年的脚步声和咳嗽声仍可能一再回响,潜入很多人的梦乡。那时候,我仍会回过头来,向你们绽一脸来自水稻田和红薯地的傻笑。

对寻根文学持保留态度

被称为寻根文学代表作家的韩少功,本人其实并不太喜欢这个称呼。韩少功谈到了文化寻根与重建的问题。在梳理了寻根文学的发展脉络后,韩少功提出:“寻根文学这个帽子不一定合适,因为文学从来都不是团体赛。”

韩少功被称为寻根文学代表人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在1984年撰写了一篇名为《文学的根》的文章。这篇文章诞生在“杭州会议”之后,正是这次会议首次提出了寻根文学的概念。杭州会议的与会者大部分是中青年作家,包括莫言、李杭育、阿城等在后来影响深远的名作家。

韩少功介绍说,在杭州会议之前,出现了伤痕文学、改革文学等样式。在讨论中,大家肯定了这些作品解放思想、打破禁区,清算极左政治给社会的伤害;同时也对这些文学作品中旧的东西进行了批判。比如每个作品里都是好人和坏人对决,进步的路线和落后的路线较量,还是一种政治化的套路,陷入旧的思维模式之中。这时就有人提出在政治视角之外,是否还有其他的视角?从文化角度进入社会、进入人生,就会发现人比我们原来的认识要复杂、丰富得多。

在讨论的基础上,韩少功撰写了《文学的根》,文章发表以后引起了全国文化界、知识界的一个热烈讨论,发表的文章数以千计。一些作家,如莫言写了一些言论来参与,更多作家则是以文学作品来回应。贾平凹写了《商州》等一系列作品,动用了大量的地理、天文、历史等各种资源,使这个作品有浓郁的陕西特色;李杭育写了大量关于浙江的作品;王安忆以她知青的经历为依托,写了村庄里的习俗,也写上海。这些作家都具有地标的意义,有各自不同的地方特色,但批评界为了方便,把这一类的作品都戴上了“寻根文学”的帽子。

韩少功表示,在所有这些作家里,对文化传统的态度完全不一样,有人很厌恶,有人很热爱,但合戴着同一顶帽子。这就形成了一种混乱,乃至引起一些不满,韩少功本人就对“寻根文学”持有保留态度。

文化重建重在实践

从文学引申开去,韩少功认为,中国的文化确实需要反思和重建。他以西部歌王王洛宾和舞蹈家杨丽萍为例,认为既要吸收西方文明的成果,也要深深植根于本土文明的土壤。

因为寻根,韩少功也被很多人误解为是一个文化上的保守主义者。但他透露,就在当年发表《文学的根》这篇文章时候,他正在武汉大学进修英文。当时他几乎不看中文,不听中文,甚至用英文给家人写信。从那时开始,“传统还是现代,中国还是西方”这样的争论延续至今。而在韩少功看来,这些命题本身就是极大的误导。文化重建重在实践过程,传统和现代、本土和外来都是动力来源。

韩少功引用钱穆先生的话说:“现在不可能心平气和地讨论东西方文明。除非东西方经济差距缩小的时候,那时候再讨论可能会实事求是一点,可能会更加理性一点。” 而现在,钱穆先生所期盼的那一天逐渐临近,东西方的学者可以平等地坐下来,平心静气地讨论文化的问题。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周凌峰]

标签:文学 韩少功 从三湘大地走向

人参与 评论

新闻图片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