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9旬老人最近三年还清8笔70年前的旧债


来源:红网

最困难的时候,他还找邻居借了12个银元做贩卖大米的生意,这也是他诸多债款中最“重头”的一笔。如今,刘发生偿还旧债的事情早已传遍乡野,成了巷口山村的美谈,村民提起他时都交口称赞。

92岁高龄的刘发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什么叫诚信。(记者张媛实习生杨丽丽摄)

70年前——

因父母早逝,家庭贫困,身为长子的他为养家糊口,向9户人家借钱借物。

9旬高龄——

从90岁起,他花三年时间陆续将欠下的8笔旧债还清。因找不到债主的后辈,还有一笔债尚未归还。

15公里——

由于当年的债主已离世,他步行15公里找到债主的后辈,将债款归还。

株洲晚报9月16日讯(记者邓石华实习生陆雪梅)在攸县槚山乡巷口山村,有这样一个倔强的老头:

92岁的他,最近三年陆续把70年前欠下的旧债一笔笔还清。由于当年的债主已离世,他便把钱还给他们的儿孙辈。事实上,没有一个债主的后辈知道这些旧债,也没有一个后辈愿意收下这跨越大半个世纪的债款。老人只好请邻里作证,将债款硬塞给债主后辈。

他说,“不把钱还上的话,我入土都不会心安”。

少时欠债:

父母早逝,为照顾弟妹他多次向邻居借钱借物

刘发生出生于1923年。他的父母共生育了5个子女,他是长子。母亲在生完第五个孩子后不久就去世了,父亲在他16岁时也去世了。

那时候刘发生已经结婚,成了家里的顶梁柱。由于家里异常贫困,他卖了三亩地才将父亲下葬。

“那时候有这么多弟弟妹妹要照顾,种的粮食根本不够吃。”刘发生说,有一次,老婆得了眼疾,光治病就花了120桶谷子。无奈之下,他只得向乡邻借谷子填肚子。前前后后,他共向6户人家借过谷子,借的最多的一户有48桶,其中一桶谷子重17斤左右。

为养家糊口,刘发生还学会了搓纺棉线的手艺——将一朵朵棉花搓纺成一根根棉线,转手之后能赚点小钱。因为没有棉花,他还分别向两户人家借了20斤和40斤棉花。

最困难的时候,他还找邻居借了12个银元做贩卖大米的生意,这也是他诸多债款中最“重头”的一笔。

刘发生说,他总共向9户人家借钱借物,集中在1942年至1945年这四年里。

时刻铭记:

“只要睁开眼,就会想起这些债”

当年的滴水之恩,老人一笔笔记在心头。“只要睁开眼,就会想起这些债。”刘发生说。

然而,生活贫苦的他,却一直无力偿还。结婚后,他和妻子生育了七个子女,而家里只有五亩薄田,连粮食都不够吃,更别说还债。

“邻里见我生活这么困难,从来没有上门讨过债。”这让老人颇为感动,他当时就立下誓言:等自己有能力后,一定要把这些债一笔笔还清。

由于需要抚养的子女太多,老人的生活条件一直未改善。“我一直靠种田为生,没有攒下什么钱,这些陈年旧事也没跟子女们提起。”俗话说父债子还,可刘发生觉得子女对他很好,他不想麻烦子女,便一直将此事封存在心里。

高龄还钱:

做寿收了9000多元礼金,首先想到的就是还债

一晃过了70年,2013年时,刘发生和老伴已是90高龄,于是子子孙孙们便给他们做寿。

“当时我们没有宴请宾客,只是家族内部庆祝。”刘发生的儿媳谢冬娥介绍,当时光礼金就收了9000多元,这笔钱,他们悉数给了父亲。

有了这笔钱,刘发生首先想到的,是还清旧债。可当年的债主们,多半已离世。

刘发生首先找到邻居文运生。当年,他向文运生的父亲借了12个银元。

债主后辈:

都不知道欠债一事,没一个愿意收下钱

文运生当时76岁,而他的父亲早已离世。面对突然上门说要还债的刘发生,文运生一脸错愕,因为他从来没听父亲说过这事。“他说当年在我父亲手上借了些钱,我说我都不知道这回事,让他别还了。”文运生说,老人执意给了他2000元,“我说不要了,但他非要我收下,并说就算这辈子不还,下辈子也要还”。

还了这笔重头债后,刘发生陆续找到其他债主的后辈还债。每次登门还债时,债主后辈们都是一脸茫然,待他讲清事情原委后,他们中没有一个愿意收下他的钱。无奈之下,老人只好请周边的邻里作证,将钱硬塞到这些债主后辈手中,表示自己已经还清债。

其中,有个债主的后辈已从槚山乡迁至丫江桥镇,当年刘发生从他长辈那儿借了40斤棉花。为了还债,90多岁的刘发生步行15公里,将钱送到对方手中。

刘发生说,截至今年6月份,他已经偿还了8笔债,压在心里几十年的石头终于落下。目前,还有一笔20斤棉花的旧债,因找不到债主后辈仍未还上。

对话:

主)“不把钱还上的话,我入土都不会心安”

记者:过了这么多年,为什么能把每笔债都记得清清楚楚?

刘发生:这些债主都是我的恩人,在我最困难的时候给了我帮助,而且没有一个人向我要债。这些恩情我怎么可能忘记?我一直牢牢记在心里,想着只要有机会就把债还了。不把钱还上的话,我入土都不会心安。

记者:你生育了这么多子女,为什么不把这件事告诉他们,让他们为你分担呢?

刘发生:子女们对我很好,给我吃给我穿,我不想麻烦他们,而且他们都有自己的难处。

记者:如今,这9笔债多数已归还,你有何感受?

刘发生:以前只要一睁开眼,就会想到自己还有几笔债没还。现在债快还完了,轻松了很多,就算百年了也有脸见这些恩人了。

旧债怎么还?

“等价兑换”成相应现金,每笔债还会加上一倍利息

刘发生当年向邻里借的,主要是谷子和棉花,多为物品,仅有12个银元为货币。然而,当时的物价水平已经难以参考,时隔半个多世纪,这些债怎么还?

刘发生说,他都是以现金的方式还债,为此,他想了个“等价兑现”的办法。

“当年1个银元能买70斤谷子,12个就是840斤。”他说,目前100斤谷子的收购价为120多元,840斤谷子就是1000元左右,考虑到时间比较久,他还加上了一倍利息,最后向文运生归还了2000元。

至于棉花,当年一斤棉花大概能换10斤谷子,40斤棉花就能换400斤谷子,即500元左右,加上一倍利息,则要归还1000元。

刘发生说,还这8笔债花了好几千元,他自认为这种办法还算公平,并跟对方解释清楚了。他说只有这样,自己才能心安。

子女怎么说?

儿媳:如果公公早点说出来,肯定会想办法帮他还

老人目前跟小儿子住在一起,但他并未向儿子儿媳透露还债一事。

“我也是去年才听到邻居们说,公公在还70年前的旧债。”刘发生的儿媳谢冬娥说,听说这事后,他们心里很不是滋味,公公养育了这么多子女,却从未跟他们说过欠债一事,直到现在才还上。如果公公早点说出来,子女们肯定会想办法帮他还上。

如今,刘发生偿还旧债的事情早已传遍乡野,成了巷口山村的美谈,村民提起他时都交口称赞。

见证过老人还钱的邻居罗冬娥说,当初她问老人,为什么债主都过世了,他还想着还钱,“他就说,债主去世了,子女还在,不把钱还上,入土后,他无颜面对这些帮助过他的乡邻”。

“我听都没听说过,90多岁的人还钱给70多岁的人,何况当年的债主都不在了。”在邻居罗大爷看来,刘发生的这种做法“很值得尊敬”。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刘谐]

标签:谷子 老人 债主

人参与 评论

新闻图片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