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徐悲鸿夫人廖静文逝世 出生于浏阳望族


来源:红网

6月18日,浏阳市社港镇清源村,廖静文老屋在一个小山窝里。说到廖静文家族曾经的阔气,廖静文侄孙廖德根用手指对着祖屋后面的山画了一个大大的半圆,“都是她家的”。”  而关于廖氏来源及发家更准确的描述,廖国斌和廖静文的两个侄孙都说“不太清楚”、“不记得了”。

“她说无能为力,让我们自力更生”

1992年,浏阳社港建镇,廖静文被邀请回家乡。

廖家后代、时年25岁的廖彩霞被授命去北京接“老姑姑”回家。彼时,廖彩霞在长沙做生意,家境殷实,被认为是廖家后代中比较“体面”的人。

“接到老姑姑,我们坐飞机回来,一下机场,我老公开着一台二手红旗轿车来接我们来了。”廖彩霞特别惊讶,因为她出门之前,并没有听老公说要买轿车。“后来我才知道,在我丈夫(从事文化工作)心目中,老姑姑是“贵人”,必须用最好的轿车来迎接她“回家”,所以临时买了一辆轿车。

廖彩霞印象深刻的是“老姑姑”的“简朴”。一个细节是,她俩在飞机上吃飞机餐,廖静文将吃剩的一个小面包悄悄塞进包里,带回了宾馆。

“我当时很不解,后来跟她接触,发现她的确是个很简朴、生活方面自我要求很严格的人。”廖彩霞说。她和丈夫去北京拜访廖静文,廖带他们吃北京烤鸭,“付钱的时候是皱巴巴的几张零钱,我们看了,心里很难过。”

这次回乡,廖静文为本地一中学浏阳市第八中学题名并赠送对联题词:书中乾坤大,华里天地宽。意在激励后辈奋发学习,立志改变家乡。

她也回到了那个她阔别多年的老家。谢霞飞记得,“我完全没有得到消息,她坐着轿子从金井镇方向来的,我家里都没收拾好,穿着拖鞋、扎着裤脚去接的她。”

这一次,廖静文只在祖居中待了两个小时左右。

“走的时候,我和我哥哥抬着轿子送她,从金井镇方向走,山路崎岖,她看着我们两个人那么瘦小,让我们不要送了,其实只送了两三里。”廖深根说,老姑姑说不要他们送的时候,眼泪就流了下来,“她是舍不得离家。”

这个“抬轿子”的侄孙,后来写信找过“老姑姑”,央求她解决水泥路通到家门口的问题,“老姑姑给我们回信说,她无能为力,让我们自力更生。”廖深根说。

生活在这栋有几百年历史的老屋中的人们,对于廖静文,既有情感上的难以割舍,也有现实上的希冀,“她官做得那么大,我们以为这对她来说,不算什么事情的。”廖德根和廖深根家境贫困,不仅房屋破旧不堪,生活也捉襟见肘。44岁的廖深根在一次打工中摔伤了腿。眼下,这一家除了经营两亩薄田,以及廖德根妻子打工所得的钱,几乎没有其他收入。

但廖静文没有给过这个家庭更多,“她每次回来,给老人家(谢霞飞)的钱都是一百一百的给,没有超过两百块。”廖深根说。

这个始终带着憨厚笑容的农民,随即又为“老姑姑”解释,“那是因为她本来就没钱。”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刘谐]

标签:廖静文 徐悲鸿 明朝建立

人参与 评论

新闻图片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