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常德52岁农民“发明”无土草皮栽培 正申请专利


来源:华声在线

夏德君还扳着手指算了算账,“使用无土草皮栽培技术每1500平方米的绿化面积可省1亩培植耕地,每平方米的绿化面积可省成本四五元钱”。现在,夏德君的无土草皮栽培已在常德西湖区等多地得到认可和推广,在区内道路护坡、政府部门院内绿化等方面大显身手。

夏德君

绿化草皮无需良田种植,修剪下草尖,喷施自制药物,就能直接移植。

这项“发明”轰动了常德市西湖区。主人公就是今年52岁的农民夏德君。

经过20多年的刻苦钻研和实验,他“发明”出无土草皮栽培技术,并已向国家专利局申请专利。

10月25日,夏德君向三湘都市报《创周刊》记者讲述了他与草结缘并以草为业的故事。

突发奇想,钻进“牛角尖”

夏德君十分内向,不善交谈,谈话间甚至双腿发抖。他说他很兴奋,因为没想到这个技术如此受欢迎,也很紧张,因为没想到众多媒体都来关注。

夏德君是如何与草结缘的?

上世纪90年代初,夏德君在常德从事园林绿化工作,工作中他经常接触到草皮种植。一次偶然搬运草毯过程中,夏德君突发奇想——草皮每年定期都是要修剪的,剪下来的草皮都是直接当垃圾扔掉了,能不能利用起来再移栽出去?

1993年随后的数年中,夏德君“钻进了牛角尖”。他在自己家里准备了一个大盆,填满土就开始了实验。

“最开始的时候就直接把剪下来的草插到土里面去,但是没过几天就都枯萎或是烂掉了。”夏德君说。

失败后,夏德君又开始尝试在土中加入添加剂,想提高移栽草皮的成活率,但都没有结果。

“那时候正是家里最困难的时候,老婆患有精神病,一方面要照顾她,还要去工作,另外还要挤出时间来做实验,过得很辛苦。”回忆起无土草皮栽培技术的研发过程,夏德君深有感触。

20年磨一剑,正申请专利

20年磨一剑,其间因为生活工作等原因,研发虽有间隔但从未中断。2013年,夏德君扬眉吐气了。

突破来自于夏德君自己研制的一种“草皮伤口愈合剂”。通过实验,喷洒自制药物后,移栽草皮成活率可提高到90%以上。

夏德君说,突破的过程,徒弟张铁梅给了很大的帮助。

栽培无土草皮(草尖)成活率高,成坪成型快。夏德君说,7天萌芽,11天出苗,35天成坪成型,70天可以修割草尖,与良田种植草皮相比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栽培之前先将需移栽的草皮喷洒愈合剂,经过1至7天的草尖修割栽培期,就可直接移栽到需要绿化的区域。”10月25日下午,在西湖区通往西洲乡安康村的公路旁,夏德君现场演示并讲解了他的无土草皮栽培技术全过程,显得颇为得意。

2014年5月29日,夏德君已将他的无土草皮栽培技术向国家专利局申请发明专利,目前该专利已经进入实审阶段。

夏德君说目前无土栽培技术还只实验成功马尼拉和狗牙根两种草,他还要继续努力,希望能无土栽培更多的草类。

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环保效益

夏德君说,他经常要和别人算这样一笔经济账和环保账。传统的有土草皮栽培都是要在培植基地先培植,然后再移栽到需要绿化的地方,既占用耕地、栽培成本也很高。而且,有土草皮出售时,一定要铲走三四厘米的熟土,以一年铲两次为例,5年铲走的熟土可能造成大片良田变成盐碱低洼地、土壤出现沙化。另外由于移植时要分割成一尺见方的小块,不仅造成损耗大,施工麻烦、运输不便、还造成草皮根系破坏、成活率低、重新返绿时间长,并且有土草坪施工时还需垫铺一层泥炭或泥土,既费工又费料。

夏德君还扳着手指算了算账,“使用无土草皮栽培技术每1500平方米的绿化面积可省1亩培植耕地,每平方米的绿化面积可省成本四五元钱”。

现在,夏德君的无土草皮栽培已在常德西湖区等多地得到认可和推广,在区内道路护坡、政府部门院内绿化等方面大显身手。

“我希望未来无土草皮栽培技术能够推广到全国各地去,为国家节省更多的耕地和建设资金。”夏德君腼腆地说,“我是农民,但我希望能为社会做出自己的一点贡献”。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刘谐]

标签:草皮 夏德君 发明

人参与 评论

新闻图片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