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湘大两位校长支招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湘潭3月15日电 (通讯员张灿强 记者李俊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5年高校毕业生749万人,为历史最高。这一数字再一次触动社会的神经,相比2014年的727万的新高,又有增长。 大

中新网湘潭3月15日电 (通讯员张灿强 记者李俊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5年高校毕业生749万人,为历史最高。这一数字再一次触动社会的神经,相比2014年的727万的新高,又有增长。

大学生就业难如何破解?对此,湘潭大学原校长罗和安、湘潭大学副校长刘长庚,纷纷出招解难。

降低创业“门槛”营造创业氛围

“强烈支持政府工作报告中‘坚持就业优先,以创业带动就业’的举措。目前,单靠现有企业就业还不够。”刘长庚说,政府要重点处理好大学生创业,充分激发大学生的“人才红利”优势,鼓励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并带动一批人就业。

不过,刘长庚担忧的是,中国为大学生创业营造的氛围不够浓厚,无法有力地带动就业。数据显示,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大学毕业生创业比例比较低。

刘长庚认为,在中国创业风险比较高。这就需要政府要转变职能,为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创造更多有利条件,尤其是要为企业营造一种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解决创业过程中的“疑难杂症”,实现大学生创业“零政策门槛”。同时,要确保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消除政策中的不确定性因素,激发大学生创业,从而带动更多就业。

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

2015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鼓励到基层就业。

两会期间,来自基层的人大代表、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新堡乡王岗村党支部书记花全反映,王岗村是一个布依族村寨,这几年只有2名大学生返回农村工作,而现在,仅剩一人。工资太低,专业又不对口,担心她会辞职离乡。

刘长庚认为,大学生毕业不愿到基层工作,一方面,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不甘于再回到农村,希望凭借“大学”的跳板,跳出“农门”;另一方面,基层工作确实苦,工资待遇也较低。

为此,刘长庚建议,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到农村发展,到初创企业和中小企业工作,一是引导他们合理有序地到本地县市工作,实现就近城镇化,并提供就业信息等服务;二是支持有能力、有条件的大学生回乡创业,带领更多人致富;三是提高对偏远的地区、艰苦岗位的补贴。

呼吁立法反对就业歧视

“要求某地户口”、“限招男生”、“211高校毕业”……春季招聘季又迎来毕业生的求职高峰,不少学生被应聘条件中的“任性”要求碰了“鼻子灰”。这样的“就业歧视”该怎么解?

罗和安介绍:“就业公平涉及的很广,除了民族、性别、年龄、身高等歧视因素外,非“985”、“211”高校毕业生就业时遭歧视的现象日益普遍,用人单位的不合理的对待,剥夺或者损害了公民的平等就业权,极大阻碍了就业机会公平的实现。

“平时经常收到学生发来的邮件,反映遇到的就业不公平情况。我很替学生惋惜,也很着急。”罗和安表示,目前,国内还没有一个专门的反就业歧视的法律,要从根本上解决就业歧视问题,需从法律层面进行界定,应尽快制定并出台《反就业歧视法》。

关于《反就业歧视法》的相关内容,罗和安认为应包括:界定就业歧视内容与所歧视公民类型;规定各级政府和用人单位不得排斥所界定公民参与人才选拔聘用的资格等。同时,健全反就业歧视的政策与制度保障,加强对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拨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的政策引导和监督。

“要强化法律监督,健全反就业歧视的司法救济机制。”罗和安还谈到,明确反就业歧视司法救济的范围、方式、途径,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制度;并设立救助热线,为遭受就业歧视的公民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周凌峰]

标签:就业 大学生 校长

人参与 评论

新闻图片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