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晓文:高校价值教育在于文化立心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之加强与改进之策,离不开传统文化里“中国精神”的能量聚集。在文化价值多元的信息生态中,中国青年之当务之急在于将为自己赋予“中国”的精神文化内涵,重新定义自己的作为“中国”青年的文化身份,以文化认同、文化情怀、文化使命为多元价值冲突下的一代青年“立心”。

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之加强与改进之策,离不开传统文化里“中国精神”的能量聚集。家国担当、忧乐情怀、文化人格、民族精神,历史基因……所有这些“中国元素”都是意识形态教育中的课程形态与文化话语。选择传统文化,从传统文化中找寻血缘认同感与精神聚合力,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话语体系不再是由外而内的灌输,而是由内而外的生长。

青年强,则国强。此刻,我们想到一百多年前的20世纪初叶与中叶。那时候,一大批优秀的中国青年漂洋过海,学习新学,心仪科学,倡导民主,策动革命,以“中国的强大”为价值根本。

那一代优秀青年的身上,体现的正是一种以天下为已任的家国情怀与家园意识。倘若没有文化立心,没有“以中国的强大”为价值召引,实在难以想象:何以那么多学成归来的游子,他们宁可放弃异域的优越而选择投身中国的建设?仅学者而言,钱学森如此,邓稼先如此,陶行知如此,晏阳初如此……我想,他们的心中,确实始终有着一个“中国梦”,他们的身份首先是中国人的文化身份,这种文化,联结着整个中国文化的精神气象。

今天,高校思想教育中,确实存在不同程度地“自黑”“虚无”“误导”等价值引导的问题。我想,我们说中国,更多地可以选择一种文化的方式,给中国青年以文化的自信,让自信、理性与建设成为最大的能量释放。

确实,我们无法否认自由是学问的土壤,也无法否认自由是思想的阳光。然而,如果将学问、思想与课堂、课程、教育这样的语境联系起来,我们又不能不思考一个重大的命题:以立人为使命的高校教育,离不开思想与价值的传播,但更重要的,还是思想与价值的引领。没有传播的引领,可能沦为空洞的教条;相反,没有引领的传播,则是失去立场的盲目。

今天的大学生,信息的对称与开放,为其确立全球视野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因此,价值的冲突,思想的搏弈,观点的较量,很可能成为青年内心的一种常态。越是在这样的冲突、搏弈、较量之中,大学教育越有责任与使命为成长中的青年提供精神的召引。这种召引,显然不是简单的标签,不是空洞的形式,而是培其根而育其心。价值引领,首先是立场的选择与话语的革新。在文化价值多元的信息生态中,中国青年之当务之急在于将为自己赋予“中国”的精神文化内涵,重新定义自己的作为“中国”青年的文化身份,以文化认同、文化情怀、文化使命为多元价值冲突下的一代青年“立心”。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刘谐]

标签:高校思想教育 中国 思想与价值

人参与 评论

新闻图片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