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韩寒最恨三件事:催我 逼我 冤枉我


来源:芒果画报

韩寒 大部分的时间,你不太可能找到韩寒,他没有经纪人,不参加节目,不接受采访。如果不是处女作电影《后会无期》的宣传,一个月中起码有半个月时间他在跟着车队到处比赛,剩下的时间写作,在上海带着妻儿过着宽

韩寒

大部分的时间,你不太可能找到韩寒,他没有经纪人,不参加节目,不接受采访。如果不是处女作电影《后会无期》的宣传,一个月中起码有半个月时间他在跟着车队到处比赛,剩下的时间写作,在上海带着妻儿过着宽裕的日子。

导演助理于梦解释说,“他是个讨厌麻烦的人,很随性,我们都管不住他。”

电影处女作《后会无期》剧本最终写了两稿,再写韩寒就会感到厌倦。“任何事情,对我来说失去新鲜感的话,就会失掉很多意义。”对韩寒来说,拍电影是他的文艺新宠,是跟世界对话的另一种方式。

“它不会是一部特别洒狗血的电影”

韩寒在导演圈的好朋友宁浩曾经说过,全世界所有的故事都是公路片,一种叫英雄上路去旅行,一种叫英雄来到小镇。韩寒显然也同意这样的看法,只不过在他的电影里,主角不是英雄,换成了普通人。

《后会无期》一定不会是那种意义上的公路片或青春片,在开拍前韩寒就跟摄影师定下了一个规则:坚持镜头不夸张进光。而且电影里也没有以前青春片里的元素:没有火车、双脱手骑自行车、医院,也没有悬崖边的呐喊、雨中的奔跑、铁轨边的迷茫……反正大家印象中青春片的这些元素韩寒都不打算放入自己的处女作中。

“我不喜欢重复他人做过的事情。我只能确保它不会是一部特别洒狗血的电影,我自己内心有一个评判。”说到这里,他略停了一下,像知道对方想问什么似的,“但我不能说。”这是韩寒特有的说话节奏,聪明中带点狡黠。

从上海拍到四川西昌,内蒙古赤峰,浙江舟山普陀,东极岛,他们走了半个中国。超长的地域跨度,亮眼的演员阵容,显示这像是个大片的工程。但是韩寒的回答却有些出人意料,“其实在我几个想拍成电影的故事里,《后会无期》是相对最容易操作的,适合做一部电影导演处女作。喜欢是一部分,但不要给自己设置太大难度是一部分。不过后来发现,这部电影还是挺难拍的。它算是一个幽默又忧伤的故事。”

《后会无期》听起来,像是一部当代中国的《在路上》。事实上,它只是一部典型的韩寒作品。“《后会无期》定位于公路片,与我的赛车手身份有关。赛车教会了我很多东西,从事创作的人往往比较敏感,容易陷入焦虑、抑郁的情绪,而赛车必须遵守它的规则,这会对许多文化人身上的软肋形成一种克制。”韩寒这样解释。

后会无期韩寒导戏现场

“我的气质比较奇怪,就和我写的小说一样”

“30岁以后,拍电影成了我最想做的事情。《他的国》被别人拍,我也发现其他人可能真的没有办法把我叙事的方法描述出来。也许我自己的作品风格只有自己去表达才最舒服,我也最能明白自己要什么。与其让别人来做砸了,不如自己来,好歹砸也是砸在自己手里。” 说完这些,韩寒笑了,继续说: “我的气质比较奇怪,就和我写的小说一样,大家一眼就能看出来。”果不其然,看过电影《后会无期》,就很难再怀疑《三重门》是代笔,因为无论大到风格,还是小到细节,都太“韩寒”了。

《后会无期》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韩寒作为文艺段子手的超强功力,这些风靡网络的电影“金句”,早已在微博上转发过万。王珞丹的“我从小就是优,你让我怎么从良”、袁泉的“喜欢就放肆,但爱就会克制”、贾樟柯的“小孩才分对错,成年人只看利弊”、钟汉良的“你连世界都没观过,哪来的世界观”……这些话总是在主角要讲大道理或者要抒情感怀之时,突然跳出,把刚刚营造的或激昂或感伤的氛围,一下子“破坏”,把刚刚要“飘起来”的人一下子又拽入尘埃,在影院形成了上百次笑点的同时,又让观众着急地后悔没带记录的小本。

韩寒觉得自己比以前的小说做得更好,“我不会再借里面每一个人的嘴巴说出我自己的观点,哪怕有些观点我并不赞同,我都可以用人物性格把它加上去。”

“我是不接受演员现场发挥改台词的,因为我的台词里没有水词。包括呢、啊这样的语气词,出来的效果会截然不同。但我也不会固步自封,因为他们对角色也有了感情,有时候,有些词他们的想法比我写的更好,我会欣然接受。他们都是有才华的演员。”对于随便发一张图都能分分钟引发网友变段子手的“国民岳父”韩寒来说,他忍受不了两三页纸里面没有出现亮点、对话中没有高潮,小的时候他就下定决心要让听他说话的人一直被吸引。

在电影里,所有人都是骗子,也都被别人骗了。高明之处就在于,他们说的假话,骗了电影里的人,也骗了电影外的人。但有意思的是,韩导给他们设定的最后结局都是反话。

“能打动我的就是好电影”

跟很多年轻导演不大一样,韩寒不喜欢特写,“特写感觉就像‘来啦来啦,注意这个’,像是有个画外音在你旁边,会打乱观影。”他也不喜欢大量的非必要手持,不喜欢无序的运动,整个100分钟的影片只设计了一个长镜头,而且是他觉得必要的一个长镜头,他说,“我不认为长镜头是一个特别炫技的方式,长镜头必须要有信息量,如果三分钟的长镜头让观众感觉很舒服,像看了一个三十秒的运动镜头,这种感觉就比较好。比如《地心引力》的长镜头,你不仅不觉得长,反而希望不要停。但无论镜头怎么处置,只要电影好看,都对。”

“我完全不怕别人说我俗。能吸引、打动我的电影,就是好电影。有些电影有时候会让观众产生一种自虐心理,比如看一个女人叠三分钟床单,一百个观众会有八十个看不下去,坚持看完的二十个观众中,某几个就会说一些让你想起了生活中的某些小片段感慨万千之类的话。其实你已经无聊了三个小时,你肯定要为你浪费的这三个小时找理由嘛。但我就不是特别喜欢这种电影,情绪推动铺垫很慢、说一些装逼的话:往年这里有十二棵樱树,今年只有十一棵,我不知道那棵去了哪儿,就像我不知道这十一棵未来也会去哪儿。”看完电影,铺天盖地各种褒贬不一的影评并没有对韩寒这位导演的处女作格外客气,但韩寒用一贯淡定的态度告诉所有人“我是一个不回避问题的人”。

有人评价《后会无期》的故事非常简单,文艺得接近于没有故事。那些酸酸的情绪段落被韩寒排斥,他自己也清楚这样的处理方式容易跟别人产生创作分歧,“比如表现一个人最喜欢的狗死了,传统的处理方式不外乎是:你叫狗的名字,它没有出现;你看着它的照片,神情特别失落;你看着外面别人的狗在跑,感觉很悲伤。而我可能会这样处理:狗的主人有强迫症,他每天要上十四个台阶,每次他都是走到第十个台阶,最后四个他必须是一步两个台阶跨上去。但是在他的狗死去的那一天,最后的四个台阶他是一步一步走上去的。之后这个情绪就结束了,我不会再去做其他的交代。”整部电影就像是一个寓言:车子不是行进在路上,而是一种漫无目的的漂泊,与无数人擦肩而过,然后后会无期,所以胡生丢了就丢了,苏米走了就走了,阿吕扬长而去,你都再也找不回来,结局也无悲也无喜,只是继续漂泊……他还是这样做了,谁让他是韩寒呢。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周凌峰]

标签:韩寒 电影 冤枉我

人参与 评论

新闻图片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