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太平老街 长沙之根


来源:长沙晚报

老街是城市的根。太平老街就是长沙的根。太平老街是长沙古城的核心地带,坐落于老城区南部,街区内小青瓦、坡屋顶、白瓦脊、封火墙、木门窗,是这一带民居和店铺的共同特色;老式公馆则保留了原始的石库门、青砖墙、

老街是城市的根。太平老街就是长沙的根。太平老街是长沙古城的核心地带,坐落于老城区南部,街区内小青瓦、坡屋顶、白瓦脊、封火墙、木门窗,是这一带民居和店铺的共同特色;老式公馆则保留了原始的石库门、青砖墙、天井四合院、回楼护栏等传统格局。当我们徜徉在老街,走在石板路上,欣赏着那古色古香的店铺,琳琅满目的字画古玩,还有那颇有书法韵味的古招牌、古题额,仿佛置身于历史走廊之中,领略到一种历史积淀所散发的文气与韵味。太平老街堪称“古老长沙”的缩影,展示着湖湘文化魅力、彰显着传统商业民俗风情,好一幅长沙版的“清明上河图”。

逛太平老街,给我最大的惊喜,就是瞻仰到了贾谊故居。真没想到,西汉杰出政治家、文学家贾谊当年任长沙王太傅时竟然选择闹市居住。也许这位鸿儒高贤选择太平老街居住就是想贴近苍生、体察民情。贾谊写过《治安策》、《过秦论》、《论积贮疏》等旷世宏文,得到过王安石、曾国藩的赞誉,毛泽东曾写过《咏贾谊》:“少年倜傥廊庙才,壮志未酬事堪哀……千古同惜长沙傅,空白汨罗步尘埃。”贾谊渡湘水时写了凄婉感伤的《吊屈原赋》,没想到他的结局与屈原一样悲惨。贾谊虽然生前不得志,死后却得到长沙人的尊崇。贾谊故居一直在太平老街保存着,并被维修和重建了上百次。贾谊故居堪称湖湘文化的源头。古往今来文人墨客都喜欢来这里拜谒,沾沾鸿儒之气。

逛太平老街,给我的第二个惊喜,便是太平老街竟然有辛亥革命遗址。辛亥革命爆发在武昌,打响了推翻清王朝的第一枪,作为武汉人,我感到特别自豪。看到太平老街有辛亥革命有关遗址,也感到惊喜亲切。这是两栋承载一段辛亥革命历史的楼房——马家巷17号、孚嘉巷42号,分别是革命团体共进会与四正社机关旧址。湖南革命党人领袖焦达峰就是在这里秘密结社,发展组织,积蓄力量。辛亥革命爆发后,全国最先响应的便是长沙革命党人,在武昌起义十余天后就发动了长沙起义,极大地推动了其他省份的起义和独立,加速了清朝统治的崩溃。瞻仰了这两处辛亥革命遗址,后来又拜谒了谭嗣同故居(谭嗣同抛头颅洒热血唤醒国人的精神惊天地泣鬼神),感觉到长沙人与武汉人有同样的血性,长沙与武汉有同样了不起的城市精神。

逛太平老街,不由得对照起武汉的汉正街和昙华林。汉正街商业气息浓,昙华林文化氛围重,而太平老街却兼而有之,一街胜过武汉的两街,风景魅力自然胜出一筹。何况如今的汉正街老街景拆迁殆尽,市井风情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摩天大厦现代商铺,没有了寻古访幽之趣,城市的根被斩断了。由此我敬重、钦佩长沙的决策者与建设者,睿智处理好了传统保存与现代开发的关系,为老百姓保留了一方太平盛世福地,为城市打造了一张历史文化名片。要寻觅老长沙的味道,不得不到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太平老街来瞧一瞧。悠悠两千年历史的长沙,经受战乱与变迁,而太平老街,却保留它千年不变的情怀和魅力。

逛太平老街,有几个老字号商铺是不可不看不留影的,不然就会留下遗憾。一是长沙富商朱昌琳咸丰年间开设的乾益升粮栈,这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筑,其立面造型运用了西洋近代建筑手法,而山墙的做法具有明显的长沙地方特征。清末太平老街是长沙米市的聚集地,乾益升粮栈是当时最有名的一家。洞庭春茶馆,是长沙老字号中以原有建筑为店铺延续至今的唯一一家,民国时期,被誉为长沙四大茶馆之一。如今,这里仍然保留着清一色的方桌板凳,一壶茶,一碟包子,茶客可以悠然坐上半天,成为长沙老茶馆的活化石。太平老街上的“宜春园”是号称湖南第一家湘剧戏院的老戏台,集茶馆与戏园于一体,清光绪年间曾风靡长沙城。太平老街附近的火宫殿,是长沙乃至湖南的集民俗文化、火庙文化、饮食文化于一体的具有代表性的大众场所。火宫殿不可不看不留影,还不可不吃,火宫殿的湘菜号称天下第一湘菜,名不虚传,美味甲天下。

太平老街一处街口耸立着一块石碑,镌刻着“为万世开太平”的遒劲碑文,这是太平老街的铭文,也是湖湘百姓的心声。历史上的太平老街并不太平,经历了太多的战乱灾难和腥风血雨,只有今天才真正迎来了太平盛世,进入了同走民族复兴路、共筑美丽中国梦的新时代。昨晚我做了一个美梦,梦见我在“宜春园”老戏台下席地而坐,边吃长沙臭干子、边喝岳麓毛尖茶、边看湘剧,优哉游哉,其乐融融。好地方值得入梦,太平老街值得重游。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石凌炜]

标签:太平老街 长沙 文化

人参与 评论

新闻图片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