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视角•2014年湖南行进中的十个片段
2015年01月22日 10:33
来源:红网
TOP1湖南全面深化改革 【新闻背景】 “决不能输在新的起跑线上!”站在全面深化改革元年的历史节点,省委、省政府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集结号”。短短数月,从路线图,到任务书、时间表,从调查研究,到顶层
TOP7湘西扶贫
【新闻背景】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守盛,省委副书记、省长杜家毫在凤凰县考察工作,听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扶贫开发、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情况以及凤凰县文化旅游发展情况汇报。徐守盛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在湘西考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把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扎实做好当前各项工作。
【评论解读】
从书记湘西调研讲话看湖南发展之“道”
当前,我省正在处于全面深化改革攻坚的最前沿,改革各项任务繁琐而艰巨,改革能否成功、真正取得实效,关键要看是否得到了群众的参与和支持,是否发挥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多思富民之举,多谋发展之道,多问发展之计,如此,各项工作也才能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改革发展的成果也定会惠及到更多的群众。
扶贫攻坚缘何成全面建成小康的重点?
“木桶理论”认为,木桶盛水的多少,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目前,湖南发展态势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水平。全省三大板块都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环长株潭城市群是全国两型试验区、湖南核心增长极;湘南地区是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势头良好;大湘西是国家扶贫攻坚战略区,亟待脱贫致富。毫无疑义,大湘西是湖南发展的短板。湖南要在全省全面建成小康,就必须下大力气、花大功夫来发展、“补充”大湘西这块短板。只要大湘西这块短板“补”上了,湖南全面建成小康也就指日可待了。因此,把扶贫攻坚作为湖南全面建成小康的重点,正是湖南抓住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发展的“牛鼻子”。
“内源扶贫”是扶贫工程的升华版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湖南的扶贫绝对不应着眼救急式的输血,而应立足于培养农民的内在生机。换句话说,就是对贫困地区的帮扶工作不能只停留在捐点儿钱、修点儿路、建点儿房上面,必须变输血式帮扶为造血式帮扶,构建基于内源资源的可持续增收机制,形成内生发展的动力,让农民真正拥有生产经营和生活的能力。唯如此,才能“拔穷根”,才能“挪穷窝”,才能实现灿烂的“中国梦”湖南篇章。
相关新闻: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