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当家作主底气足——湖南如何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来源:湖南日报

近一段时间,溆浦县观音阁镇青垅村的村民们特别高兴。他们逢人就说:“村里现在有大变化了,我们选了个好支书!”原来,自从全县村支部采取“公推直选”方式后,村民选出的“带头人”带领大家伙热火朝天地进行着新农

近一段时间,溆浦县观音阁镇青垅村的村民们特别高兴。他们逢人就说:“村里现在有大变化了,我们选了个好支书!”原来,自从全县村支部采取“公推直选”方式后,村民选出的“带头人”带领大家伙热火朝天地进行着新农村建设。如今的青垅村,通公路,建小学,改电网,抓绿化,种栗树,建鹅场,用沼气,一改往日的落后面貌,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青垅村的兴旺气象,是我省民主政治建设成就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省领会中央精神,号准改革发展的脉搏,积极稳妥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群众当家作主的积极性、主动性十分高昂,不仅腰板硬了,底气也更足了。现在,在我省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加快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再一次提上了议事议程。那么,我省将如何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保证全省人民在更大更深更高的层面上实现当家作主呢?主要是五个方面:

坚持“党的领导”指挥棒

“党离不开人民,人民也离不开党”。只有在党的指挥下,人民当家作主这首曲子,才能“吹得出、拉得齐、弹得好、唱得响”。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民本理念,努力把我省人民的当家作主指挥动、指挥好、指挥齐。例如,我省去年7月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一项联系服务人民群众的重大举措,让广大党员干部“红了脸、出了汗、排了毒”,认清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今后,省委、省政府还将继续着力改进、完善和发展各项社会制度;把握我省发展的政治方向,大力推进政治文明建设;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辨清认识、辨明方向、凝心聚力;拓宽民主渠道,推进党内与基层的民主互动,等等,带领七千万湖南人民更好地实现当家作主,谱写美丽“中国梦”的湖南篇章。

迈开“人大”、“政协”两条腿

人要走得稳,离不开两条腿。人民要当好家、作好主,同样离不开“人大”、“政协”这两条腿。它们结实有力、步伐坚定,人民当家作主的路才走得稳、走得实。

一方面,夯牢基础利民主。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是人大、政协制度的基础和根本,只有选好代表和委员,选出的代表和委员才能真正代表人民,民主政治之树才能根深叶茂。2013年,我省119人当选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其中,来自基层一线的工农代表比例明显提高,并且首次出现农民工的身影,真正做到了民主公平,选出了让人民满意的代表。

另一方面,履职为民提效能。为了更好地履行职责、代表群众利益,反映百姓诉求,今后,省人大将通过座谈、听证、评估、公布法规草案等方式,让群众参与立法,使法规“立得准、管得用”;将严格审查监督政府预算决算,替人民管好“钱袋子”;将重点督促解决环境保护、饮水安全、食品安全等重大民生问题,为人民把好“安全门”。与此同时,省政协也将借助自身优势,下基层、接地气、重实际、建诤言,践行《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规定(试行)》,努力当好群众的贴心人、连心桥。比如,去年省政协报送的南方金银花产业困境出路、大中型水库特困移民解困避险等信息,就引起了全国政协的重视,督促有关部门及时介入解决,有力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打造“法治湖南”新名片

从《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的出台,到《法治湖南建设纲要》的实施,我省法治进程的每一步,都走得稳健而有力。省委、省政府也力求用“法治湖南”这把篆刀,为我省民主政治建设刻画出一条清晰的道路。

我省将如何继续打造这张特色名片呢?首先,坚持以人为本,把群众的权利、自由、幸福、尊严放在首位,构建法律支撑体系,使人民当家作主“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其次,在全省营造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使群众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习惯;再次,建设法治政府,打造政府信息公开平台,让百姓对党和政府的工作,能看得见、问得着、管得住;最后,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把“法治”作为社会治安的“防控站”、矛盾化解的“安全岛”。通过“法治湖南”建设,我省将着力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义务意识和规则意识,让他们能依法管理社会事务,表达利益诉求,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从根本上扭转“信权不信法”、“信访不信法”的观念和现象。

下活“基层民主”这盘棋

近年来,我省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基层民主协商,使“人民当家作主”始终“棋行中盘、落子有声”。例如,浏阳市三口镇,自从开创“屋场自治”让群众自我管理后,由原来的“麻烦乡镇”,变成了现在的“幸福家园”。这样的例子在我省不胜枚举。群众自己管理能让家乡旧貌换新颜,说到底,就是因为基层民主让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归属感和认同感大大的增强。

下一步,我省将继续采用多种手段发展基层民主,畅通民主渠道。一是完善民主选举制度和社区居民委员会选举办法,以及社区居务公开、民主监督制度。二是促进群众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三是把和谐社区作为基层民主的“落脚点”,健全社区管理体系、自治制度体系、服务体系,构建“多元有序共治”的新模式,从而让群众当好自己的家、作好自己的主。四是深入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提升我省村(社区)民主自治水平。

铺设“网络民主”新管道

我们知道,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问政,曝光腐败、表达诉求、宣泄情绪。网络已经成为推进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平台。

打造“网络民主”这个新平台,我省将有新动作。比如说,省里将加快建设电子政务的网络信息平台、加大政府信息网上公开力度,让民众拥有更多的知情权;又比如,我们将强化政策法规与敏感事项的网上征求民意程序,让民众拥有更多的参与权;再比如,我省将建设服务于基层民众的网络及其相关设施,减少城乡信息不对称,发挥网络协同作用;还比如,我省将加快网络立法,规范网络秩序,及时介入调查网络投诉举报监督的问题,引导网民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等。通过这些,我们才能知道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怎么看待社会,对党和政府有什么建议和意见;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解决群众困难、满足群众实际需要,真正提高自身的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我们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省的民主政治建设进程必将迎来绿意盎然的又一个春天。

(供稿:省委宣传部执笔:舒隽)

■链接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石凌炜]

标签:民主政治建设 湖南 底气

人参与 评论

新闻图片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