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将培养5000名蓝领精英 境外培训补3万元
2014年05月15日 08:21
来源:株洲晚报
作者:何春林
▲蓝领吃香已成趋势,我省仅湘菜厨师每年即新增10万人的职业缺口(资料图片) 记者 张媛 摄 蓝领,通常指产业工人。市人社局人力资源管理与职业能力建设科科长刘滇说,“株洲市技能大师”是市委、市政府授予技术工人的最高荣誉。
蓝领,通常指产业工人。市人社局数据显示,全市有39万产业工人,在这座百万人口的都市里,蓝领占据近半,可以说是一座“蓝领城市”。
发达国家如德国、瑞士等,7成大学生就读于职业技术类大学,是彻彻底底的蓝领社会。如果这是个方向,那么株洲在这条道路上已走在了全国前列。从当初作为工业基地拥有大批工人,到职教城每年培训数万名技术工人,再到近年来为蓝领颁布的一系列政策,株洲以雄厚积淀和前瞻性的眼光走上了“蓝领时代”。晚报记者首次尝试对株洲蓝领做一次系统梳理。
5月8日,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联合印发《株洲市蓝领精英人才计划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业内人士认为,这对株洲蓝领人才的事业发展无疑是重大利好。
参加定点培训,政府给补贴
办法所说的蓝领精英,是指在企业一线生产岗位工作,能吃苦耐劳,熟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能,具有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或具有高级工职业资格、经系统的专修培养取得技师资格的高技能人才。计划的目标任务是,5年内培养5000名技师以上蓝领精英人才,其中重点培养1000名高级技师、50名技能大师;扶持建设20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0个技能大师工作室。
市人社局资源管理与职业能力建设科科长刘滇介绍,全市组织蓝领精英人才专修培训,对在定点培训机构参加培训并取得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由政府给予高技能人才培训补贴。政府培训补贴以外的培训费用,可由企业和培训学员按4:1的比例分担。
每年资助20人出境深造
最高补贴3万元
此外,我市还实施高端培训补贴资助,鼓励企业和职业技工院校选派具有技师以上技能水平、富有创新潜力、带徒能力强的一线蓝领精英人才和职业技工院校名师,到市内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国内外知名企业、知名院校、知名培训机构进修深造。每年补贴本市培训1000人左右,每年择优资助国内外培训70名,其中,国内50人,境外20人。由财政给予培训费用50%的专项资助,且国内每人最高不超过10000元,境外专项资助每人不超过3万元。
建20个技能大师工作室
每个补助5万元
我市还计划建设20个技能大师工作室,结合生产实际开展技术攻关、技能创新、技术开发、技艺传承等活动。建立名师带徒制度,引导和支持优秀拔尖高技能人才传技带徒,进行定向培训。对经认定的市技能大师工作室,给予5万元的政府专项补助。
与此同时,我市强力推进校企合作,鼓励探索“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等培养模式,鼓励企业高技能人才走进职业技工院校兼职授课,鼓励企业采取“订单式”培训、“冠名班”招生,加强与职业技工院校合作。
此外,我市支持企业引进紧缺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可申请享受安家补贴、核心专家优待等相关待遇。
我市蓝领界最高等级“功夫大赛”启动
将评出10名“技能大师”
每人奖2万元
本报讯 (记者 胡小亮 实习生 文杨一)昨日上午,全市“技能月”活动暨高技能人才工作推进会在市人社局召开。株洲将评选表彰10名第三届株洲市技能大师。现在,各单位企业可推荐候选人。
刘滇介绍说,具有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职业资格,在生产一线岗位工作,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参加株洲市第三届技能大师的评选:1.刻苦钻研技术,具有绝招绝技;创造了在同行业中公认的先进操作法,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创造了同行业最高生产、销售记录。2.在技术上有重大发明创造或重大技术革新,并取得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企业技术改造、引进高新技术设备的消化、使用中,掌握关键技术,解决关键技术难题。3.在编制国家级标准工艺、工作法方面有突出贡献。4.发扬团队精神,传绝技,带高徒。所带徒弟多人成为企业技能骨干,在各类技能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市人社局人力资源管理与职业能力建设科科长刘滇说,“株洲市技能大师”是市委、市政府授予技术工人的最高荣誉。市委市政府将对技能大师进行表彰,颁发奖杯、荣誉证书,给予每人一次性2万元奖励。
相关新闻
每年定期举办各类赛事
为优秀蓝领开辟出头之路
今年,株洲市启动了首届职业技能电视大赛,比赛涵盖了机械制造、陶瓷、服务、服装等9个工种,冠军除有1万元现金奖励外,还将获得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这正是以赛代练的形式之一。刘滇介绍,我市鼓励和引导各地区、行业、企业开展岗位练兵、技能竞赛、技术攻关活动。每年定期举办“技能月”活动、“技能天下”职业技能电视大赛、技能大师评选等主题活动,不断拓宽技能人才评价考核选拔成长通道,让更多优秀蓝领精英人才脱颖而出。
数说蓝领
湖南每年新增100000厨师缺口
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副主任谭云林说,社会对蓝领需求与日俱增。如,我省湘菜厨师,每年新增10万人的职业缺口;仅我市每年焊工职业缺口也有近千人;服装、汽车等产业职业缺口同样大,因此我市职教城牵头成立了湘菜、服装、汽车等产业教育集团。
我市每年30000职校生毕业
市教育局职成科相关负责人说,我市作为工业城市,在蓝领教育方面已走在了前头,目前每年有3万多名职校生毕业。
国外“蓝领”大学生高达70%
湖南工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刘善球说,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蓝领教育受重视是社会发展必然。在德国、瑞士、芬兰、荷兰等应用技术类大学多的国家,有近70%的大学生都就读于职业技术类大学。
我国600多所院校转型技术大学
刘善球说,我国将对600多所普通院校改革,使之转变为技术应用型大学。这些转型后的院校,它们依然属于本科院校,颁发本科文凭,但培养的是技术应用性人才如工程师、高级技师等。 而职业院校文凭是大专或中专,培养的主要是一线工人。
相关新闻: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