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13岁少女打工赚学费:全家靠父亲做搬运工维生


来源:岳阳新闻网

岳阳新闻网讯(记者赵芸) 当许多孩子躺在父母怀中享受幸福的时候,在汨罗一些贫困山区,还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的衣裳破破烂烂,他们买不起零食,甚至正在忍受饥饿……上周末,记者跟随岳阳市山水有爱志愿者

岳阳新闻网讯(记者 赵 芸) 当许多孩子躺在父母怀中享受幸福的时候,在汨罗一些贫困山区,还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的衣裳破破烂烂,他们买不起零食,甚至正在忍受饥饿……上周末,记者跟随岳阳市山水有爱志愿者协会的义工一起来到汨罗市智峰乡,走访大山深处一处处贫困家庭。

岳阳新闻网讯(记者赵芸) 当许多孩子躺在父母怀中享受幸福的时候,在汨罗一些贫困山区,还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的衣裳破破烂烂,他们买不起零食,甚至正在忍受饥饿……上周末,记者跟随岳阳市山水有爱志愿者协会的义工一起来到汨罗市智峰乡,走访大山深处一处处贫困家庭。

一个人种30多亩地

“你们来了,过来吃午饭吧!”记者与义工抵达汨罗的时候,已是正午。一走进智峰乡新铺村,正在输液的黄五桃热情招呼记者与志愿者前去他家吃饭。

黄五桃的家是一栋20年前的老屋,年久失修,看上去摇摇欲坠。他的老婆是个智障,生活无法自理,家里有2个孩子,一个10岁,一个6岁。

走进厨房,家里只有一点冬瓜汤,看不到一点油星,这就是他们的午餐。黄五桃不在家的时候,他老婆经常带着孩子到村里的垃圾堆里找吃的。

为了扛起家庭重任,黄五桃一个人种了30多亩田,下种、育苗、抛秧、收割、摊晒、贩卖,一年到头,刨掉成本,也不过两三万元。2个小孩子都在上学,每个学期需要3000-4000元的学杂费,加上吃饭和人情,一年到头不欠债就很不容易了。“大孩子2岁就送到幼儿园去了,到现在为止还不会写一个字。”比起生活窘迫,黄五桃最担心的是孩子的学习,老大的智力不行,老二虽然很正常,但他自己都没有进过学堂,没有办法辅导孩子功课。“没有家教,担心孩子学习不好。”

砍柴为生一天收入38元

没吃过植物油、没用过牙膏牙刷、没怎么吃过零食,对汨罗市八景乡三联村五组的5岁的陈坤而言,山外的世界新鲜而陌生。当一群陌生人涌进他家的时候,半个小时时间,他一直呆呆的,不说一句话。

陈坤的妈妈在他1岁半的时候就离家出走了,再也没有回来。他的父亲陈统愁已经40岁了,负担着全家人的生活。陈统愁有一个70来岁的母亲,年纪大了,一身的病,双手无法受力,全身关节疼,吃饭的时候端不起碗,只能将头埋在桌上吃。家里还有一个智障的弟弟,只能帮忙做些力所能及的活。

八景乡三联村处于深山当中,陈统愁家没有一分田地,除了砍柴为生,没有其他生活来源。“我以前在山上开过荒,但一种庄稼就被野猪、野兔拱掉了,颗粒无收。”陈统愁说。只要不是下雨天,他跟弟弟2个人就上山砍柴,再运到镇上去卖掉。一捆上百斤的干柴只能卖19元,砍下来只需要半个小时,但来去都需要靠船运,需要2-3个小时。“你们怎么不多砍一点运过去?”记者很疑惑。“船太破了,多放一捆就会进水。”陈统愁说,一天下来,运气好可以卖掉2捆柴,日收入38元。他的孩子陈坤在镇上读幼儿园,一年需要3000元。去年修造了一栋毛坯平房,现在已负债5万元。房子里什么都没有,就跟这孩子的沉默与孤寂一样,无人帮扶,便发不出声音。

13岁少女打工赚取学费

穿过紧挨着的新楼群,智峰乡新铺村黄迎玉的旧房子在村里显得格格不入。房子还是1995年修建的,黄迎玉一家五口,蜷缩在30来个平方的陋室里,生活拥挤不堪。记者进黄迎玉家,寻找她的身影时,却被告知这个只有13岁的孩子已经外出打工去了。

黄迎玉在智丰中学读高一,成绩优秀,经常是班上的前三名。放了暑假,为了减轻父母亲负担,年幼的她强烈要求跑到汨罗一家工厂打工赚取学费。“我也不想孩子这么早出去,可是没有办法。”黄迎玉的母亲说,她们一家五口全靠他丈夫在广州做搬运工为生。“不是长期有事,一年能赚两三万元。

”家里有3个小孩,都要读书上学,负担很重,虽然房子很老了,但一直没有钱翻修。

阳光少年长大想当科学家

“阿姨好,叔叔好!”一见到志愿者到来,黄明祥的嘴巴笑开了。这个笑容明媚的男孩,是记者走访当天,见到的最阳光的小孩子。如果不是父亲出了一场事故,导致手指致残,无法从事木工行业,孩子的未来可能更明朗些。

11岁的黄明祥今年读四年级,长期占据班上第一名交椅。所有科目中,他最喜欢语文,写的作文经常被老师当做范文在班上阅读。黄明祥的成绩优秀,离不开妈妈的帮忙。他的妈妈是一名幼儿教师,工资不高,每个月才700元,却尽心负责,每天晚上都会辅导孩子的功课。

几年前,黄明祥的父亲在工地出了事故,并没有获得一分钱赔偿,反而欠下了几万元的医药费。手指致残后,他无法从事木工工作,只能回家种田,本来还算宽裕的生活一下子紧张起来。

面对家庭困境,黄明祥丝毫不受影响,面对记者,大谈起他的理想,“我以后想当科学家,要发明很多东西。”当记者问他最想发明什么,他说:“发明一个能让同学们在家做功课的机器人,可以和老师一样,告诉我很多知识。”

记者手记:

身在城市的人,无法理解从垃圾堆捡吃的辛酸,身处优越,也想不明白13岁就在工厂做流水线的辛酸,同样都是孩子,却因为家境不同,拥有截然不同的童年。这次走访山区,有几家几乎是赤贫的状态,可是精神状态却良好。他们不抱怨,不忧愁,依然上进,为自己,为家庭。我们无法帮助所有人,但我们可以帮助眼前人。让我们共同伸出一把手,共同出一把力,共同拉他们一把,让他们能吃饱,让他们也可以走进梦寐中的大学,让他们也可以完成心中的梦想……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周凌峰]

标签:孩子 汨罗 学费

人参与 评论

新闻图片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