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男子精神障碍康复后求职 30多份简历无一回复


来源:潇湘晨报

本报长沙讯 李全(化名)离开康复会所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仍没找到像样的工作,曾经在残疾人专场招聘会投了30多份简历,但没收到一条回复。 7月26日,长沙心翼精神康复会所,上百名精神障碍患者聚在一起,讨论

本报长沙讯 李全(化名)离开康复会所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仍没找到像样的工作,曾经在残疾人专场招聘会投了30多份简历,但没收到一条回复。

7月26日,长沙心翼精神康复会所,上百名精神障碍患者聚在一起,讨论就业问题。《精神卫生法》去年5月1日施行,至今已一年多了,但该会所的会员回归社会的道路,似乎依旧很漫长。

在分享就业经验过程中,读过大学的李全很积极,讲话有条不紊。他反复强调,“找工作不能说自己有病”。

今年44岁的李全已出院多年,康复情况很好,但一直没找到工作。2011年,他加入心翼精神康复会所。会所介绍其到长沙市精神病医院的文印室,做电脑录入与复印工作,以此作为过渡,便于尽快适应社会。

9个月的过渡期结束后,会所及医院对李全的评估良好,鼓励他独立就业。然而,两年多过去了,他依然待业。

工作人员介绍,李全之后参加过多场面试,但都被拒绝了,曾经还参加过残疾人专场招聘会,他向30多家单位递了简历,无一回复,只因为他在“精神障碍”一栏打了钩。

目前,李全暂无找工作的打算,他称精神状况依然欠佳,吃药后仅能坚持几小时,长时间工作肯定会露马脚,那时候老板一样会开除自己。

对于精神障碍患者就业的政策支持,长沙市残联教育就业部部长陈兵给出的答案也是“正在摸索”。他说,精神障碍疾病类别太多,一般讲起精神病人,都会有畏惧心理,对其就业确实有较大影响。

长沙心翼精神康复会所主管罗月红给出的一组数据也证明了这一尴尬现象:目前该会所有601名精神病康复治疗人员,但会所成立至今仅有13个固定的工作岗位安排,其中企业仅占3家,其余为福利机构、社区等单位提供。

罗月红很担忧,患者们即使通过了过渡岗位的锻炼,也很难被其他单位接纳,唯有隐瞒身份,但这些患者大都需要服药,长时间也会露出马脚。前不久,刚有一名女性患者因工作过程中情绪发生异常,身份暴露被劝退。

记者 覃剑 实习生 李璐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黄秋霞]

标签:精神障碍 回复 简历

人参与 评论

新闻图片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