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汨罗七旬落拓老人创作上千万字 手稿厚达2米


来源:中国汨罗网

熊洪颐老人手稿厚达2米熊洪颐老人手稿如果说人生冥冥之中总有定数的话,那么,生长于玉池山下的熊洪颐显然不被命运眷顾。 他是一位才子。17岁那年,创作章回小说刚刚开了个头,却被划了“右派”,丢了学籍,与北

熊洪颐老人手稿厚达2米

熊洪颐老人手稿

如果说人生冥冥之中总有定数的话,那么,生长于玉池山下的熊洪颐显然不被命运眷顾。

他是一位才子。17岁那年,创作章回小说刚刚开了个头,却被划了“右派”,丢了学籍,与北大擦肩而过。31岁那年,新婚23天的他再次因言获罪被关押,不惑之年始得自由。随后数十年间,他深居简出,编书修志,诗词歌赋、小说散文,手稿堆积达2米高却鲜为人知。如今,75岁的他严重脑萎缩,侧卧病榻说不出话,见笔者来访而止不住老泪纵横…… 

一不小心高材生落魄回乡

熊洪颐1939年4月出生于玉池乡梓洞村,自幼聪颖,读书过目不忘。13岁便在当时的《建设报》上发表小说,初中毕业时曾以湘阴全县第一名考入湘潭一中,17岁参加高考成为北京大学中文系的热门人选。然而,意气风发的他却在1957年那场反右派斗争中“躺着中了枪”:他创作的章回小说第一回《和尚心中弹美曲,农夫田里播佳音》被学校专题批斗,丢了学籍,北大不录,并被遣送回公社劳改一年,由此开始了他颠沛流离的生活。

“他还逃往新疆了呢!”一辈子从事编书修志的任建云老人告诉笔者,可惜,新疆也没能容纳有政治污点的熊洪颐,两年后,他又被遣送回高家坊镇供销社石灰厂,继续劳改。

十年浩劫落魄人再遭厄运

1966—1976,十年浩劫,中国文化人的生死劫。熊洪颐终究未能躲过一劫。

因为痴迷文学,熊洪颐自初中起便大量阅读旧小说,还不时的邀请文学爱好者聚会,一道探讨,吟诗作赋,好不热闹。只可惜,一边是文化人在海阔天空,另一边,一场“一打三反”的运动如疾风骤雨般袭来。1970年初,新婚23天的熊洪颐还来不及和妻子告别,就因议论“五风”写文章,被扣上了“沙河之流反革命集团”的帽子被关押一年之久,随后开除公职,再次劳改……

“直到1979年的一天,公安一名姓甘的干部和黄检察长来家里了。我当时很害怕,心里想着莫非又来抓他么?”回忆起往事,妻子王淑纯感慨万分,“后来才知道,那天他们是来平反的。” 

恣情写作手稿叠起高达2米

前些日子在熊洪颐家柜子里发现那一叠一叠、工工整整的手稿时,71岁的朱庆林老人完全惊呆了!用尺子一量,足足2米高,著述等身,使人震撼。

于是,笔者跟随朱庆林老人穿过中心菜市场一条窄窄的巷子,来到了熊老的家。只见老人正安静的躺在藤椅上,见到我们到来,他挣扎着起身,却硬是没能站起来,嘴角颤动着,眼角忽然流下两行浑浊的泪……

后来得知,熊老已卧病两年了,严重的脑萎缩让他已经无法行走,也无法开口说出一句完整的话。

“熊洪颐是我二中的校友,是高我三届的学长。我与他相交近30年,竟然不知道他的创作如此丰厚。惊若天人!”朱庆林老人一边感叹着熊老的境遇,更对这位学长钦佩不已。在他眼中,熊洪颐是一位鲜见的人间奇才!

因为熊洪颐老人身体每况日下的缘故,朱庆林主动揽了个活儿:把所有的手稿进行整理、归纳,分门别类进行一一标注。

据朱庆林老人的整理记录,这些著述和手稿总计1000余万字,包括地方志1部、小说53部、纪实文学和散文1269篇,电视电影剧本8部,诗词1529首,歌曲1666首,文学评论20篇等。创作时间多为1979年被平反以后、尤其是近10年。

“诗言志。”帮忙整理熊洪颐古典诗词的舒杰告诉笔者,熊洪颐老人的小词很独特,在通俗、平实,流畅、自然的语言中流淌着一种缠绵悱恻。既有婉约之情,又有清新之气,更有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叹。读罢,不由得感叹作者满腹才情和一生的悲凉。

目前,任建云和朱庆林两位老人正在奔走呼告,希望找到相关渠道,让熊老在有生之年能够看到自己的作品结集出版,流传于世人。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周凌峰]

标签:老人 手稿 创作

人参与 评论

新闻图片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