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名安徽老人背井离乡岳阳漂泊 结伴乞讨
2015年11月19日 09:49
来源:长江信息报
□本报记者颜君实习生李晓光 他们蜗居在4间狭窄、简陋出租房内,每天早上7点多带着行头在岳阳大街小巷乞讨,晚上5点多收工。遇到阴雨天,只好整天窝在“家”中。因为没有收入,时常忍饥挨饿。他们来自安徽不同地
□本报记者颜君实习生李晓光
他们蜗居在4间狭窄、简陋出租房内,每天早上7点多带着行头在岳阳大街小巷乞讨,晚上5点多收工。遇到阴雨天,只好整天窝在“家”中。因为没有收入,时常忍饥挨饿。他们来自安徽不同地区,平均年龄68岁。因子女外出打工,缺乏家庭温暖,加之生活拮据,这些老人或单独或结伴来到岳阳,从事着乞讨的营生。由于其具备独立的行为能力,又未受到暴力胁迫,公安和民政管理部门对其行为十分头疼。近日,记者邂逅一名年逾古稀,在雨夜迷路的乞讨娭毑后,因对其蹊跷行为产生怀疑,继而一路跟踪采访,发现了他们心酸的生活处境。
老妪雨夜徘徊爱心市民相助
11月16日21时30分许,细雨不断、寒风瑟瑟。八字门迅力机电大市场大部分商户都已关门。6栋114-115号“旭日升五金交电批发商行”的邹飞玉正准备关门时发现,一位年约七旬、衣着邋遢、肩上斜挎着一个背包、拄着拐杖的老妪,神情焦急地站在绵绵细雨中徘徊。“这么晚了,那个老人莫非迷路了?”恻隐之心驱使邹飞玉上前关切地询问。交流中得知,老人姓沈,75岁,来自安徽。她想去火车站,后来又说去白杨坡,但不知怎么走。细心的邹飞玉起先推测老人患了痴呆症,见老妪身上被雨淋湿,于是将其搀扶到自己店内坐下,给老妪倒了一杯热水暖身,并坐其身边耐心与之沟通。老妪一口安徽口音、思维清晰地讲述了自己的家庭信息。由于儿女在外打工,在老家生活清贫,大约在两月前,与同乡3人坐火车来到岳阳。当天早上,她乘坐27路公交到八字门后,沿街乞讨,晚上迷路后不知道回租住地,便一直在机电市场附近徘徊。听完沈娭毑的讲述后,邹飞玉产生了一股怜悯之情,边安慰边给其递上水果,并询问其同乡电话。沈娭毑从衣兜里掏出一个手机,说上面有同乡的号码。邹飞玉选定最近联系过的号码,拨打了过去,接电话是名男子,称其不知道怎么到八字门机电市场来,希望邹飞玉能将老人送到白杨坡,后来又说送到大润发正门口。“我觉得这里面有些蹊跷,担心老人安危,于是我在微信朋友圈里发了请求帮助这个老人的消息。”邹飞玉告诉记者,市场同行肖清华看到消息后,当即电话她详细了解情况。“这不是一起简单的老人迷路事件!”长江信息报铁杆读者、热心快肠,频频参与扶贫济困社会公益活动的楼区政协委员肖清华,当即向记者反映情况。
一路护送老妪跟踪观察居点
22时16分,记者赶到邹飞玉的店铺。只见一位娭毑正坐在店内和邹飞玉、肖清华聊着家常。怀疑老人是被乞讨团伙欺骗控制,于是,肖清华拨打了报警电话。
22时27分许,八字门派出所民警赶到现场,了解基本情况后,决定将老人送往大润发超市附近,记者坐上警车一同前往。肖清华和邹飞玉开车随后。途中,民警电话沈娭毑同乡所在地点,到达大润发东大门后,看见两位拿着雨伞迎候的老翁。民警仔细询问并记录相关情况后,让其带老人回家,不要在外乞讨,对方连连称谢。22时45分,民警离开现场。记者和肖清华、邹飞玉仍不放心。于是,一路悄悄跟随。
3位老人并排走进邵兴巷,左拐、右拐消失在黑夜中。“一定要找到他们的居住点,看到底怎么回事。”记者和肖清华决定将这个闲事管到底。这时,一栋房子后面传来讲话的声音。记者借着手机灯光,穿过两间楼房中的狭窄过道,循声而去。看到一个窗口亮着灯,一名接沈娭毑的老汉正在打电话。考虑到已是深夜11点,记者记下周边的地貌特征后,决定次日再来调查。
4间出租屋内有7位老人
11月17日上午10时许,记者通过微信将昨晚所见所闻和一组照片发给了岳阳楼区公安分局五里牌派出所所长孙力,要求派民警查清这些人员的来历,并给予救助。“我会让民警与你联系,一同前往调查。”下午3时许,记者与五里牌派出所民警张敏来到邵兴巷。穿过一条狭窄的过道,记者一行来到一栋两层楼房前。一位眼熟的老汉正在门前接水。记者发现,这位老汉正是前晚接沈娭毑的其中一人。张敏向这位老汉询问了一些情况后,走进了右手边的第一间房子。不足20平米的房间内,相对摆放着两张床,床上坐了3个人,被褥凌乱。在进门左手边放着一张桌子,墙上和地面十分潮湿。“大爷,您叫什么名字?”一位坐在右手边床铺上的正在吸烟的老翁,从兜里掏出一个红色的“安徽省老年人优待证”。记者翻看了解到,这位老翁姓江,安徽省亳州市人,79岁。紧挨其身旁的另一位老翁姓戴,也是安徽人,61岁。“今天下雨,没有出门乞讨,能不能送些东西给我们吃!”江姓老人不停地诉说自己乞讨生活的艰辛。这时,一位用被单裹住下半身年轻的男子引起记者的注意。他姓夏,安徽人,今年31岁,残疾人。民警欲查看其残疾证和身份证时,夏称没带。见记者有些怀疑,他从被单中挑起右脚,以证实自己确为肢体残疾。
张敏仔细询问登记了7个人的身份信息,并登记了落在地上的两张火车票的信息。在进一步询问中,这些老人告诉记者,他们之间此前相互不认识,都是在岳阳火车站乞讨时碰到一起之后,陆续前来这里租房居住。“房东每天收取每人6元钱,3到4天来一次。”问及为何外出乞讨时,有的答非所问,有的称子女外出打工,生活没有依靠,村里有人外出乞讨,于是也跟着出来了。几位老人告诉记者,他们每天不下雨早上7点就出去了,在岳阳大街小巷乞讨,下午5点多回来。有时候收入好有20到30元,有时候一块钱也讨不到。“能讨到当天填饱肚子的钱就回家休息。”江姓老翁如是说。记者根据两张身份证,一张老年证和两张车票及4位老人的讲述,统计出最大年龄88岁,平均年龄68岁。
无法采取措施只能劝其回乡
记者经常随同岳阳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上街施救,但凡遇见的乞讨老人,他们均匪夷所思地拒绝政府提供的救助。对此,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也无可奈何。针对这些结伴来岳乞讨的老人,公安机关也没有有效的监管办法。“这些乞讨人员非残疾人和小孩,没有受到拐骗和暴力控制。”五里牌派出所所长孙力告诉记者,虽然十分同情这些老人,但不便采取强制措施。该所民警准备近日督促房东,规劝这些乞讨老人返回家乡。岳阳市救助管理站相关负责人了解情况后表示,公安机关应该加强对出租房的监管。“天气越来越冷,如果这些老人愿意回乡,我们将为其提供车票和送站服务。”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