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全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场推进会议长沙召开


来源:长沙晚报

2015年国庆期间,最让长沙市民津津乐道的去处是长沙图书馆新馆,7天近6万人入馆,读者亲切地称这座高大上的图书馆为“湘江边的书房”。除了长图新馆,位于滨江文化园的长沙市博物馆新馆、长沙音乐厅都将在20

2015年国庆期间,最让长沙市民津津乐道的去处是长沙图书馆新馆,7天近6万人入馆,读者亲切地称这座高大上的图书馆为“湘江边的书房”。除了长图新馆,位于滨江文化园的长沙市博物馆新馆、长沙音乐厅都将在2015年底开放。这些文化地标的诞生为长沙公共文化建设增添了独特魅力。而以滨江文化园“三馆一厅”为龙头、以国家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为引领的文化建设和全面升级,已成为长沙文化强市的战略要义和精彩内容。10月28日,全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场推进会议在长沙召开,长沙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经验向全省推广。

推进建立长沙特色的国家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

长沙文化建设的风景很多,这些风景不仅构筑在“建设国际文化名城”的基石上,也构筑在“文化惠民”的理念上,而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的创建为长沙文化惠民搭建了天然的平台。

2014年9月,长沙被文化部确定为10个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地区之一。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易炼红强调,“这是肩负国家战略的长沙实践”,“我们必须以此为契机,抢抓机遇、因地制宜,努力开启长沙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实践、打造长沙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升级版。”“要初步建立科学、规范、适用、易行,中部领先、具有长沙特色的标准体系,为全国、全省提供借鉴和示范。”

2014年,长沙召开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工作会议,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衡华在会上强调,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文化系统的头等大事,是提升城市文明的一件实事,是造福人民群众的一件好事,要切实加强领导、强化综合保障、严格考评问责。他要求各级各部门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抓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人民群众的愉悦感、幸福感。

从2011年开始5年里,长沙累计安排重大文化项目建设资金57.26亿元,按照国家和省总体部署,以完善体系、提高效能、促进公平为重点,在推动市、区县(市)、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全面覆盖的基础上,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向标准化、均等化转变,向建设、管理、服务并重转变,向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转变,取得明显成效:2013年,长沙以总分居全国第二、中部第一的成绩成为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其中,在“市民对文化满意度”的评分上,长沙市民给自己的文化家园打出了全国最高分!到2015年底,全市将初步建立科学、规范、适用、易行,中部领先并具有长沙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

百姓在公共文化体系里分享文化“红利”

长沙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立足基层,以“总分馆”体系为框架,以服务人民为宗旨,走出了长沙特色。

2014年5月,《长沙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质提效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正式出台,对每年建设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数量提出了硬性要求,并将其纳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和绩效考核。随后,长沙市又制定《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对乡镇和村两级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建设面积、功能布局、公共服务、队伍建设等提出明确要求。截至目前,长沙市180个乡镇共建有标准化乡镇文化站158个,1242个行政村建成标准化的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500多个。

有了文化阵地,如何让其发挥最大的效能?长沙通过实施“总分馆”体系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2012年,长沙市图书馆启动“总分馆”服务模式。目前,全市已建成分馆76个、市区两级流动图书车服务点75个、地铁(街区)自助图书馆3个、馆外自助阅览室1个、自助读报机/电子读书机15台。让老百姓真正实现一出家门就能进图书馆的愿望。2015年,长沙市又启动文化馆“中心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以长沙市群众艺术馆为中心馆,以9个区县(市)文化馆为总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为分馆,社区(村)综合文化活动中心为基层服务点,以“联盟馆”方式广泛吸纳青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工人文化宫、老年大学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加入,构建“1+9+N”的文化馆运行新模式,打造“平台共享、资源互补、区域协同、供需对接”的文化馆“中心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到2015年底,全市将建成中心馆1个、总馆9个、分馆30个、基层服务点50个、联盟馆5个,文化馆“中心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基本框架初步形成。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平台上,“歌涌湘江,舞动星城”“校园文化进社区”“十万群众进歌厅”“公益电影放映月”“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 “长沙国际雕塑艺术节”、“欢乐潇湘品质长沙”群文活动等丰富多彩地开展起来,长沙人文化幸福感无处不在!

更高远的目标和更美好的梦想

“三馆一厅”集中绽放,使得长沙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迈上历史性新台阶。事实证明,以滨江文化园‘三馆一厅’为中心,打造富于国际文化品质和湖湘文化标识的一流文化乐园,让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都可欣赏和演绎健康、优秀的文化产品,进一步提升广大民众的文化素养和城市品质,是市委、市政府和长沙文化人的一个愿景,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0月15日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的生动体现。

如今长沙图书馆新馆已开放,而就在2015年6月,长沙音乐厅已委托保利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营管理,年底即将对外演出,这将是继田汉大剧院、琴岛等文化名片亮相后,长沙又一张高品质文化名片。“让长沙音乐厅成为省会地标、长沙客厅、文化圣殿、百姓乐园。”这是长沙市市级重点文化设施建设标准化要求,更是长沙国家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风景。同时,长沙正推进铜官窑遗址博物馆、炭河里遗址青铜文化博物馆、长沙国王陵考古遗址公园、长沙抗战遗址公园、秋收起义纪念园、胡耀邦纪念园、各县(市)区文体中心等项目建设。长沙公共文化建设,正朝着更高远的目标、更美好的梦想奋进。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向心雨]

标签:公共文化服务 长沙 全省

人参与 评论

新闻图片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