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评阎真《活着之上》:一块考验茅奖评委的试金石


来源:湖南日报

阎真《活着之上》:一块考验茅奖评委的试金石——兼说我们这个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文学 自1982年首届茅奖6部获奖作品中,湖南作家莫应丰、古华以《将军吟》、《芙蓉镇》爆出双响炮一飞冲天后,33年来,湖南作家

阎真《活着之上》:一块考验茅奖评委的试金石

——兼说我们这个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文学

自1982年首届茅奖6部获奖作品中,湖南作家莫应丰、古华以《将军吟》、《芙蓉镇》爆出双响炮一飞冲天后,33年来,湖南作家一直与茅奖绝缘。湖南作家今年有8部优秀长篇小说参评茅奖,能否打破33年来与茅奖绝缘的“魔咒”,再次“登顶”,是湖南人心中的一个极大期盼与悬念。

30多年来,湖南作家唐浩明的《曾国藩》、王跃文的《国画》、阎真的《沧浪之水》等力作都曾有获得茅奖的实力、机遇,甚至进入了最终获奖名单,但都因为种种非审美因素与茅奖失之交臂。湖南作家一直在努力,一直有好作品不断出现。与上一届茅奖湖南7部参评作品相比较,本届湖南参评作品无论质量、数量都远好于上届(许多湖南作家的作品不能记在湖南帐上),说明湖南的长篇小说创作近年来有跨越式的进步。阎真《活着之上》是其中的佼佼者,它进入茅奖前十名单,理所当然,令人高兴和鼓舞。但最终它能否“登顶”还未可知。我想,这个悬念不仅对大家是一种折磨,对评委们也是一种考验。它将拷问评委们:我们这个时代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文学?茅盾文学奖如何保持它精神的纯正与导向的持守。

任何作品包括经典名著在被考量时都会被人说三道四。《活着之上》当然也不例外。但重要的是,《活着之上》是一部有沉甸甸的精神含量的作品,是一部认真、严肃地坚持理想直面现实的作品。这种品质与创作态度,是当下我们的文学所特别稀缺的。它的精神意义甚至超越文学,成为对现实的严厉批判和对更美好现实的深沉向往,或者说,这种现实批判与理想追求,正是我们的文学应该回归的。这对文学思想潮流与发展具有导向性意义和正能量作用。这样的长篇小说作品,正符合茅盾文学奖要求“获奖作品应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的基本定位(就像路遥《平凡的世界》,《活着之上》一出版就获得“路遥文学奖,可谓冥冥之中自有因缘)。在这一点上,《活着之上》在本次茅奖前十作品中,具有着独特的优势。因此,《活着之上》作为一种考验,将成为评委们是否坚持茅奖应有的精神含量和个人艺术良心的一块试金石。

我们且拭目以待。

(作者为《湖南日报》湘江周刊主编,第八届茅奖评委)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石凌炜]

标签:茅奖 活着 评委

人参与 评论

新闻图片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