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谢冰莹


来源:新化在线

1966年摄于台湾师大 谢冰莹(1906.9.5~2000.1.5),原名谢鸣岗,字风宝,湖南新化人(今属湖南省冷水江市铎山镇)。“五四”时期崛起的女作家,中国第一批女兵。 1906年9月5日出生

1966年摄于台湾师大

谢冰莹(1906.9.5~2000.1.5),原名谢鸣岗,字风宝,湖南新化人(今属湖南省冷水江市铎山镇)。“五四”时期崛起的女作家,中国第一批女兵。

1906年9月5日出生于新化大同镇铎山。小时随父读四书五经,十五岁就见锋芒,发表其第一部作品《刹那的印象》。后就读于湖南省立第一女校,未毕业即投笔从戎,十九岁时逃避家中为她安排的婚姻,毅然于1926年冬考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黄埔军校前身)。经过短期训练,便开往北伐前线汀泗桥与敌人恶战。她的《从军日记》就是在战地写成的,发表于《中央日报》副刊。《从军日记》被林语堂译成英文,茅盾等予以嘉评,谢冰莹由此名声大震。1927年军政学校女生队解散,先后入上海艺大、北平女师大学习。从北京女师大毕业后,她用几部书的稿酬作学资,赴日本留学(1931年)。因坚拒出迎伪“满洲国”皇帝溥仪访日,而被日本特务逮捕。在狱中她大义凛然,英勇不屈,当面揭露日本侵略中国的罪行,受到极为残酷的脑刑、指刑、电刑的严重摧残。被遣送回国后,她又第二次更名改姓赴日本留学(1935年),就读于早稻田大学研究院。遇到“七·七”事变,为救祖国危亡愤而返国,组织“战地妇女服务团”,自任团长开往前线。在火线上救助了大批伤员,并做了大量的宣传鼓动工作。她是无可争议的女中豪杰。

1935年曾因“抗日反满罪”在日本被捕。抗战爆发后组织湖南妇女战地服务团,赴前线参加战地工作,写下《抗战日记》。抗战后期还在重庆主编刊物。曾任北平女师大、华北文学院教授。1948年赴台湾,任台湾省立师范学院(后改为师大)教授。谢冰莹于1956年皈依佛门,法名莹慈。1958年,赴马来西亚太平市华联中学任教,两年后归台。她1971年因右腿跌断退休后移居旧金山。

2000年1月5日在美国旧金山溘然长逝,享年93岁。逝世后人们按照她“如果我不幸地死在美国,就要火化,然后把骨灰撒在金门大桥下,让太平洋的海水把我飘回去”的遗嘱,将她的骨灰撒入江海,圆了她的还乡之梦。

代表作《女兵自传》,相继被译成英、日等10多种文字,一书为人称许。

据不完全统计,她一生出版的小说、散文、游记、书信等著作达80余种、近400部、2000多万字。代表作《女兵自传》,相继被译成英、日等10多种文字,此书为人所称许。

谢冰莹(中)与丈夫贾贾伊箴(右)及他们的三名儿女

苏雪林与谢冰莹

谢冰莹1986在美国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袁方略]

标签:谢冰莹 日本 等10多种文字

人参与 评论

新闻图片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