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打造履职助推器——省政协机关建“家”记


来源:湘声报-湖南政协新闻网

省政协机关大院进入社会化管理时代省政协机关办公楼内充满浓浓的政协文化氛围省政协机关离退休老同志开展文娱活动 ◆文/本报记者刘敏婕图/本报记者曹劲风 把省政协机关建成“政协委员之家、各界人士之家、基层政

省政协机关大院进入社会化管理时代

省政协机关办公楼内充满浓浓的政协文化氛围

省政协机关离退休老同志开展文娱活动

◆文/本报记者刘敏婕图/本报记者曹劲风

把省政协机关建成“政协委员之家、各界人士之家、基层政协之家”,是省政协主席陈求发的要求和期待。

“抓好机关建设,事关政协工作大局,事关政协事业成败。”陈求发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加强政协机关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2013年,省政协党组审时度势,启动机关后勤改革。一年多以来,按照精细化的闭环管理要求,行政后勤建设历经了一场从思想到行动的变革。

如今,省政协机关工作更加高效务实,充满着浓浓的政协文化氛围,令广大政协委员和政协工作者纷纷点赞,称在这里找到了家的感觉。

机关管理进入社会化时代

保安每小时巡逻、物业24小时值班、网格化管理、院子里更加清洁……2014年7月,湘诚物业正式进驻机关大院,全面接管物业管理,标志着省政协机关大院进入社会化管理时代。

“物业公司管理更加规范,保安经常巡逻,感觉更安全了。”在机关大院住了20年的退休干部李良栋告诉湘声报记者。

尽管机关后勤管理社会化是中央精神,但物业进驻之前,习惯了内部管理的省政协机关大院里曾经有过争议:引进物业会否多缴费?服务会不会不到位?

机关后勤服务中心在实地调研15家物业公司管理的22个楼盘和社区后,最终通过公开招标选择了湘诚物业,他们很快通过高效优质的服务赢得了居民的信任。

这是省政协机关后勤改革成效的一个缩影。省政协主席陈求发上任之初便高度重视机关建设,下决心推动机关后勤向管理科学化、保障制度化、服务社会化的方向改革。

2013年10月,省政协办公厅机关后勤服务中心成立,在原来机关服务中心的基础上整合了行管办的服务职能,包括车队、会议服务、食堂等,由行管办对服务中心进行财务监督。

“这种机制改革实现了服务和管理分离、行政和事务分离,符合国家机关后勤服务改革的要求。”省政协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研究室主任吴志宪说。

根据要求,物业公司对机关大院进行网格化管理,以栋为单位分成网格,每栋选出一名网格管理员,负责通报这一网格内的民情、安防等信息,使得物业能够及时了解院内动态。

大院居民写来表扬信,感谢后勤改革带来的便利:“水管、电网改造是‘良心工程’,食堂、菜店、理发店、洗衣店是‘爱心工程’。”

全方位服务政协履职

“后勤改革的首要意义,在于将政协机关从琐事中解放出来,机关干部得以集中精力为委员服务,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履行职能。”省政协办公厅巡视员赵子冰说。

机关后勤服务中心主任唐鸿君告诉湘声报记者,以前办公厅和各专委会筹办会议和活动时,常常因为会场协调、食宿和车辆安排等牵扯不少精力,现在只要把会议时间和要求告知后勤服务中心即可,服务中心会按照相关规定安排落实,保障了机关履职效率。

作为实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政协的各种协商议政会议和提案办理会议较为频繁,后勤服务中心细致到位的一条龙服务,为省政协履职提供了坚实保障。

省政协办公大楼建成于2002年,除了3楼常委会议室和17楼主席会议室外,仅有14楼、15楼各有2间中型会议室,难以满足省政协日益丰富的履职活动需要。尤其每年全会期间,省政协需要在外租会议室用于委员分组讨论,场地较为分散,不仅委员不方便,而且增加了会议成本。

为了配合省政协中心工作,省政协办公厅将2楼老干部活动中心和5楼车队办公室外迁,改建成4个会议室,目前已经举办了多场协商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以前的会议室几乎都在14楼以上,参会人员上下电梯多有不便,将会议室下移后,许多委员选择走楼梯上下,既方便又节能。

占地不到34亩的省政协机关大院,多年来是200余名工作人员以及280多户家庭工作和生活的场所。随着人员和车辆的逐年增加,大院日益显得拥挤,水电网络和多处路面年久失修。

一年多以来,机关大院进行了全面维修,水管和电网得以改善,院内道路实现了整修。

办公厅行管办主任谢贵生告诉湘声报记者,院子里原有的水管使用期限超过20年,跑冒滴漏现象十分严重,隔三差五就有人报修,不管是深夜还是假期,维修人员都必须立即赶到处理。经过水电网改造之后,报修的人少多了,每月节水6000余吨,每年能节约近8万吨水。

在对机关大院进行安全排查时,保卫处发现不少隐患:办公楼消防设施陈旧,大部分楼层没有监控设备,大门外铁艺栏杆多已锈化,在强风作用下可能伤及行人。

为了保障机关工作安全,办公楼更换了全部消防设施,每一层安装电子监控,机关大院也增加了许多监控设施,被戏称为省政协的“天网工程”。

在机关维修工程中,“急需、实用、节俭”是贯穿始终的原则,工程严格执行预算,尽管修缮点不断增加,但依然在预算内如期完工。赵子冰经常叮嘱“用好国家每一分钱”,为了节约成本,他亲自带着施工方到长沙各大建材市场挑选原材料,货比三家,力求价廉物美。

为了不影响机关办公和居民生活,维修工程大多在下班后和周末进行;为了确保质量和安全,办公厅分管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总是陪着加班查看。

尽管“累”是他们的共同感受,但省政协领导对后勤保障的重视令他们十分感动:主席、副主席多次亲临现场指导,葛洪元副主席的建议为“寸土寸金”的院子里增加了十余个停车位;在利用国庆假期对易积水的办公楼前坪进行修整时,省政协秘书长袁新华天天到场查看进度。

后勤工作不是中心,但要服务中心;后勤工作不是大局,但又关联大局;后勤保障不是小事,但又必须从小事做起。在袁新华看来,后勤对内关系到各部门工作成效,对外又是展示机关形象的一个窗口,体现着机关的精神风貌、文明程度和管理水平。

袁新华的专业眼光和细致认真令后勤系统工作人员印象深刻:“秘书长要求‘事不过夜’,而且眼光独到,连会议室的话筒朝向、大厅里植物摆放高度都要求一致,使省政协的服务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以政协文化打造和谐机关

一幅色彩明丽的大型油画悬挂在省政协办公楼一楼大厅中墙,令来往的委员们不禁驻足欣赏。画中描绘了新中国成立之初共产党人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及各族各界代表人士欢聚一堂的情景,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情感跃然画面。

这幅名为《初春》的油画是著名油画家、全国政协委员刘宇一为庆祝人民政协成立55周年而创作并赠送给全国政协的。为了增强政协文化氛围,办公厅请拥有版权的制作公司复制一幅,并邀请省政协常委鄢福初书写了“汇聚力量,建言献策”和“民主、团结、履职、奉献”两幅作品悬挂在大厅两侧。

不少委员表示,走进大厅,政治协商的氛围扑面而来,“确实有一种委员之家的感觉”。据介绍,办公楼每一层都将悬挂反映政协文化的书画作品,其中大部分作品将来自政协委员和政协工作者。

食堂建设是机关服务工作的重要方面。省政协曾经的小食堂仅能容数十人就餐,而且种类有限,很多人中午不愿到食堂就餐,总是点盒饭、叫外卖。对此,省政协领导给予关注并提出具体改进意见。如今,每到中午,食堂内人气兴旺,干部职工吃饭难问题得到很好解决,食堂成为大家交流感情、融洽关系的平台。

食堂楼上的老干部活动中心设有阅览室、健身室、书画室,这里成了离退休老同志的好去处。

“爱己、爱家、爱岗、爱会、爱国、爱党”是省政协主席陈求发对机关干部的谆谆告诫,并号召大家积极建设“和谐家庭、和谐机关、和谐政协战线”。如今的省政协更像一个功能完善的家了,一个让全省各级政协委员和政协工作者们更感亲切、更觉便利的家。

久久为功,善做善成。有力的后勤保障,为省政协在履职新征程上迈出更为坚实的步伐创造着条件。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周凌峰]

标签:机关 打造履职助推器 服务

人参与 评论

新闻图片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