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国企“十项改革”试点明年全面展开


来源:三湘都市报

华菱将企业办社会职能分离移交,列为2015年9大改革重点项目之一。随着经济增长步入新常态,部分国企特别是产能过剩行业国企弊端尽显,而实现转型升级、培育增长新动能,亟须改革“牵引力”。

华菱将企业办社会职能分离移交,列为2015年9大改革重点项目之一。图为华菱衡钢生产车间。 记者徐行摄

一边是全国国企利润连续多月下滑、部分行业持续亏损,迫切需要改革提供“牵引力”,助推企业转型升级;一边是文件措施不断出台,改革在更大范围内全面推进。进入“深水区”的国企改革,该如何突围?

形势

国企改革不容迟缓

关注政策动向的人会注意,2015年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六次提及国有企业和央企发展。最新一次颇为不同,9日的这次会议提到,对中央企业面临困难不容低估,还是要坚持深化改革,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综合施策,促进央企纾难解困。

对于国有企业,形势已经来到必须来一场脱胎换骨的改革时刻。随着经济增长步入新常态,部分国企特别是产能过剩行业国企弊端尽显,而实现转型升级、培育增长新动能,亟须改革“牵引力”。

【数据】

财政部数据显示,前10月全国国有企业利润下滑9.8%,比前9月扩大1.6个百分点;地方国有企业利润连续三月同比下降,由前8月降1%、前9月降2.7%,扩大至前10月下降6%。

记者调研发现,在钢铁、煤炭和有色等持续亏损行业,为数不少的企业已连续多个季度亏损、债务不断攀升、低效问题尽显,一些企业举步维艰,甚至已无力自救。

以钢铁行业为例,据中钢协统计,今年上半年86家纳入统计的钢铁企业负债总额达到3万亿元,相当于这些钢厂全部销售收入的1.67倍,是其利润总额的一千多倍,规模最大的10家钢铁企业中,一半以上企业负债率超过70%。

应对

文件措施陆续出台

从9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以来,已有关于混合所有制、国有资本管理体制等9个配套文件陆续出台,另有10个文件即将出台。

一些改革措施逐步推开。央企层面,国投、中粮、国药等6家央企“四项改革”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在顶层方案指导下,北京、上海、贵州、吉林等地正着手细化改革落实方案。

【未来】

据记者了解,包括混合所有制、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者在内的国企“十项改革”试点已列入国务院改革领导小组议事日程,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方案,试点工作将于明年全面展开。

而为促进央企纾难解困、在市场拼搏中提质升级,前述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对持续亏损三年以上且不符合结构调整方向的企业采取资产重组、产权转让、关闭破产等方式予以“出清”,清理处置“僵尸企业”。

一些旨在为国企发展卸包袱、助企业轻装上阵的举措也列入出台日程,诸如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2016年在全国全面推开供水、供电、供热和物业管理分离移交;加大产能过剩行业呆坏账核销力度等。

困难

落实难度不可低估

文件出台,只是第一步,如何落到实处,依然考验着从相关部委到地方政府,到作为改革主体的企业及企业负责人的魄力和智慧。

记者调研发现,国有企业改革涉及不同地域、不同行业,牵扯多个部门,推进中依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障碍,有些源自对关键性问题认识不到位,有的源自对改革路径理解不清晰,有的源自部分改革主体动力不足,有的则是企业长期亏损、包袱沉重,已无力自我改革。

【难点】

以“僵尸企业”处置为例,记者调研发现,企业退出既牵扯债务,又涉及大量职工安置,如何设计严密的退出方案,同时给出能平衡各方诉求的解决路径,考验地方魄力和智慧。

又比如,被资本市场密切关注的国企兼并重组。记者发现,当前国企重组多为行政性安排,实际操作中,企业间“各打小算盘”的情况并不鲜见,能否通过重组实现资源优势互补,达到“1+1>2”的初衷,仍存变数。

突围

改革突围需打“组合拳”

正如一位中央企业负责人所说,改革是个系统工程,也是一门精细活,尤其是在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下,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深水区”,面临多重矛盾和困难,更加需要综合考量施策,打出一套“组合拳”。

如何激发微观主体的改革积极性,被视为“当务之急”。一些专家建议,一方面要放手让基层去探索,找到解决各种具体问题的“金钥匙”,及时总结经验予以推广;另一方面,要明确改革责任主体,防止出现“一锅责任粥,一笔糊涂账”。

【未来】

记者注意到,近日召开的深改组会议在提到明年改革工作的总体思路时提到,突出问题导向,突出精准发力,突出完善制度,突出督察落实,把具有标志性、引领性的重点改革任务抓在手上,主动出击,贴身紧逼。中央政治局会议也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企业优胜劣汰,通过兼并重组、破产清算,实现市场出清。要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包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企业税费负担等。

■据新华社

[责任编辑:刘谐]

标签:深水区 解决路径 牵引力

人参与 评论

新闻图片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