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户贫困户仅4户真贫 低保能买卖
2019年02月13日 09:39
来源:长城网
如此多的假贫困户、假低保户,我看到此新闻时十分诧异。如此大数量的假贫困户、假低保户是如何通过层层审核的?
原标题:72户贫困户仅4户真贫,低保也能买卖?
“薛寨村在新班子上任之前评定的72户贫困户中,有68户是错评,只有4户是真正的贫困户。低保户146户大部分是买卖得来的。”日前,媒体披露了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葛店乡薛寨村以往在扶贫领域中的乱象——“贫困户靠关系,低保靠买卖”。
如此多的假贫困户、假低保户,我看到此新闻时十分诧异。如此大数量的假贫困户、假低保户是如何通过层层审核的?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扶贫资金、惠民资金关乎千百万贫困群众的切身利益,有的甚至是“救命钱”。这些资金被假的贫困户占据了,真正贫困户的生活自然就得不到任何改善。
这类的“潜规则”必然影响国家惠民政策的落实,也无疑给扶贫脱贫工作抹了黑。
而据报道,这类“潜规则”并非薛寨村独有的现象,是在不同地区均有不同程度体现。
扶贫领域之所以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弊病。是因为,一方面,有的基层干部为自己打“小算盘”,将扶贫信息藏着掖着,优待亲朋好友,自己还可以“名正言顺”捞好处。等自己与亲友把扶贫“奶酪”蚕食得差不多了再公布,还用各种办法进行刁难。个别群众只有“塞钱”“找关系”来获得指标。
另一方面,监管不严也是造成弊病的重要的原因之一。
这些都成为了扶贫“潜规则”滋生的温床,最终损害的是群众利益、政府的公信力。
基层组织本应是扶贫脱贫的重要一环,然而,一些基层干部将扶贫工作当成做人情、得私利的工具搞假扶贫、扶假贫,追求虚假扶贫政绩,凡此种种,既映衬出扶贫进程中腐败问题的复杂性,同时,也暴露了对扶贫资金运用及监管上的制度缺陷。
比如,贫困信息公布是否及时,贫困人群如何甄别,上级部门是否对贫困户进行反复核实,相关制度、程序是否不折扣地执行……这些无一不关系到扶贫资金是否运用得公平公正。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随着扶贫工作的逐步深入,近些年,从国家到地方针对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也开展了各种专项治理,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这根弦决不能放松。
如今,扶贫进入了最后的攻坚克难时期,而到最后所剩下的贫困户无论是在思想还是在经济基础上都是异常贫困的,越是最后时期越要仔细、规范、精准。
这就要求调查、治理、惩处的力度要加大。更重要的是,要查清目前扶贫领域的体制机制漏洞,尽快弥补制度短板,确保监管的严密性、审核的规范性,从而确保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惠及真正有需要的贫困群众。
[责任编辑:石凌炜]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