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747万人脱贫51个贫困县摘帽 看精准扶贫的湖南担当


来源:人民网

原标题:747万人脱贫51个贫困县摘帽,看精准扶贫的湖南担当编者按5月15日,国务院扶贫办推出脱贫攻坚网络展,该展览包括前言、综述、组织实施、地方实践、先进典型、结语六部分。其中地方实践部分介绍了湖南

原标题:747万人脱贫51个贫困县摘帽,看精准扶贫的湖南担当

编者按

5月15日,国务院扶贫办推出脱贫攻坚网络展,该展览包括前言、综述、组织实施、地方实践、先进典型、结语六部分。其中地方实践部分介绍了湖南在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脱贫攻坚取得的成就。

脱贫攻坚网络展湖南篇

湖南地处我国中部,是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于一体的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贫困面较广、贫困程度较深,是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省委、省政府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1月3日视察湖南时的殷殷嘱托,以“首倡之地当有首倡之为”的政治责任感,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进展。2012-2019年,全省有747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6920个贫困村脱贫出列、51个贫困县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从13.43%下降到0.36%,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明显改善,贫困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大幅提升。

精准扶贫的湖南担当

湖南省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湖南时的重要指示,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成立省委书记、省长任组长的“双组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安排所有在职省级领导对口联系51个贫困县。下足绣花功夫,狠抓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

开展建档立卡。2014年开展贫困对象识别工作,组织10多万人历时1年,对全省4.2万个村5700万名村民逐村逐户调查,搜集录入信息3亿多条,识别8000个(并村后6920个)贫困村、704万贫困人口。图为驻村干部进村入户摸底调查场景。

权责清晰的五级联动。实行省负总责、市县落实、乡村实施的工作体制,省市县乡村五级层层签订责任状。图为省、市、县三级2018年减贫责任书。

科学系统的顶层设计。按照中央要求,结合湖南实际,构建起脱贫攻坚责任、政策、投入、动员、监督、考核等六大体系,为脱贫攻坚提供制度保障。图为湖南脱贫攻坚制度体系。

史无前例的资金投入。党的十八大以来,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累计投入162.03亿元,年均增长49%,市县两级投入大幅增长。图为2012-2019年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情况。

尽锐出战的战力保障。全省1.8万支工作队、5.6万名驻村干部参与驻村帮扶,60多万名干部与180万户贫困户开展结对帮扶。图为龙山县教育和体育局驻村干部走访慰问贫困群众。

较真碰硬的督查考核。省级领导带头开展“四不两直”扶贫调研和“三走访三签字”活动,对51个贫困县和31个非贫困县开展常态化联点督查,每年约谈扶贫成效考核排名靠后且问题较突出的市县领导。左图为娄底市脱贫攻坚评估核查组正在开展贫困退出复核验收工作;右图为株洲县监察局干部下乡进行扶贫资金专项督查。

精准扶贫的湖南实践

湖南省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十六字方针要求,紧密结合全省实际,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七大工程”和“七大行动”。

发展特色产业增收。全省布局打造贫困地区七大“千亿级”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实施产业扶贫重点项目6000余个,带动306万贫困人口增收脱贫。图为新宁县“百里脐橙连崀山”产业基地一角。

引导劳务输出。全省有就业意愿贫困劳动力158.5万人中,已实现就业156.8万人,占比98.9%。图为2017年吸引近300家用人单位的长沙市“精准扶贫”专场招聘会。

实施易地搬迁。全面完成“十三五”期间69.4万人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探索出“楼上生活、楼下生产”“人员下山、产业上山”“进村入社、村社共管”等后续扶持模式。左图为新邵县谭府乡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右图为凤凰县禾库镇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喜迁新居。

生态保护。全省选聘3.6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地转为生态护林员,带动近10万贫困人口脱贫。 图为洪江区横岩村“金山银山”——万亩楠竹基地。

发展教育。全省建成义务教育合格学校1万多所,总投入21.45亿元建设100所“芙蓉学校”,实现了学生资助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阶段全覆盖。左图为花垣县率先实现贫困学生资助全覆盖;右图为古丈县芙蓉学校正式建成招生开学。

医疗和救助。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率达100%,综合报销比例达87.55%。左图为武冈市世富村新建的标准化村卫生室;右图为曾被中央电视台多次报道过的“健康快车”开进娄星区向红社区。

兜底保障。建立支出型贫困救助制度和低保渐退机制,分类保障90.3万农村低保救助贫困人口。图为宁远县紫江村兜底扶贫户赵娭毑紧紧拉着扶贫工作队长的手说:“这两年家里日子变好了,全靠党的兜底扶贫好政策。”

交通扶贫工程。全省累计建成农村公路里程近21万公里,实现了“县县通高速”“村村通公路”。左图为永吉(永顺—吉首)高速;右图为桑植县沙洲村挂壁公路。

水利扶贫工程。全省建成各类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67万处,解决439.6万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图为贫困地区通自来水后村民的喜悦场景。

光伏扶贫工程。全省累计建成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总规模约40万千瓦,惠及6453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为4946个贫困村增加集体经济年均6万元以上。图为实现“渔光互补”的赫山区水上光伏发电站。

电力扶贫工程。全省全面完成6920个贫困村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图为国网郴州供电公司员工在桂东县顺义村施工作业。

农村危房改造和环境整治工程。2009年至今,全省共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66.84万户。图为凤凰县吉乐村危房改造后村寨新貌。

“互联网+”扶贫工程。全省贫困村光纤网络覆盖率达到100%,4G移动通信网络有效覆盖率达到99.6%,51个贫困县2018年农产品网上交易零售额达47.3 亿元。图为靖州县梅农通过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销售杨梅。

文化扶贫工程。左图为沅陵县学宗溪村群众在观看《数字电影来我家》;右图为湖南省文艺轻骑队“精准扶贫”优秀文艺作品巡演走进永州市零陵区。

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全省1978个贫困村列入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惠及贫困人口53万名。图为溆浦县穿岩山景区枫香瑶寨举行舞狮、舞龙及篝火晚会。

精准扶贫的湖南答卷

实施精准扶贫以来,湖南省贫困地区“上学难、就医难、住房难、增收难、吃水难、用电难、行路难、通讯难”等诸多难题得到较大改变,全省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贫困群众收入快速增加、贫困地区面貌发生巨大变化,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进展。

0.png

十八洞村成为全国精准脱贫“村级样本”。

“湘西经验”得到广泛宣传推广。

“四跟四走”产业扶贫得到推广,全国产业扶贫现场会在湖南召开。图为江永县勾蓝瑶寨农业种植合作社。

“互联网+监督”发挥重要作用,2018年8月在全国深化专项治理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工作推进会上进行了推介。图为涟源市洪泉村村民通过村务终端查询机查询村务公开情况。

全省劳务扶贫协作“1143”试点经验在全国推介。图为“1143”劳务扶贫协作模式图解。

“中国社会扶贫网”上线工作现场会在湖南召开。图为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的江永县中国社会扶贫网爱心超市扶贫商城。

建立脱贫攻坚责任、政策、工作“三个落实”监测平台。上图分别为湖南省脱贫攻坚“三个落实”、健康扶贫“一站式”结算、教育扶贫“一单式”服务大数据平台首页。

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左图为《人民日报》海外版整版推介湖南扶贫经验;右图为2018年6月2日,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本扬在花垣县十八洞村参观考察。

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更足。图为澧县方石坪村残疾贫困户罗云林通过养牛脱贫致富。

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获得者杨淑亭在轮椅上为贫困群众传授仿真花组装工艺。

双峰县象形村开展“人穷志不穷脱贫靠自身”自强自立主题活动。

渌口区花冲村开展“脱贫立志、星级评定”场景。

全省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幸福笑容。

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

十八洞村,地处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的武陵山区。这里山大沟深,过去交通闭塞,苗歌“三沟两岔穷疙瘩,每天红薯苞谷粑;要想吃顿大米饭,除非生病有娃娃”,真实反映了十八洞村精准扶贫之前的贫困状况。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洞村视察工作时提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十六字”方针,精准扶贫从此启航。十八洞村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从找准“贫根”到开准“药方”,从“物质脱贫”到“精神脱贫”,于2016年底实现整村脱贫,人均纯收入从2013年的1668元提高到2018年的12128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3年的零收入到2018年的70万元,贫困发生率由56.8%下降到零,苗寨面貌焕然一新。

一、“精准扶贫”在此启航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八洞村,犹如一缕春风,给苗寨带来了生机和希望。

精准派人。花垣县委选派懂扶贫、作风硬的党员干部到十八洞村开展驻村帮扶。图为2014年2月驻村工作队与村干部商讨精准扶贫工作。

精准选好带头人。2014年6月村委会改选现场。

精准识别贫困户。2014年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136户533人。

精准施策。根据致贫原因,结对帮扶责任人为每个贫困家庭“量身定做”帮扶措施。

精准扶产业。按照“四跟四走”思路,组建农旅等8个专业合作社。图为2016年2月,游客在贫困户施俊经营的“农家乐”品尝苗家“长龙宴”。

步步高集团投资3000多万元建设的“十八洞村山泉水厂”于2017年10月正式投产,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30多个,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创收50多万元。

十八洞村与苗汉子合作社“联姻”共建的1000亩精品猕猴桃基地。2018年,猕猴桃销售收入达782万元,为村民发放分红88.5万元。

坚持品牌强村,注册十八洞系列品牌商标。

改善基础条件。村小学教室变得明亮了。图为改造前后的村小教室对比。

不搞大拆大建,保持原生态,青瓦、青石板路、泥巴墙,让人记得起乡愁。图为改造后的村寨一角。

激发内生动力,开设道德讲堂。图为“十八洞村道德讲堂”开讲场景。

推行“思想道德星级化管理”模式。

每年评选表彰“自主脱贫”典型。

二、今日苗家幸福生活

挥汗脱贫不畏苦,春华秋实应有时。五年多来,十八洞村全面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下足绣花功夫,结出了累累硕果,成为湖南第一批脱贫退出的贫困村,30名大龄青年成功脱单,人居环境和村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2013-2018年十八洞村与全国贫困发生率对比。

村集体经济从空白增加到2018年的70万元。

0.jpg

十八洞村村民脱贫后的新生活。

脱贫攻坚以来,十八洞村已有30名大龄青年成功脱单。图为开展“相约十八洞,牵手奔小康”活动现场。

如今的十八洞村新貌。

今天的十八洞村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淳朴的苗族村民心怀感恩,信心百倍,全力巩固脱贫攻坚胜利成果,奋力开创十八洞村更加美好的明天。

[责任编辑:曹云帆]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新闻图片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