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垃圾回收的“邵东模式”:让村民成为垃圾分类的主体
2019年01月14日 14:21
来源:凤凰网湖南综合
凤凰网湖南讯农村垃圾分类回收,是个难解的问题。在上个世纪50-80年代,这个问题或许不难解决。因为在农村,有个“万能”的组织——供销社,虽然做不到高效的
凤凰网湖南讯(文/庄德通)农村垃圾分类回收,是个难解的问题。
在上个世纪50-80年代,这个问题或许不难解决。因为在农村,有个“万能”的组织——供销社,虽然做不到高效的分类利用,但是对于村民来说,牙膏皮乃至各种各样的动物骨头等垃圾,都可以拿到供销社换点零花钱。
不过,随着市场经济大门的打开,供销社渐渐消失在人们视野中。而新型的地膜、农药,工农业生产的废水肥料等激增,也让农村垃圾危害更大,分类回收更加困难。
对此,邵东县想出了个办法:以政策和财政支持的方式,推动农村垃圾分类回收的市场化运作,同时保障其公益性,对有毒有害垃圾进行专业化处理。此外,用“还利于民”的方式,让农民成为垃圾分类回收的主体和第一道程序。这可以称之为垃圾分类回收的“邵东模式”。
主导这项工作市场化运作的,还是那个存在于村民记忆中的“供销社”。
走进邵东县青山村,旧的村部已经被改造成了“青山村惠民服务合作社”,这个合作社,由县供销社同创再生资源公司出资建设。
网点外面,有一个显眼的垃圾分类回收点,诸如过期化妆品、有毒有害的农药瓶等等不被市场认可的废品,都可以在这里明码实价被卖掉。
青山村惠民服务合作社的垃圾回收网点
这不仅是垃圾回收点,还是一个集商超、农资供应、农技服务“四位一体”的供销服务网点。
村民黄得峰,是这个服务网点的负责人,他是村委会选派的,主要负责垃圾的分类转运、商超经营、农资农机服务的联络等工作。
除了黄得峰外,在青山村,还有5个保洁员,负责回收村里的废品。除了政府每个月300~600元的补贴以外,回收废品的差价也归他们所有,这样一来,也就将垃圾回收的利益,都还给了村民,并且还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
邵东县青山村的废品回收价格表
在邵东县,这样的回收网点,目前已经有了39个,在建的还有72个,已经实现了累积回收各类物资501吨,为农民增加收入85万元。
垃圾在经过村民和网点两次分类之后,就会被送到县供销社同创再生资源公司进行第三次分拣。
据邵东县供销合作社合作指导股股长朱海峰介绍,垃圾有高值垃圾和低值垃圾之分,诸如旧衣物、建筑垃圾等等,都属于低值垃圾,回收价值很小。
作为一项为农服务的公益事业,这些低值垃圾是供销社必须收的,可以说是赔钱的。再加上建设服务网点等投入,这对供销社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
不过目前,加上政府的财政补贴和对废品的粗加工,却可以实现微盈利的状态。对于长远的盈利目标,邵东县把目光放在了垃圾回收的深加工上。
朱海峰举了个例子,一个矿泉水瓶,瓶盖,瓶体,包装纸的收购价格是不同的。目前,邵东县只能做到分拣粉碎的环节,而在这一环节上,毛利已经有20%左右。而在后面的碎片清洗、精加工制成塑料粒子等环节,利润甚至可以达到100%。废旧衣物、废旧水泥袋等,也都可以实现这样的深加工。
废旧衣物、有毒物品等在这里也可以被回收
完成这样的精加工需要添加环保设备,并且完成环评手续。目前,邵东的分选加工厂正在在建设之中,如果能顺利完成,就能大幅获利。
对于县供销社来说,花大力气投入建设供这样的惠农服务站,也有一个更宏大的目标。
2015年的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明确了供销社是农服务的“国家队”的性质,为各地的供销社各地注入了活力,纷纷探索转型方向。
邵东县供销社这种“四位一体”的综合服务站点,几乎覆盖了农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可以视作邵东供销社的一次探索,“这就是供销社综合改革基层的‘终极样本’之一”,朱海峰说。
[责任编辑:石凌炜]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