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深度|当选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常德凭什么?


来源:凤凰网湖南综合

迪拜时间10月25日下午,国际湿地公约组织秘书长玛莎·罗杰斯·乌瑞格宣布,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通过评审诞生了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包括中国常德、海口在内的6个城市以及法国亚眠市等共18个城市获此殊荣。

导读:迪拜时间10月25日下午,国际湿地公约组织秘书长玛莎·罗杰斯·乌瑞格宣布,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通过评审诞生了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包括中国常德、海口在内的6个城市以及法国亚眠市等共18个城市获此殊荣。

撰文|庄德通 张秋盈 何婧

编辑|沐新

正文共5000个字,预计阅读15分钟▼

迪拜时间10月25日下午3点,在联合国国际湿地公约组织召开第十三届缔约方大会上,常德市副市长龚德汉接过了国际湿地公约组织秘书长玛莎·罗杰斯·乌瑞格为常德市颁发的国际湿地城市证书。

常德市副市长龚德汉接过了国际湿地城市证书。

几个小时前,玛莎·罗杰斯·乌瑞格宣布,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通过评审诞生了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包括中国常德、海口在内的6个城市以及法国亚眠市等共18个城市获此殊荣。

此前,常德市顺利通过中国国际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组织的专家验收,被列为申报国际湿地国家候选城市。在获得提名的六个国内城市中,排名第二。

近年来,常德市打造绿色常德新名片,严格保护地保护,以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为依托,以中央环保督察交办问题整改为契机,以创建国际湿地城市为抓手,突出抓好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整治和生态功能修复,湿地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

对于常德市而言,“国际湿地城市”不仅仅是一块“金字招牌”,更是对该地湿地保护工作的一种认可,是常德走向国际化、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一步。

常德市的国际湿地城市证书。

在此次大会常德专场推介活动中,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淡水政策总监穆鲁文·迪恩评价,常德的湿地保护卓有成效,70%的保护率可以和世界上的任何地方相媲美,非常希望全世界有更多的城市像常德这样重视湿地保护工作。

常德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德睿表示:“常德申报国际湿地城市,是目的,又不是目的。是目的,是希望通过申报,拿下国际湿地城市这块金字招牌;不是目的,是想通过申报国际湿地城市,各级政府进一步重视湿地、宣传湿地、提升湿地保护水平,促进常德经济社会发展。”

「生态保护的“金字招牌”」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

国际湿地城市由各国政府提名,并由联合国旗下国家政府间机构——国际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组织进行评估认证。是一块国际的生态招牌,具有国际影响力,代表了一个城市湿地生态保护的最高成就。

中国作为《湿地公约》履约国,于2017年7月正式启动了国际湿地城市的遴选工作,共有15个城市递交申请,最终包括常德在内的六个国内城市获得国际湿地城市认证提名。按照国家林业局出台的《国际湿地城市认证提名暂行办法》规定,中国每三年将组织开展一次认证提名。

从申报到成为候选城市,直至正式获评,有一套严苛的考核流程和评估标准。如辖区内必须建有一处国际湿地或国家级湿地公园,湿地面积占比国土总面积(即湿地率)不能小于10%。

国际湿地城市认证提名的部分指标。

能够拥有这样资源的城市,全国范围少有,但常德算一个。

“常德的国际湿地城市申报条件整体上很好,领导重视,湿地保护理念先进,湿地保护率高。”国家林业局专家考察组组长、中科院工程院院士刘兴土在去年8月考察常德时指出,常德申报具有良好的基础和优势。

资料显示,常德地处长江中上游、沅水下游和澧水中下游,境内江河湖泊众多、水网密布,拥有大小河流440条,沅江、澧水、松滋河、虎渡河四大水系纵横全境,构成了洞庭湖平原独特的河网水系,湿地分布广阔,特色鲜明。

常德市现有湿地面积19.01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0.44%,纳入保护的湿地面积13.33万公顷,湿地保护率达70.15%,基本形成了具有常德特色的“生态湿地、民生湿地、经济湿地”群落;已建立了津市毛里湖、桃源沅水、安乡书院洲等8处国家湿地公园(含试点)湿地公园,数量居湖南省之最,形成了覆盖各区县(市)的国家湿地公园体系;建成了壶瓶山、乌云界、西洞庭湖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根据提名要求,湿地城市的湿地保护率,即城市纳入保护的湿地面积占比必须不少于50%。而常德的湿地保护率超过了70%,共有13.33万公顷的湿地纳入到保护范围内,远高于国际湿地城市认证标准。

此外,作为国际重要湿地,汉寿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全球重要的候鸟迁徙越冬地、停歇地和繁殖地,被WWF(世界自然基金会)确认为全球200个优先保护的生态区之一。汉寿西洞庭湖国际湿地在湿地恢复与重建、社区共管、综合执法等方面经验被全国推广。

作为国内湿地资源保护良好的地区之一,凭着优秀的“保湿”能力和全力以赴“保湿”的决心,2017年,常德成功挤入中国向国际湿地公约组织提名的6个国际湿地城市认证候选城市,6个城市中,常德在纷繁复杂的各项考核指标中总得分排名第二。

“优越的湿地资源本底,是常德积极申报国际湿地城市的资本和底气;国际湿地城市严格的认证评价指标,是常德湿地生态保护和整个城市向国际化迈进的目标。”市林业局局长关建锋介绍。

「全国推广的“西洞庭湖管理模式”」

申报国际湿地,一项“硬指标”是行政区域内有一处(含以上)国家重要湿地(含国际重要湿地)。

常德的西洞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符合这样的标准。

1998年,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经过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2002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是我国现有的57块国际重要湿地之一。2013年12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西洞庭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西洞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于西洞庭湖的保护和治理,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摸索,也不断面临着经济效益、群众生计与环境保护的艰难抉择。但是也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常德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湿地保护模式与理念。

去年,中央环保督察的“风暴”来袭,督察组向湖南重点交办的事项中,有一件西洞庭湖欧美黑杨的清理问题。

为发展湖区经济等历史原因,西洞庭湖曾大面积种植造纸经济林欧美黑杨。作为一种外来植物,过量种植的欧美黑杨极大地破坏了西洞庭鱼类繁育场和鸟类栖息地,严重影响了洞庭湖生态系统。

中央环保督察是一个契机,至2017年11月19日,西洞庭湖核心区的5万亩黑杨全部清理完毕。而在此之前,对西洞庭的管理与保护,常德早已经开始了行动。

从2011年起,西洞庭保护区管理局就逐步建立健全了政府统管、部门配合、乡镇协助、社区共建、协会引导、社会参与的“六位一体”管理模式。治理违规采砂,清理杨树,进行湿地修复,恢复湿地生态功能。

2016年,常德汉寿县政府出台了《湖南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暂行办法》,在全国率先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集合保护区、旅游、林业、农业、环保等八个部门的行政处罚权,“西洞庭湖管理模式”的综合执法经验在全国推广。

西洞庭保护区执法专用码头。

有了相对集中处罚权后,截至今年6月,保护区共查处各类非法破坏湿地行为案件41起;开展湖州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实现退养(殖)还湿6万余亩,清除湖中竹木桩30余万根、非法围栏围网30余万米,清退湖洲养猪场1个,清理退养保护区周边乡镇牛、羊1.2万多头(只)。

2011年以来,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示范区域面积达到了3万余亩。保护区内鸟类物种记录新增加了12种,鱼类物种记录新增加了2种(梭鲈、史氏鲟),新记录到湿地植被5种,西洞庭湖湿地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有效保护。

「不惜成本截污治污,还湿地公园山清水秀」

除了国家重要湿地,对湿地公园的建设,也是申报国际湿地城市的一项参考标准。

湿地公园是指以湿地良好生态环境和多样化湿地景观资源为基础,以湿地的科普宣教、湿地功能利用、弘扬湿地文化等为主题,并建有一定规模的旅游休闲设施,可供人们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的生态型主题公园。

常德已申报的国家湿地公园有8处,包括毛里湖、桃源沅水、安乡书院洲、澧州涔槐、鼎城鸟儿洲、石门仙阳湖、汉寿息风湖、 临澧道水河国家湿地公园。

常德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湿地公园分布图。

位于常德津市的毛里湖,是湖南省最大的溪水湖,是常德第一个通过验收授牌的国家湿地公园。以毛里湖湿地为主体,由99条沟汊溪河汇聚而成,总面积6250公顷,常年蓄水1.38亿立方米。园内有湿地植物403种,湿地动物262种,素有“鱼儿家园、鸟类天堂、植物王国”之美誉。

不过,毛里湖也经历了一次从污染到治污的蜕变。

据悉,上世纪90年代末,毛里湖及周边围栏围养、网箱精养、珠蚌吊养盛行,大量畜禽粪便、废物废水倾排入湖。农业化肥、农药等面源污染也最终浸入毛里湖,水质极速下降,野生动植物迅速减少或消失,一些珍稀品种濒临灭绝。毛里湖水质甚至一度从Ⅰ类下降到劣Ⅴ类。

2011年3月,毛里湖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毛里湖原渔业养殖水源成功调整为饮用水源;通过实施公园周边7000多亩水源涵养林建设,增加湖滨缓冲带面积101.6亩,流域湿地面积恢复1035亩;对公园恢复重建区的近300亩成片杨树林实施砍伐,并流转土地690亩,完成了王家咀湿地植被恢复及鸟类栖息地建设;推进了野菱保护、生态护坡等保护工程。

农业养殖是提升水质的重要方式,毛里湖首先多次谈判承包毛里湖企业,采用人放天养的模式,不再投入化肥,并为渔民划分养殖区域、养殖时间。并开展退塘、退田、退养活动,累计退还一万五千多亩。

经过5年试点,2016年8月,毛里湖湿地公园正式获批国家湿地公园。各类湿地保护区和湿地公园的建设,带来的,不仅仅是良好的生态效益,也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同步增长。

毛里湖国家湿地公园/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湿地的保护与修复,使得现有自然资源与生态地理位置的优势激活了湿地旅游市场,在实施“河湖连通”工程等重大“水改”项目的同时,常德成功打造了常德诗墙、常德河街、柳叶湖环湖景观带、穿紫河水上风光带、德国风情街坊、老西门等一批海绵建设景区景点,营造了新的旅游目的地,成为常德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响亮旅游名片。

常德河街夜景/图片来源于网络。

据统计,常德市累计投入200.7亿元,实施了湿地生态补水、湿地污染控制、湿地生态恢复和综合整治、基础服务设施、可持续利用示范等重大专项建设;通过河湖连通工程,基本消除城市内河水系哑河、死河,湿地自净能力大幅提升;关闭水污染企业86家,养殖场退养977个,珍珠退养面积20.7万亩,全面禁止投肥养殖,饮用水源环境不断改善。

这些举措,为推进常德市湿地保护创造了良好条件。

「打造成桃花源里的城市」

除了资金投入,常德还建立健全了湿地保护的制度和法律体系。

常德市科学划定湿地生态红线,将湿地保护与修复列入了“十三五”时期“美丽常德”建设的重大任务,各区县市织就了湿地空间保护的安全大网;市人民政府与各区县市政府签订责任状,将湿地保护工作目标任务纳入了各区县市政府和市直各部门年度绩效考核内容,对湿地面积、湿地保护率、湿地生态状况等保护成效实行严格考核,有效地推进了各项湿地保护工作的落实。

2016年拥有地方立法权后,9月23日,常德市通过了首部地方性法规《常德市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条例》;2017年4月26日,《常德市城市河湖环境保护条例》通过;《常德市湿地保护管理办法》也已列入市人大立法计划,已正式启动湿地立法程序,将为保护与管理工作提供基础性法律依据。

常德的市县两级均成立了湿地保护委员会,由市委书记、市长兼任市级委员会主任,市委副书记、副市长任副主任,区县市长分别担任当地委员会主任。市县两级林业部门均设立了湿地保护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湿地保护管理日常工作;各类保护区和湿地公园分别建立了专门保护管理机构,选配精干人员负责各保护区、湿地公园的管理。

湿地保护不仅需要政府的努力,也需要健全湿地保护的宣教体系,让更多市民了解到湿地的重要性。

为此,常德市教育部门编印了中小学生湿地保护知识读本,开设了湿地保护课程,让湿地科普进校园、进课堂。

市城市规划馆还专门开设了湿地体验宣教版块,汉寿西洞庭湖宣教中心、津市毛里湖国家湿地公园和桃源沅水国家湿地公园的宣教馆,都让市民对于湿地有了更多的认识。

每年在“世界湿地日”与“爱鸟周”期间,常德市也会组织举办主题书画展、摄影展、知识抢答赛等多种宣教活动,编发《西洞庭湿地风光》、《认识湿地》、《湿地与湿地保护基础知识》等宣传资料,以及播放宣教片。而参与清理河道、保护鸟类、参与宣教等志愿活动则进一步加深了市民心中的责任感。

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于接下来的湿地保护工作,常德市将继续开展洞庭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到2020年全部清除欧美黑杨;统筹推进“一湖四水”综合治理,启动湿地名录调查,编制全市湿地保护规划;扎实推进国际湿地城市创建,对照国际湿地城市认证标准,补齐短板,引进国际湿地保护管理先进理念,提升常德的开放度和知名度。

除了整体的保护规划外,常德市也将制定乡村小微湿地保护规划,启动小微湿地保护工作,开展湿地保护立法调研,探索建立湿地保护管理长效机制。

中国履行国际湿地公约组织办公室副主任李琰指出,常德要在进一步加强湿地立法和宣教工作,加强湿地管理机构建设,特别是要加大对湿地资源的保护力度,不仅要通过这些国际机构把先进的经验引进来,也要把常德的经验推介出去,真正让湿地造福人类。

常德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德睿表示,全市上下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宣传力度上进一步加强,各级政府要加大湿地保护和建设的力度,“通过扎扎实实努力,进一步提升生态水平,把常德打造成桃花源里的城市。”

[责任编辑:石凌炜]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新闻图片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