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本科教改 看湖南大学如何跳出工科生实习的“走马观花”


来源:凤凰网湖南综合

凤凰网湖南讯(通讯员 李妍蓉 胡琼)这两天,一部大型纪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在全国热映。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等一个个非凡的超级工程亮相“燃爆”爱国激情。&ldquo

企业导师来校指导学生实验

实验室里企业导师课堂

凤凰网湖南讯(通讯员 李妍蓉 胡琼)这两天,一部大型纪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在全国热映。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等一个个非凡的超级工程亮相“燃爆”爱国激情。

“伟大的工程,需要伟大的工程师啊!”滕召胜,这名湖南大学教授看完电影感慨万千,“为什么那么多志在‘世界一流’的高校,却往往不敢提建成‘世界一流的工程师摇篮’”?

中国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工程教育。2016年,全国工科本科在校生538万人,毕业生123万人,专业布点17037个,工科在校生约占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三分之一。而现代企业真实环境下的长期(2个月以上)实习是工科大学生实践教育的最有效方式。与大规模工程实践教育需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企业能够为在校工科生提供的“实战”实习机会少之又少,长期让学生在企业实习更是难上加难。

“工科生实习,一直是工程教育界头疼的难题。企业觉得在校生干不了活,既耽误时间,又耗费原料,培养成本高,一般企业耗不起。学生认为一线生产情况复杂,很难安全规范地完成实际操作。这样一来,工科生非常重要的生产实习基本就变成了‘走马观花’地参观生产线。”作为湖南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以下简称测控专业)教改的“掌门人”,滕召胜一语中的。

工科专业可谓“得实习者,得天下”。如何跳出工科生实习,特别是生产实习的“走马观花”? 滕召胜和他的团队用了近20年时间,走出了一条校企深度融合之路,实现了让他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企业真实环境长期实习的目标,形成了测控专业教学、实践和职业化的良性循环。

“以情制动”校友资源,让实习平台“热”起来

提升实践教学质量是工科生培养的关键。如何解决工科实习平台紧缺这个“世纪难题”,滕召胜团队瞄准了校友资源。早于17年前,他们就敏锐地未雨绸缪、渊图远算,利用团队校企合作优势,“动之以情”捂热了校友资源,为湖南大学测控专业的学生们积攒了一批“令人艳羡”的校内外实习基地。

依托湖南大学现代工训中心和测控专业已建成的传感技术实验室、电测实验室、智能仪器实验室、虚拟仪器与网络测控实验室等4个校内实验室,学生足不出校便能完成认识实习。其中电测实验室就是由校友合作企业杭州海兴公司捐赠70余万元共建。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更为“可观”。 杭州海兴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2010级开始每年接收湖南大学测控专业学生进行企业真实环境实践学习。十余年来,依靠校企合作和校友资源,长缆电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长沙开元仪器有限公司、湖南三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精密科学仪器公司、湖南省计量检测研究院、湖南电力科学研究院、广西电力科学研究院、湖南明和光电设备有限公司等十余家企业陆续参与到湖南大学测控技术及仪器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成为湖南大学稳固的联合培养创新人才实习基地。

学校结合基地的生产、科研、管理,开展学生的生产实习、毕业设计,逐步形成了校企深度融合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基地所在企业、学校和学生的三赢。

实习生初到企业

体量小但“能量大的”测控专业实习生们

校企导师“双向互往”,让实习生“能”起来

“学得好,才能走出去。”滕召胜认为,学校课程很多和企业对不上,一些已经淘汰的东西,学校还在讲,还在学,还在考,导致学生到企业后,所学与所用衔接不上,在实习岗位上“能干”不起来。“有的器件、有的模块你认为还流行,但等你培养的学生走出校门设计选型的时候,这些器件、模块可能都停产了,最重要的还是培养学生快速学习新事物的能力。”

从2000年开始,滕召胜提出教学改革设想:邀请“企业导师”进校。他们先后4次修订专业培养计划与课程体系,制订企业培养实施计划,形成校企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十余年来,每年都有不少来自企业一线的“导师”来校授课,正式受聘的“企业导师”就有15位,“企业导师”课堂已经成为湖大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的一道风景。

与此同时,滕召胜发现专任工科教师队伍“非工化”趋向日益增加。为此,他争取到学校支持又开设了“中青年教师训练营”,除了传授课堂教学艺术,更开启了青年教师“实习”的新模式——每年派遣3至5名青年骨干教师前往行业龙头企业培训和锻炼,同“企业导师”一道指导学生实习。20年前仅剩3位专业老师、办学难以为继的测控专业,现在已拥有19名专任教师,平均年龄不到40岁。而这十几名老师中,一人是全国优秀教师、获湖南省“徐特立教育奖”;五人次获评全国“挑战杯”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全国虚拟仪器设计大赛优秀指导教师、ADI中国大学创新设计竞赛年度最佳指导教师;二人被评为湖南大学“我心目中最敬爱的老师”,三人获评“岳麓学者”;一人是全校教学标兵,二人获全校讲课比赛一等奖,二人分获二、三等奖。

校企导师“双向互往”,不仅打造了一批“牛”老师,更培养出更多受企业欢迎的“能”学生。自2003年来,校企导师共合作指导了300多名学生的创新训练与实际项目研究,测控专业学生在全国青少科技创新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全国电子设计竞赛、中国机器人大赛等国家级学科竞赛中获奖39项;在湖南省“挑战杯”竞赛等省级学科竞赛中获奖45项。这个每届仅有两个班、60人的全校最小工科专业,成了学校学科竞赛获奖最多的专业。

“最喜欢用湖大学生!”这是企业对湖大毕业生的评价。十余年潜心教改培养下的学生“好用”不仅表现在适应力强,更多的还体现在“能解决实际问题”。大二就进入专业实验室跟老师学做科研、2016年还是大三学生的钟浩文(现为本校硕博连读研究生)在企业实习时就发现,一批新到公司的PCB(印制电路板)上芯片引脚设计反了,不仅将直接导致这一批PCB报废,还会影响利用这批PCB装备的产品的正常出厂时间。参加电路装配的钟浩文同学尝试把芯片引脚弯过来,居然PCB线路板可以正常使用了,为企业挽回了一笔损失。这位学业成绩年级第一名的腼腆小伙,第一次从实习企业的生产实践中证明了自己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2014年,教学改革效果初显,在全国280多所院校的同类专业评比中,湖南大学测控专业名列第19位,初次就业率达100%,居湖南省首位。

2016年,湖南大学测控专业一次性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工程类学生走向世界提供了具有国际互认质量标准的“通行证”。

此后,海外企业开始纷纷加入到湖南大学测控专业校企合作的队伍中来。美国国家仪器公司(NI)、美国德州仪器公司(TI)、美国福禄克公司(FLUKE)等,纷纷与湖南大学开展了实验室共建、创新人才联合培养。

“与过去的学长学姐相比,我们的幸福感直线上升!”2017年全国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获得者、测控专业2014级学生朱坤志表示,从大二的认识实习,到大三的生产实习,再到大四的毕业实习,他们的实习不仅有单位、场地和时间保障,还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生涯规划选择实习单位,真正跳出了工科生实习的“走马观花”。

[责任编辑:张桂琪]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新闻图片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