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先知于时代 打破晚清“洋务观”


来源:凤凰网湖南综合

同治改元后,正与太平军作战的李鸿章希望借重既懂洋务且能理财筹饷的郭嵩焘,郭嵩焘复出,先是作为“苏松粮道”,然后转任“两淮盐运使”,不到一年,朝廷任命署理

同治改元后,正与太平军作战的李鸿章希望借重既懂洋务且能理财筹饷的郭嵩焘,郭嵩焘复出,先是作为“苏松粮道”,然后转任“两淮盐运使”,不到一年,朝廷任命署理广东巡抚。三年时间,郭嵩焘最得意的是他在香港办的事。

郭嵩焘认为,面对“洋夷”,当局者最重要的就是认清“情”、“势”、“理”。“情”就是洋情,只有主动了解洋人,知道他们所为何来,才能更好地处理洋务;“势”就是要认识到“洋夷”的挑战不是一下就能解决的,是一个很长时间内都必须要面对的问题,要有长远的打算,而不能只想蒙混一时,举棋不定,战和反复,进退失据,这样只能使洋务越办越糟;“理”就是对方提倡和主张的“公理”。              

他精通洋务的特长在任广东巡抚期间得到了全面发挥。其中有三件事最有代表性:一是帮英商追回被骗的银子。一个香山人骗了英商二十万两银子,而广东地方查了三年还没有结果。他到任后,仅十多天就有了结果,英国领事专函表示感谢;二是与荷兰换约。换约时,郭嵩焘发现约文是抄本而非原本并且只有洋文而没有汉文,郭根据国际惯例,据理力争,最后荷兰公使不得不再重新请示国内,并道歉。三是处理太平军水师将领侯玉田。天京失陷后,他流亡香港,在经商的掩护下,运送军火接济太平军余部。在当时人看来,此事很棘手。而郭嵩焘得知此事后,以他行劫海中,违反“公法”的名义,向香港方面交涉。结果很快侯玉田便由香港解归广州正法。

郭嵩焘巧妙地处理洋务事宜的能力,广受赞赏,李鸿章、恭亲王奕等都对他赞赏有加,称他是当时最精通洋务之人。

左宗棠带兵到广东后与郭嵩焘产生交集,思想上与郭嵩焘有不对称的地方。郭嵩焘认为在广东要开办民营船厂,以民主导,政府引导,而左宗棠的思想恰恰相反。

后来,左宗棠在郭嵩焘不知道的情况下上书四本奏折,说郭嵩焘在广东担任巡抚的三年之间,没有培养出有用的人才和军队,要求换人。

郭嵩焘知情后,认为左宗棠背后捅刀子,侮辱了他。同治五年,1866年,因为左宗棠的纠参,也因自己在抑郁愤懑中的请求,郭嵩焘解职还乡,回到长沙。

孟泽认为,郭嵩焘思想上的冲突,与性情的冲突是相关联的。

郭嵩焘对自己的性格有着清楚的认知,他知道自己可以做领导的人,也可以做曾国藩的下属,但是他不能做跟他们平级的人。因为他有什么想法意见一定会说出来,不会藏着掖着。

曾国藩也曾说,郭嵩焘是有思想主见的人。比如,郭嵩焘认为商人与士人是平等的。他见过商人的精明,知道钱能生钱,因此,他面对商人时,没有道德主义的洁癖。

海外学人汪荣祖说,他的思想过于先进,当时人罕能接受,我们追踪其人,印证其时其地,很可觉察到此人的孤愤与无奈。

[责任编辑:张桂琪]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新闻图片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