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文峰塔的历史渊源


来源:尚一网

“德山苍苍,德流汤汤”。在德山孤峰岭的东面,有座年代久远的文峰塔。古代它与佛教的乾明寺、道教的善卷坛和善德书院毗邻。又因濒临沅水、枉水,从而积淀了厚重的释、道、教育和水文化,使

“德山苍苍,德流汤汤”。在德山孤峰岭的东面,有座年代久远的文峰塔。古代它与佛教的乾明寺、道教的善卷坛和善德书院毗邻。又因濒临沅水、枉水,从而积淀了厚重的释、道、教育和水文化,使之成为常德城市历代的象征和标志之一。

文峰塔的建塔历史

最初记载德山这座文峰塔,见于宋代杨川所作的《游武陵》诗:“武陵控扼五溪遥,路入京城万国朝。石柜雄吞排水势,浮图高耸接云霄。”还有宋代张绶《善德山二首》:“昔人旧塔今虽在,道价高风不可攀。”这两首诗都说明古人在德山矶头修建了宝塔,希望它控扼沅水的水势镇住“河妖”,也证实了早在宋代以前,德山就有了高耸入云的宝塔。

德山宝塔经过多次兴废,直到明代才开始重建。据清嘉庆《常德府志》记载,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湖广学政董其昌来常德游览德山时,应用风水学说“塔在巽(东南方向)峰则文运胜”的理论,认为“于兹塔也,虽惟人文,赖之巽,为春为木,长养万汇,主人长年。”认为在德山沅水、枉水的矶头上修建一塔,虽属人文景观,但能镇守常德的人文灵气,使之文运昌盛,哺养万物,泽及长远。他的意见得到知府张定征、巡道刘之龙等人的响应,从而议定了在沅、枉二水矶头上建塔的方案。认为“择一峰如台,于郡城为巽位,鸠工垒石,建浮图基,以镇水口。”“塔宜稍近水,风行水上,至文出焉。塔必倒影江流,庶濯日月之华,涵烟霞之秀。”这个方案得到了荣王同意和时任太常寺卿龙膺撰写的《善德山孤峰建塔募疏》募捐。并由杨嗣昌的祖父杨时芳主持,按照风水师用巽挂选址建文峰塔的规范,建成一座11层,高30余米的宝塔,取名为“文峰塔”。

清乾隆十一年(1746) ,文峰塔由知府董思恭、知县翁运标重修。光绪五年(1879),文峰塔又做了一次较大的修整。建成7级8面,高18米的宝塔,此塔内中空圆形如井,可以攀爬而上。

文峰塔与孤峰岭

德山一带最初的名字叫枉渚。关于“渚”字,有《康熙字典》注释:“渚,遮也。能遮水使旁迥也。”“水岐成渚”等。屈原在《楚辞·九章·涉江》中云:“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又有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沅水》曰:“沅水又东历小湾,谓之枉渚。渚东里许便得枉人山。”指的都是德山和善卷垸。

说到这座文星显露的文峰塔,不能不提及孤峰岭。1988年重建宝塔时,它又名“孤峰塔”。使得大多数人误以为文峰塔建造在孤峰岭之巅。其实孤峰岭山顶与文峰塔相距300多米,从1982年地图中的德山孤峰岭可以看到,孤峰岭山顶的海拔高度为97.6米,它就在常德市第二水厂(即德山水厂)位置。而文峰塔自始至终建在沅水、枉水交汇的矶头上,这个矶头的顶部海拔高度只有77.7米,矶头下面是善卷钓鱼台。因而清嘉庆《常德府志》这样说:“浮图在孤峰顶之东。”光绪《德山志补·志地》也说:“文峰塔在枉渚钓矶上。”由此可见,文峰塔从来没有建在孤峰岭的山顶上。

文峰塔与乾明寺

文峰塔被佛教信众称为“浮图”。它与坐落在文峰塔旁边始建于唐初咸通元年(860)的乾明寺有很深的佛文化渊源。乾明寺当年由朗州(常德)刺史薛廷望奉敕重修,宰相裴休题写“古德禅院”匾额。而杨川在《游武陵》诗中提及的“浮图”,就是佛教信众对佛塔的称呼。

乾明寺最初的名字叫“德山精舍”,又名“古德禅院”。寺院邀请了著名禅学大师宣鉴担任住持。宣鉴来到乾明寺后大阐宗风,他以著名的“德山棒”接引后学,从而推进了佛教的中国化进程。他的“道得也三十棒,道不得也三十棒”开示流传迄今。使得寺院声名远播,学者云集。德山也因此被号称为佛教的“第五十三福地”。由此推断,最初的浮图与乾明寺可能同时始建于唐初。

文峰塔与善卷坛

德山又称善德山、枉人山、善卷山。这是因为远古时期有位遁世高蹈先生善卷隐居在此故名。据南宋地理总志《方舆胜览》记载:“善德山有善卷坛,善卷先生所游处也。”古人在孤峰岭上建设善卷坛,是为了祭祀隐居在此的善卷先生。有方志曰:“善卷坛,县东十里,即枉山孤峰顶。”“善卷先生避世于此。隋刺史樊子盖以名其坛为‘善德观’。唐咸通间(860-874),太守薛廷望重葺。宋淳熙五年(1178),巽岩作记、镌碑,后失所在。绍兴间(1131 - 1161),李焘复建祠,奉木主以祀。”

文峰塔是道教信众认为能镇住河妖的一座“宝塔”。在塔的下面枉水岸边有一块巨石蟠江,相传此石为善卷先生当年的钓鱼台,迄今尚存。德山因善卷先生曾隐居于此,也被道教信众誉为中国道教文化的第五十三福地。脍炙人口的“常德德山山有德”民谚也源自于此。

文峰塔与文化教育

文峰塔常被常德老百姓称为“锥子”。因为光绪年间修整的这座宝塔形如白色的毛笔尖,而且这一带是彰显文化教育和人文渊薮之地,这里先后建有善德书院、朗江书院、德山书院等众多的书院和学校,如今的常德市第二中学就建在文峰塔下面。

书院是著名学者传播自己学术成果的场所。早在乾隆十一年(1746)修复文峰塔时,文峰塔旁边就修建了善德书院。清同治《武陵县志》有记载:“善德书院在德山孤峰下。国朝乾隆初,知县翁运标建。今废。”除此以外,光绪《德山志补》也有相同的记载。

同治初年( 1862-1865),清末名士杨彝珍创办“移芝讲舍”,民国时改为移芝高级小学校。城区的朗江书院最初也建于德山之麓,后来才迁入城内葫芦口。清同治《武陵县志》记载:“建书院于德山之麓,宫一亩,屋数椽。膏火缺如,士不能枵腹越江而往也。董公乃于城西育婴之废馆。颜之曰‘朗江书院’,盖大有意于作兴多士者。”

清光绪十三年(1887),由武陵县县令李宗莲主持,在乾明寺之左青莲庵遗址修建了德山书院。它是晚清时期常德新学派的活动地点。民国时期它曾多次更名。直到常德解放后才被改名为常德市第二中学。除此以外,美国基督教长老会也在这里创办了私立俊德中学堂。这些众多书院和学校,彰显了文峰塔一带的人文确实十分昌盛。

文化是人类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它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变革和发展。例如隋朝樊子盖将德山改名善德山;将善卷坛改名善德观;以及清代善德书院的建立为据,确认善卷文化早已向善德文化发展。

文峰塔的神奇传说

文峰塔当年与城区府文庙前的魁星点斗笔架城以及原德山街下游杨家河外滩“爱惜文墨,尊重知识”的“德山字藏塔”(苏家渡对岸)遥相呼应,相得益彰,它们都留有许多神奇的传说。传说文峰塔镇住了老龙潭里的龙头;德山字藏塔镇住了老龙潭的龙尾。站在城区笔架城五个垛子旁边,能看到德山的文峰塔(今现场观测果然如此)。传说每年的某月某日凌晨,当太阳、文峰塔、笔架城连成一条直线时,站在笔架城上,可以看见宝塔背后的“佛光”——红红的太阳。这个时候,乾明寺内会梵音声声,香火袅绕; 孤峰岭山顶上的善德观会鼓乐齐鸣; 常德府学(文庙) 内会书声朗朗,成为常德一大奇景。

文峰塔的提质改造

文峰塔自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 建塔,到文化大革命后期的1969年秋,常德市二中为了修建防空洞需要砖石而被拆毁,存在时间长达362年之久。到了1988年,常德市人民政府(武陵区政府) “取公建民助之方,聚社会民众之力”,在原址上重建了这座宝塔,由刘昌年先生撰写的《孤峰塔记》开篇语这样说:“孤峰塔又名文峰塔……”由此可证,重建的宝塔仍称文峰塔。它的“文峰”塔名已经存在了410年历史。

今年2月,常德经开区启动了对文峰塔的提质改造。按照设计规划,新塔共7层,高59米。采用传统仿木楼阁形制,建群楼和围廊,并增设灯光美化。正式恢复塔名为“文峰塔”。 但是许多人称此塔“孤峰塔”已成习惯,无可厚非,应当尊重此种约定俗成。

文峰塔不仅浸透了常德的水韵,也将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和教育文化兼容互补,发场光大。当新的文峰塔建成后,它在沅水、枉水的矶头上会巍然耸立,俯瞰大江,它能显示出雄伟的气势和常德的文采。当游人登塔远眺时,山光水色,城廓房舍以及笔架城等都能尽收眼底,美不胜收。

[责任编辑:石凌炜]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新闻图片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