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城镇化是大时代的缩影,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结局。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的出现,冲击了传统“招手停”式打车方式。

别被汇率“下”一跳

别被汇率“下”一跳

人民币的贬值究竟会牵动我们生活的哪些花销?

安身立命少年书 重温民国小学国语老课本(组图)

2013年08月30日 07:35
来源:新华网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民国老课本的另一特点是教给儿童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常识。

如初版于1917年的《商务国语教科书》,从课文目录便可看出编写者的意图:1.入学。2.敬师。3.爱同学。4.课室规则。5.操场规则。6.仪容。7.早起。8.清洁。9.应对。10.孝父母……透过这些条目,我们看到的是《弟子规》的影子,即中国上千年来传统启蒙教育的核心:童蒙养正,固本培元。

但老课本并不是枯燥的说教,而是采用大量儿童日常生活的小场景来达到教育目的。如“亲恩”一课,画面中是一只老燕子叼着虫子,正飞向树丫间一窝嗷嗷待哺的小燕子。“敬老”一课的插图是一个小学生捡起一位老人被风吹落在地上的帽子,双手奉还给老人。“好学”一课课文为:“李敬文,年六岁,时向其姐问字,渐通字义。”插图中有一几,几上摊一册书,姐弟二人一坐一立,姐正向弟弟讲解。“睦邻”一课课文为:“母在厨房,制糕已成,命儿捧糕,送往邻家。”画中母亲倚门而立,一儿手捧一盆糕走出家门,转头回望其母,母似做叮咛状。这些充满了生活气息的课文,配上生动朴素的插图,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

对于一些儿童一时不易领悟的“大道理”,老课本往往能用浅近通俗的事例来说明。如“读书”一课,课文曰:“学生入校。先生曰:‘汝来何事?’学生曰:‘奉父母之命,来此读书。’先生曰:‘善。人不读书,不能成人。’”一问一答之间,点出了“读书”的要义,朴素而深蕴。儿童一旦记住,便终身难忘。

我不禁想起古时私塾的开笔礼:儿童入学第一天,须用毛笔描一个大大的“人”字,意含“读书成人”。由此可见,民国老课本与传统一脉相承。可惜今天的小学语文课本里却找不到这样的内容了。

老课本的编辑思想既传统又“超前”。在上世纪初,职业教育还完全是新事物——甚至今天的小学教育中似乎也还没有这样的内容。商务老课本中便已有“职业”一课,课文内容只有5句:“猫捕鼠,犬守门,各司其事,人无职业,不如猫犬”,将一个不无抽象的大道理说得如此深透明白,有趣有味。

而像“国家民族主权”这样的概念,儿童更不易理解。课本中有一课曰“御侮”——“鸠乘鹊出,占居巢中,鹊归不得入,招其群至,共逐鸠去。”我读着此篇,不禁会心一笑:真是由小见大,举重若轻!今天的小学课本中也有主旨相同的“二小放牛郎”一课,曾因其“带血腥”而引起争议。两者相比,教育效果孰优孰劣,不言而喻。

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这些课文均从儿童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摈斥空洞说教,注重趣味性与潜移默化,背后则处处看到“教化”的影子,即在小学阶段便树立中国传统价值观——仁、义、礼、智、信,为将来的立身处世奠定基础,难怪当初有的国文课本便称之为“修身国文”。

商务这套课本问世后,10年间风行全国,印数达七八千万份,可见对一代中国人的影响。我的父亲与母亲,还有母亲的兄、姊,均出生于上世纪20年代,由于家境之故都只念到小学毕业。他们后来均能在社会上谋得一份职业,自食其力,安身立命,其“秘密”也许在于这样的小学课本。而当年跟他们情形相似的那一辈人里,一些经过刻苦自学,后来成为文化大家,如三联书店原总经理范用、新民晚报原副总编辑冯英子等。

 
[责任编辑:黄秋霞] 标签:国语 课文 工笔白描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凤眼观榕

凤凰网湖南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