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城镇化是大时代的缩影,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结局。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的出现,冲击了传统“招手停”式打车方式。

别被汇率“下”一跳

别被汇率“下”一跳

人民币的贬值究竟会牵动我们生活的哪些花销?

“撤县改市”16年后重新开闸 湖南2县上报国务院

2013年12月02日 09:22
来源:红网 作者:丁婷婷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今年国内两个县改市已获批

时隔多年,如今政策形势再度发生变化,重新点燃了邵东县的改市希望。

这线“曙光”出现在2013年1月24日。

这一天,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民政部一次性批复同意了两个“县改市”申请:吉林扶余和云南弥勒。一石激起千层浪,各界纷纷揣测:这是否意味着“冻结”16年的“县改市”政策即将“开闸”?当时的答案是不确定的。

但人们总能捕捉到一些值得关注的“信号”——

去年底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

去年9月,当时还是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克强在省部级领导干部推进城镇化建设研讨班上讲话,指出要把有条件的东部地区中心镇、中西部地区县城和重要边境口岸,逐步发展成为中小城市。

这些“信号”让邵东县跃跃欲试:“从我们掌握的信息来看,国家新一轮新型城镇化建设启动,‘可能’要审批一些符合条件、有必要的县改成县级市。”邵东县县长沈志定表示。而邵东能做的,就是在“可能”到来的“开闸”前抢占先机。

事实证明,邵东的积极筹谋具有先见之明。

刚刚结束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正式提出“完善设市标准,严格审批程序,对具备行政区划调整条件的县可有序改市”。这意味着,冻结16年的国家“县改市”政策即将开闸。

被省里圈定上报至国务院

邵东县的“抢占先机”行动敏捷而迅速:

刚获知扶余和弥勒成功“改市”,负责此事的邵东县民政局立即与省民政厅取得联系,并奔赴北京“打听情况”。“民政部说国务院暂时没有是否即将解冻的确切消息,但说我们可以‘先报上来’。”邵东县民政局一名干部说。

这在邵东县看来是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从前政策彻底“冻结”时,“县改市”申报工作在省、市、县各级均寸步难行,“允许逐级申请上报到国家层面,本身就是一个政策可能会放开的信号”。

邵东县的申报打算得到了省、市两级的鼎力支持。到今年4月份,邵东县的申报工作已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5月下旬,省民政厅区划地名处官员专程给邵东干部进行“业务培训”;接着是开县委常委会和县政府常务会议,成立以县长为组长的撤县设市工作领导小组,先期拨付30万元工作经费;6月5日全县撤县设市工作动员大会召开;6月8日县政府分别向人大提交议案,向县政协致协商函,人大、政协随后分别开会赞同;还有进行论证、做风险评估、组织所辖29个乡镇各自开会讨论;上报市级,市四大班子分别开会;乃至耗资数十万元请电视台制作专题片,环环落实。

“这是个繁琐的工程。”民政局干部感叹,一整套程序花去两个多月时间,资金投入亦不少。直到7月16日,两大本各四五厘米厚的申报材料正式送往省级。

包括邵东县,省内这次闻风而动提出“撤县设市”要求的县份多达十多个,但省级层面早已“好中选优”地圈定两个县份,邵东县名列其中。10月30日下午,省政府常务会议决定将两县作为全省仅有的两个“撤县设市”申报县份上报国务院,意味着申报工作的“最后一环”即将启动。据悉,目前省级已将申请正式上报至国务院。

 
[责任编辑:童声杨] 标签:十八届三中全会 县改市 撤县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凤眼观榕

凤凰网湖南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