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如何走出公益人待遇差的困境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清华NGO研究所副所长
贾西津:形成阶梯式公益人才薪酬体系
公益人才的薪酬现在是一个普遍问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组织的能力。对很多大的社会组织而言,面对的是不得高于当地平均工资两倍的法律限定。但也有很多很小的社会组织,鉴于现在的发展程度,平均薪酬达不到很高的程度,这跟它自身的财政情况有关。
分两方面看,一是组织自身财政资金的困难,造成员工工资紧张。另一方面是认知的问题,认为做公益工资就该这么低就该做志愿者,认为如果我给你这么高的工资人家不给捐钱了。公益不是一个特殊行业,不是你在这个行业就应比别人更穷困,应该有合理的工资,足够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其实,非常重要的是,需要形成一个阶梯,业内逐渐形成一个共识:好的专业人才和优秀的管理人才要获得什么样的薪金,刚起步的小组织又可以获得什么样的保障,比如业内的支持等。现状是,很多组织本身的资金就很少。
如 何既能让公众认可,又给予公益从业人才体面的薪酬?首先要让公众接受,公益不是没有成本的,成本包含:正常的薪酬(包括专业的筹款人、秘书长等专业人 士)、公益组织的行政成本。这些是公众要接受的概念,零成本是错的。不能一味地讨好公众,让成本越低越好。效益和成本间应该是个平衡。
另一方面,到底多高是个上限,能不能很高?我觉得要接受市场选择,慢慢地让公众有这么个概念:优秀的人才需要有更好的薪酬。但对于公众现在能接受多少、怎样去扩散这个理念,需要一个过程。
在未来,公益人才应该有体面的生活,而不是穷困的生活。优秀人才需要有吸引力的薪酬,对于初入行者,应该有发展预期和基本保障。要形成这样的观念,让公众接受这样的概念,不能靠低成本、哭穷、低薪和可怜来做慈善,这不是现代慈善的理念。
当然,现在有些组织还做不到,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怎么在业内帮助这样的组织成长,帮助公众来成熟公益意识很重要,因为公益最后是个公众市场,如果公众的观念被误导,就会导致公益市场的激励产生问题。
而 对有些项目的零成本,其实是另筹成本,需要对公众说清楚。对于组织来说,不能倡导零成本,误导公众说可以没有成本地运作。不可能没有成本,其实是通过其他 途径解决了成本,有些是企业给解决了,还有是财政资金。一个良性的基金会应该告诉公众它真正的成本构成,比如有专门捐赠的成本、财政支持、人员工资由企业 出的等等,不该挡在公众的视野之外。
现在有些社会组织已经开始给自己的员工比较体面的 工资,这是个好现象。对于改善目前公益人才的现状,起码在圈子里要有个小小的人才库,然后扩展,人才库的形成是有必要的。而对于刚入门者,涉及不仅仅是 钱,还会涉及到比如保障、发展前景等等。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人才建设的一些组织,对这类组织的需求可能也是有必要的,让其来推进对公益人才的政策倡导、衔 接、改进、支持等多个方面。
相关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