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技师学院: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 扣牢岗位实习关键一环
湖南
湖南 > 新闻资讯 > 正文
站内

常德技师学院: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 扣牢岗位实习关键一环

为贯彻落实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精神,强化实践育人环节,日前,常德技师学院由院领导带队组成专项工作组,深入合作企业开展岗位实习回访工作。回访小组在一个多月时间内先后走访了常德中车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常德中联重科车桥有限公司、北京爱秀美业众联有限公司、武汉海尔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等60多家合作单位,与企业负责人、实习导师及实习生进行了深入沟通,并通过实地调研、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等形式全面了解学生实习动态,为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推动校企协同育人机制落地见效奠定了基础。

回访后与实习生合影

回访后与实习生合影

倾听成长需求 助力融入企业

倾听实习生的成长需求是帮助他们快速融入企业、提升能力的关键。了解实习生的实习情况是一项看似简单,却不能够有丝毫马虎的工作。

“目前的实习工作任务中,哪些让你觉得有挑战?哪些让你有成就感?”“在实习过程中,你最想掌握的技能或知识是什么?”“你理想中的职场角色是什么样的,现在的工作是否有关联?”在开展岗位实习回访工作中,专项工作组悉心与学生进行交流,并发出了问卷调查,倾听学生在实习岗位中的真实感受,同时也鼓励他们珍惜实习机会,严守企业规章制度,主动学习企业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

实习生在岗位上进行实操

实习生在岗位上进行实操

“实习让我接触到真实的工作场景,学到了很多课堂以外的知识,导师和同事的指导也让我快速成长。”汽车工程系新能源202002班学生曾成分享道。

常德技师学院校企合作办主任兼招生就业处处长宋祥弟表示,现在大多数00后实习生更看重工作的意义感,而非单纯的“积累经验”,在实习过程中,他们可能因为缺乏兴趣或能力,或者在团队互动中遇到某些挫折而产生倦怠心理,有些实习生可能不会直接表达,我们需要更多地去主动了解他们的想法。

评估实习成效 引导更多价值

评估实习成效需要从实习生成长、企业贡献、双方匹配度等多个方面综合“把脉”,既要避免“走过场”,也要防止“过度压榨”。

回访期间,学院专项工作组不仅仔细查看了学生在回访期间填写的《学生对岗位实习评价表》和企业填写的《2025年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表》,并与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对于在企业中只做低技能工作、未参加任何企业会议或活动、未收到任何评价等情况进行进一步了解,梳理企业建议和学生反馈,真实评估实习成效。

机械工程系模具202001班的学生沈正发在实习初期选择了长沙一家企业,实习一段时间后发现这个企业是两班倒,工作时间相对较长,该学生感觉自己身体吃不消,向导师表达了想换一家实习企业的想法。学院招就处了解该生的实际情况后,将他推荐到湖南中联重科车桥有限公司。专项工作组此次回访时该生反映感觉很好,尤其满意的是企业安排的师傅很好,能学到自己满意的技能。

“让实习生获得真正的成长,让企业收获新的价值,让实习生和企业建立长期的人才关系,是我们一直追寻的目标,只有让实习生和企业产生好的反映,才能让实习真正成为人才的孵化器。”宋祥弟说。

优化培养方案 挖掘工作潜力

针对实习生的个性化培养方案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既要避免模板化培养,也要防止因频繁变动导致实习生失去方向。今年,常德技师学院进入合作企业参加实习的实习生共有637人,涉及专业19个。

在常德中车新能源有限公司回访时,中车人事经理唐鹏建议将冠名班学生带至企业,进行一次现场教学,让学生提前感受企业文化,了解岗位工作内容。汽车工程系主任李登科采纳了企业的建议,回访结束后,立马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增加了学生提前熟悉企业的环节。

李登科说:“学院希望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挖掘到真正的兴趣点,在与企业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学生在岗位上的工作动力和学习潜力,独立工作及团队协作能力等,然后在保持核心培养框架不变的情况下,一步步优化培养方案。这样既能避免培养方案僵化,又能确保孩子们始终处于学习区,而非舒适区或焦虑区。”

拓展就业渠道 深化校企合作

从传统校招到与企业开展项目合作、灵活用工、政采服务......近年来,常德技师学院打通多元通道,帮助毕业生拓展就业渠道,学院通过连心桥活动、校友资源激活、结对联企等举措,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目前合作企业达87家。

在回访过程中,学院与企业就进一步深化合作展开探讨,并与多家企业在共建实习基地、开展冠名订单式培养、参加常德市技工教育联盟,推动产学研融合等方面达成共识。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丰朝晖表示,岗位实习是职业教育的关键环节,学院将持续跟踪学生实习动态,与企业共同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培养更多符合行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实习是职业教育的关键一环,也是学生们从学校迈向职场的一次蜕变,更是锤炼技能、开拓视野的宝贵机会,常德技师学院始终关注学生成长,携手企业共同为学生的成长营造良好环境,帮助他们在实干中成长、在磨砺中突破、在融合中前行,也为不断深化校企合作注入了无限活力。(周元珍 夏骁)

来源:常德技师学院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