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湘马看未来,推动体育消费,长沙如何发力?
湖南
湖南 > 新闻资讯 > 正文
站内

从湘马看未来,推动体育消费,长沙如何发力?

图片

▲4月20日,2025湘江半程马拉松赛暨第四届长株潭融城半程马拉松赛在长沙贺龙体育中心鸣枪开赛。(梁山 摄)

4月20日一早,随着发令枪响,15000名运动健儿从长沙贺龙体育场如潮水般涌出,在湘江之畔饱览星城春日风光,在奔跑中感受多巴胺迸发的快乐。

今年3月,国家体育总局发布了促进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城市名单,长沙成功入围。本次湘江半程马拉松大赛,便是长沙推动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的重要举措之一。

连日来,记者调查发现,长沙正着力把“体育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通过系统施策,拉动体育消费,带动相关行业消费。

打造品牌赛事

据赛事主办方介绍,湘江半程马拉松大赛由开展了数十年的长沙春季马路赛跑升级而来,到今年正好十年。

2024年,该项赛事与天心区长株潭融城半程马拉松赛首次合二为一。此前,长株潭融城半程马拉松赛已经在天心区暮云街道许兴村举行两届,成为长株潭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推手。今年,参赛人员中长株潭跑友占到六成。

十年磨一剑,湘江半程马拉松赛已经成为长沙的一大品牌赛事,2025湘江半程马拉松大赛首次获得中国田径协会A2类赛事认证,参赛跑友三成来自江西、广东等周边省份。

“作为中国田径协会A2类赛事,对整个竞赛组织工作的要求要高很多,必须达到认证标准,比如兴奋剂检测,在起、终点、折返点等处设置比赛录像等。”赛事主办方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

图片

▲2025湘江半程马拉松赛志愿者在为跑友提供补给服务。

记者注意到,本次比赛共有1700余名志愿者提供各类服务。赛道上多处冰块降温、海绵降温、雾炮车喷淋降温等应对气温变化;赛道沿线设置了17个氛围点,每个点位组织了数十名专业表演队员,表演内容包括汉服展示、文艺军鼓、街舞等,为赛事增添了更多欢乐色彩;参赛跑友的服装和行李寄存、号码布过塑、能量补给、运动损伤康复、冰水浴池、拉伸按摩等相关服务一应俱全,有条不紊。

“要把马拉松赛事打造为品牌赛事并不容易,还要相关职能部门全力支持配合,形成合力才行。”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了解到,为保障赛事顺利进行,长沙相关部门做好了交通管制、部分公交线路临时改变、地铁运营时间提前等工作。

品牌赛事不仅能直接带动门票、运动装备、功能饮料和运动服务等直接体育消费,还能带动“吃住行游购娱”等全方位的消费。据测算,本次湘江半程马拉松赛事带动体育、文旅、零售、交通等领域消费将亿元以上。

要打造品牌赛事,必须坚持引进和培育两手抓。

2025年,已经确定在长沙举行的大型赛事有200多项,其中包括长沙马拉松、斯诺克长沙大师挑战赛、长沙国际网球公开赛等国际级赛事。

图片

▲参加长沙乡村欢乐跑的跑友在油菜花海中打卡。(图源:望城视界)

作为市一级的赛事,长沙市第三届乡村欢乐跑暨四季花海跑今年已经举行了两站,分别是望城区茶亭站和长沙县路口站,均收获好评如潮,成为拉动农产品和乡村文旅消费的重要推手。记者认为,坚持不懈、不断优化,长沙乡村欢乐跑也将成为大众喜爱的品牌赛事。

据了解,为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办体育赛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长沙市支持社会体育赛事活动办法》《长沙市体育品牌评选奖励办法》等相关支持政策已经出台。

增加场馆供给

图片

▲市民在开福区东风路高架桥下的运动公园打球。(图源:湘伴)

打造品牌赛事、推进体育培训等服务消费,必须依托充足的体育场馆资源。

2024年,长沙新建了36个智慧社区健身中心、89个室外运动场、75处国球进社区(公园),并完成了湘府路大桥等7个桥下空间改建体育场地。

此外,还吸引了社会力量建成洋湖体育公园(二期)等3个体育公园,并有5个新开工建设,计划投资5亿元以上。全市新增各类体育场地面积达678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42平方米。

2025年,长沙市继续实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提升行动,计划建设智慧社区健身中心80个、国球进社区(村、公园)100个,并支持区县(市)自主开展健身步道、水上运动设施、桥下空间体育设施等建设。

目前,备受各界瞩目的长沙奥体中心“一场两馆”项目顺利推进,预计将于今年下半年启动建设,在2028年底前完成建设并试运营。

图片

▲长沙市奥体中心“一场两馆”效果图。

在望城区,总投资约18亿元,规划坐席18000个,占地122.26亩的大泽湖体育馆项目正积极推进,项目预计于2027年建成投运。

在天心区,总建筑面积4.4万多平方米的全民健身中心正在加紧建设,项目包括羽毛球馆、篮球馆、器械健身中心、乒乓球馆,室外足球场、室外篮球场、健身步道等场馆,项目预计2026年建成投用。

近年来,长沙还不断推动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2024年暑期,长沙共开放743所公办学校体育场馆,为市民就近运动提供便利。

优化场馆运营

在开福区马栏山健萌健身芒果馆,记者见到了95后青年章文星,他用半年时间减去了80斤。

“除了坚持健身,我现在每个月会花费1000多元来购买营养食品,我很喜欢运动带来的变化。”章文星告诉记者。

章文星体重大幅下降的背后,离不开专业人士的指导和合理膳食搭配,这恰恰是健萌出圈“法宝”。面向乐意为健康、美丽买单的中高收入人群,这家健身馆装修精美、配备各类高端器械设施,并安排一对一的私人教练,会员年费约2.4万元。此外,场馆还培育多名拥有百万粉丝的网红达人,通过线上商城、网络宣传矩阵等,精准挖掘潜在客户群体,并带动运动塑身类食品销售。

图片

▲长沙市2025准备再建智慧社区健身中心80家,总量将达到400家。

和健萌这样的场馆相比,长沙的智慧社区健身中心似乎更接地气,一年300元的会员费,确实令人心动。因为采用了物联网等技术手段,智慧社区健身中心基本不需要现场管理人员,大大减少了人力成本。

据运营方公司负责人赵祖武介绍,公司负责智慧社区健身中心项目的工作人员,绝大部分属于技术研发和运营维护岗位,“这是我们与传统健身房最大的不同”。

目前,长沙已建成智慧社区健身中心300余家,拥有付费会员近70万。

相比挥汗如雨的健身撸铁,少出汗多欢乐的“轻运动”也正在成为居民增加生活乐趣的游玩方式。走进位于长沙县的乐运魔方能量怪兽轻运动中心,潮流元素令人眼前一亮,卡丁车、钓虾、飞盘、攀岩体验和小型高尔夫等轻运动项目,让非传统运动人群也能找到乐趣。住在附近的市民熊湘黔经常与弟弟来场馆打卡,这里已经成为他日常聚会、亲子活动的选择之一。

图片

▲乐运魔方的蹦床乐园。

据介绍,乐运魔方还根据年轻人喜好,推出线上、线下随机找路人匹配运动游戏的新模式,让运动变成社交手段。如今,飞盘、攻防箭、模拟射击等游戏结束后,总有人互加微信。

潮流运动项目+新颖的社交体验,让这个运动场馆成为年轻人喜爱的消费场所。据运营方统计,能量怪兽轻运动中心套票复购在20%-30%左右,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深化体教融合

长期以来,长沙校园体育运动十分普及,培育了一批全国知名的体育特色学校。

麓山国际实验学校2003年开始招收足球特长生,至2024年,学校足球队4次夺得全国冠军;

2024年,在世界中学生篮球锦标赛赛场,以雅礼中学女篮为班底的中国队,捧起了冠军奖杯。自1988年成立以来,雅礼女篮成为湖南中学校园篮球中的“顶级”存在。她们一次又一次站上全省、全国乃至世界赛事领奖台,是湖南校园篮球一面旗帜。

湖南省地质中学是篮球传统项目学校,2024年,该校男篮夺得中国高中篮球联赛总冠军。

……

鉴于长沙在体教融合方面的非凡成绩,2024年,长沙成为全国首届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的举办地之一,开幕式、男足和女排比赛在长沙举行。

图片

▲长沙市中学生在2025长沙市青少年“快乐之星”U系列田径比赛中。

为深入推进体教融合,长沙发布《长沙市青少年竞技体育人才基地(2023—2026 年)名单》,全市共有 120 家中小学校入围,涵盖多个竞技项目。常年开展全市性青少年体育赛事,形成了人才选拔与磨砺队伍相结合的赛事体系。全市150多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有90%进入校园,既促进了体教融合,也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体育消费需求。

在暑假期间,政府购买服务为青少年提供免费体育项目培训是长沙深化体教融合,推动体育消费特别是体育培训服务消费的重要做法。

比如在2024年暑期,长沙市体育局开展“你运动 我补贴”活动,通过“我的长沙”APP派发暑假培训项目专用券,全市22家游泳馆、67家培训场馆免费向中小学生开放,12个免费培训项目包含游泳、滑雪、足球、篮球、羽毛球、击剑等。

记者调查发现,为促进体育消费,长沙还在打造数字体育消费新场景、推动文旅体融合发展等方面持续用力。

长沙火热的体育消费图景,既是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生动注脚,也是经济转型升级的鲜活样本。从健身房的热汗到综合体里的欢声笑语,从传统场馆到“体育+万物”的生态圈,这座城市正以运动为纽带,编织着健康、活力与幸福的美好未来。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