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湘江新区对青年创业者的吸引力法则来了
湖南
湖南 > 新闻资讯 > 正文
站内

揭秘!湘江新区对青年创业者的吸引力法则来了

整洁温馨的房间、一应俱全的生活设施、免费的政策咨询与就业指导……当你怀揣梦想踏入一座新的城市,入住这样的新青年人才驿站,是否会感到一股暖流涌上心头?这里不仅是临时的栖身之所,更是梦想起航的港湾。

在长沙新青年人才驿站(湖南湘江新区站)里,26岁的张明远刚刚结束了一场创业路演。他从武汉大学毕业后,带着一个AI教育项目来到这里,成为湖南湘江新区“柳枝行动”的受益者之一。“免费住宿、创业指导、融资对接,这些支持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张明远说。

湖南湘江新区,这片规划面积1200平方公里的国家级新区,正在成为中部地区青年创业者的新磁场。数据显示,2024年,新区新增国家“杰青”人才6人、“优青”人才17人,分别占全省新增数67%、89%;新入选市ABCD类人才304人,占全市新增数46%。长沙留学生创业园晋升全国地区贡献影响力第6位,集聚海归人才1万余名。目前,新区人才总量突破100万人。这些数字背后,是一套精心设计的“吸引力法则”。

政策工具箱:从“第一站”到“每一步”

“新青年人才驿站”是湖南湘江新区吸引人才的第一张名片。

“每天我都走路到单位,穿过公园,步行10分钟就能抵达,沿途的环境特别舒服。”对于在北京大学就读博士、近期来到北京大学长沙计算与数字经济研究院实习的王子阳来说,这个位于尖山湖公园旁的长沙新青年人才驿站(湖南湘江新区站)位置优越。

(驿站内布置温馨。)

(驿站内布置温馨。)

他热情地邀请记者去房间参观:标准双人间内,一人一张床铺,有独立卫生间、洗衣机,每天还有专门的保洁人员上门打扫卫生。“之前我搜索过附近位置的快捷酒店,一天最少要200元,与其说是省了笔‘真金白银’,不如说是收到了城市的‘诚意请柬’。”王子阳说,这次来实习就是想来探探路,“我即将博士毕业,湖南湘江新区的多项人才政策很实在,希望以后能够留下来工作。”

当然,这仅仅只是开始。

围绕青年创业者的资金、场地需求,湖南湘江新区在运营湖南省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的同时,设立了5亿元的湖南湘江新区大学生创业基金,给予20万元至200万元梯度支持。

此外,新区还提供1万平方米的空间打造湘江新区大学生创新创业园,为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团队提供工位3年免租和水、电、物业费全免的优惠,支持大学生创业者起步,守护他们的创业热情。

(湖南湘江新区大学生创新创业园。)

(湖南湘江新区大学生创新创业园。)

为了构建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带雨林”,湖南湘江新区每年会选树一批“创业先锋”,直接认定为“湘江英才”。

袁依格2023年从清华大学博士毕业后,来到长沙入职湖南湘江实验室。“专业对口,初步印象好,尤其感受到求才若渴的‘新区诚意’。”这是吸引袁依格的一个原因。

产业新赛道:科技创新的青年机遇

在湖南湘江新区的产业版图上,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正在崛起。这里不仅是科技创新的沃土,更为青年才俊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

在湖南视比特机器人有限公司,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瞪羚企业等沉甸甸的荣誉见证了企业以创新驱动发展的成果。

“企业的稳步前行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从成立至今,我们通过社会招聘、校园招聘等渠道引进各层次人才300余人,现在公司研发人员占比超60%,有20个以上是博士。”该企业副总经理刘婷婷告诉记者。

“这里不仅有政策红利,更重要的是产业生态。”90后创业者刘畅的智能软件公司入驻新区后,很快与本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建立了合作。他的团队研发的工业软件,已经在金杯电工等企业投入使用。

2017年,“95后”江苏青年顾善植怀揣梦想来到长沙,进入国防科技大学攻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硕博学位。求学期间,他在湖南湘江新区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组建团队,创办了湖南汇视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在新区人才政策的扶持下,短短三年间,顾善植成功聚集了一支30多人的核心团队,带领企业迅速成长为湖南省智算产业最具潜力与实力的创新力量之一。“今年,我们将推出自主研发的视觉大模型,希望能借助国产化算力,在视觉领域发布湖南版DeepSeek。”顾善植信心满满。

(顾善植与工作人员在大创园办公。)

(顾善植与工作人员在大创园办公。)

数据显示,2023年,湖南湘江新区直属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669家,2024年新申报1229家企业,通过企业多达854家。2024年,湖南湘江新区探索“高校+平台+知识产权保护”模式,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3.3万件,占全省30%;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家,占全省新增数23%……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青年创业者的梦想在生长。

文化赋能:创意与产业的化学反应

湘江之畔,岳麓山下,为何能够吸引这么多的青年创业者?或许这里不仅有着年轻人向往的诗意,更有着让梦想生根发芽的远方。

每到节假日,岳麓山的层林尽染、橘子洲的烟花盛景,总能让这座城市焕发出独特的魅力。岳麓山大学城里的书香气息与麓山南路的市井烟火相得益彰,糖油粑粑的香甜、臭豆腐的浓郁、茶颜悦色的清新,这些独具特色的美食不仅是城市烟火气的生动注脚,更是对创业者们忙碌生活的最好慰藉。

文化艺术的滋养为这片土地增添了独特的气质。谢子龙影像艺术馆里,“科技与艺术”的跨界论坛正在碰撞思维火花;李自健美术馆的静谧空间让心灵沉淀;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的现代建筑彰显着创新活力。这一串串的文化地标不仅是城市生活的精神地标,更是青年创业者汲取灵感的源泉。

“这里高校集中,人才集聚,年轻人很多,而且夜经济也十分发达,是一座充满激情的城市。”生活在长沙12年,岳麓山下创业6年,“95后”大学生创业者胡含兵对这座城市十分熟稔,他所成立的黑马科教控股集团更是实现了年营收超1.2亿元。

“文化氛围对创业很重要。”从事文创设计的陈雨薇说,“在这里,你能感受到传统与现代的交融,这种碰撞往往能激发创新灵感。”她的团队开发的“数字非遗”项目,就是将湖南本土文化元素与现代科技结合的产物。

湖南湘江新区的吸引力,不仅在于政策和产业,更在于它提供了一个青年与城市共同成长的实验场。青年人才在这里不仅能实现事业理想,也能找到生活归属感。

夜幕降临,湘江之畔的写字楼依然灯火通明。这些灯光下,有众多的青年创业者,他们正在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湖南湘江新区的未来。

而新区,也在用它的包容与创新,证明着一个道理:留住青年的最好方式,就是和他们一起成长。(易彬)

来源:湖南湘江新区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