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点
云南深山区的咖啡农李师傅
不需再摸黑赶路运豆
他的手机收到一条提示:
“无人机已抵达种植区
咖啡豆装载完毕
预计3小时后送达加工厂”
此刻
物流无人机正盘旋升空
载着250公斤咖啡豆穿越崇山峻岭
这条“空中通道”让运输成本直降70%
而这样的场景,很快将成为现实
随着低空经济的兴起
在雨花经开区
一家叫做蓝源科技的科创型企业
正与众多低空经济领域的同行们
一起掀起一股产业变革浪潮
01
从“人背马驮”到“云端物流”
一场物流的效率革命
据悉,在普洱山区,传统运输依赖人力和骡马,往返一趟需几天时间,且成本高昂,效能低下。而物流无人机投入使用后,单次飞行30公里仅耗电70度,不到1小时就能直达目的地。“以前怕雨季路塌,现在下雨天也能准时送货。”李师傅指着手机上的航线图说道。这一技术,多用于山区、海岛、边关等道路交通困难的区域,高效便捷解决物资运输难题。
这并非孤例。蓝源无人机还能覆盖多个场景:
地理测绘:通过GPS 、惯导等定位系统提供准确的地理位置信息,10分钟就可完成传统团队1天的测绘量,精度达厘米级。可用于吊舱相机执行测绘任务,采集地理数据,服务于城市规划、环境监测等工作。
农林植保:动态变量施肥技术让农药利用率提升80%,每亩预计可节省成本80%,实现农业降本增效。此外,还能对农林植物实行生长监测,全面无死角地监测农作物生长状况、病虫害迹象、土壤等状况。
巡检保障:可用于电力巡检,对电力线路进行巡检,检查故障或损坏情况,确保电力供应的安全可靠,预计20分钟能检测10公里高压线路,效率是人工的20~30倍。在道路巡检方面,可对铁路、公路、河道、桥梁等进行巡检,检查损坏情况,确保安全和畅通。
应急救援:遭遇地震洪水等灾害时,无人机不仅能快速投送物资,还能迅速抵达灾区进行人员搜救。若遇火灾事件,无人机可迅速抵达高楼或森林等火场进行消防作业,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安防监控:包括边境巡逻,协助边防部门进行巡逻,及时发现非法入境人员,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城管交管,监控违章建筑、渣土车乱倒、疏导交通拥堵、抓捕违章车等,提升城管水平。
02
技术破壁
给钢铁之翼装上“智慧心”
在蓝源科技的展厅内,花花看到,一架翼展3米的多旋翼无人机,就像“变形金刚”。演示视频中显示,它既能长距离巡航,又能悬停作业。通过“北斗+GPS+GNSS”三定位系统,无人机即便在信号极弱的峡谷,误差也不超过0.1米;搭载的高光谱相机可识别作物病虫害,准确率超90%;AI路径规划系统自动避开障碍,续航提升20%。
“降本只是开始,重构产业逻辑才是目标。” 蓝源科技相关负责人举了个例子:在湖南某茶园,无人机喷洒农药的成本仅为人工的1/3,且避免农药中毒风险。“过去农民‘凭经验’,现在靠数据——每亩该打多少药,系统自动计算。
03
未来图景
打造低空“先飞区”
蓝源科技的成长,是雨花区“技术+产业”双轮驱动的典型。2024年,蓝源科技落户雨花经开区。“之所以选择落户雨花,是因为长沙是全国首个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的‘核心承载区’,而雨花区又获批了全省首个无人机试飞飞行临时空域,选择这里,非常契合我们未来的发展规划。”蓝源科技相关负责人王国强告诉花花。
近年来,当低空成为“兵家必争之地”,雨花区早已抢跑布局,低空经济蓄势腾飞:全省首个无人机试飞飞行临时空域获批,全省率先举办“AI+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大会,发布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设立人工智能科创谷(低空经济)招商基金......一批批低空领域的科创企业也纷至沓来,江苏点石航空、四川鸿鹏航空等企业竞相落地。截至目前,雨花经开区低空经济企业已达22家,涵盖制造、研发、维修、运营、销售等全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