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3月21日,是世界唐氏综合征日。3月28日下午,一场饱含温情的“携手同行 共享阳光”公益助残活动在岳阳市博康康复中心举行。活动由岳阳市爱心助残志愿者协会联合湖南省工业技师学院共同主办,40名“唐宝宝”与志愿者、康复教师及家长代表在春雨中共绘融合画卷,以实际行动诠释“平等、参与、共享”的现代文明理念。
下午2时30分,岳阳市残联博康康复中心四楼户外草坪变身爱心剧场。在《顶呱呱》的欢快旋律中,佩戴彩色领巾的孩子们踏着稚拙却充满生命力的舞步登场。当自闭症患儿小宇(化名)在《小动物》律动操中成功模仿袋鼠蹦跳时,其母亲热泪盈眶:“这些表演背后是成百上千次的重复训练,今天终于被世界看见。”
活动现场,爱心助残志愿者协会党支部书记岳卓群带领40名志愿者庄严宣誓:“以专业守护折翼天使,用尊重搭建融合桥梁。”湖南省工业技师学院,机器人教研室主任张弛表示:“学院教授学生技能的同时,也培育他们拥有高尚的品格。”仪技231班主任符湘萍表示:“期望学生用爱心帮助、陪伴‘唐宝宝’的成长。”作为活动倡议发起人,岳阳市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主任姚平宣读的《关于呼唤社会各界关爱“唐氏宝宝”的倡议书》,以数据撼动人心:我国每年新增唐氏儿约2.6万例,仅23%家庭获得系统康复支持。进一步激发了关爱特殊群体的责任感。
医学专家在科普环节指出,唐氏综合征作为最常见的染色体疾病,其1:600~1:1000的新生儿发病率背后,是千万家庭面临的终身照护挑战。目前虽无特效疗法,但早期干预可使70%患儿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博康康复中心教师现场演示了触觉整合训练:“通过每日2小时针对性训练,我们已帮助上白名儿童实现生活自理。”
在捐赠环节,包装精美的“成长礼包”令家长们倍感温暖。志愿者小林为脑瘫患儿换矫形鞋时,孩子突然微笑的瞬间被镜头定格,成为全场最动人的画面。“这些风雨无阻的‘活雷锋',让特殊日子有了超越血缘的温暖。”博康中心负责人朱燕春望着雨中起舞的人群感慨。据悉,该中心创新实践的“康复+教育+就业”全周期模式,已帮助12名大龄患儿掌握简单职业技能。
活动在《如果开心你就跳个舞》的集体律动中推向高潮。雨幕中,不同身影交织成同心圆,志愿者们特意放慢的舞步与孩子们雀跃的姿态,构成一幅关于包容的生动注解。这场持续三小时的活动不仅创造了40个特殊家庭的快乐记忆,更在洞庭湖畔播撒下文明社会的精神火种——当湖南省工业技师学院志愿者牵起“唐宝宝”小手的那一刻,整个城市都读懂了“共享阳光”的深意。正如背景墙上那行闪耀的金色标语:“以生命温暖生命,用爱心照亮未来”,岳阳正用行动证明:一座城市的文明高度,取决于它如何对待“特殊”的成员。
来源:岳阳市爱心助残志愿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