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凭借地处东西部结合区的位置优势,积极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怀化、永州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围绕主导产业建链、延链、补链,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成效明显。
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怀化有何独特之处?答案首先在于区位优势。2024年,怀化国际陆港成功开行班列突破1000列大关,中老班列开行量中部地区第一,开拓跨境国际物流大通道7条。
怀化市委书记 许忠建:对怀化来说,将有利于争取更多项目资金落地,有利于锻长板、补短板,助推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服务于民。
找准“契合点”,怀化把箱包皮具作为重点临港产业进行打造。自2023年6月以来,怀化吸引了来自上海、河北、广东、浙江、江西等地的300余家企业来此考察洽谈,目前已成功签约149多家。
怀化市委书记 许忠建:持续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持续用力构建“5+10”现代化产业体系,做大做强箱包皮具、中医药、竹产业、新型显示等特色优势产业;持续用力推动鹤城区中方县一体化,主动对接推动湘鄂渝黔四省边区协作发展。
永州位于湘粤桂三省份交会处,有“沿海的腹地,内陆的前沿”之称。近年来,永州市成立承接产业转移工作领导小组,加快推进永州陆港等7大产业平台建设,着力打造“投资永州”的品牌,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开展承接融合,承接规模、产业层级和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永州市委副书记 市长 陈爱林: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投资永州的品牌。我们今年要利用国家宏观政策的机遇,兑现给企业的承诺,把我们开放永州、生态永州、文化永州、历史永州转化成国内外投资者热爱的永州。
产业转移并非简单搬家,永州做足特色优势产业、企业改造升级和招商引资“三篇文章”。目前,永州共签约承接产业转移项目1565个,其中投资2亿元以上产业项目558个。在雨伞布、罩极电机、高端纳米碳酸钙、高性能钕铁硼合金薄片等细分赛道,走在国内前沿。
永州市委副书记 市长 陈爱林:我们要帮助企业降低综合的运营成本,比如说用工、用电成本、物流成本、引进人才的成本,我们还要逐步地从底层服务逐步向高端服务来推动,要为企业跑订单、拓市场,帮助这些存量的企业扩能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