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4日,第二届湖南省量子科技和产业大会暨世界量子日科普活动在长沙顺利举行。湖南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佟来生先生,湖南省地震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黄志东,长沙市政府副秘书长王德志,湖南湘江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王先民,以及科技部、湖南省科技厅、长沙市科技局、长沙市科协、长沙市地震局、湖南湘江新区科创产业局、岳麓区政协、科协等领导出席,国防科技大学科研部副部长周朴,低维量子结构与调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匡乐满,湖南科技大学副校长赵前程,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副总经理杨艳辉,湖南先进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孙广富,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高级工程师韩宇飞,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研究员刘亮以及清华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湘潭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工商大学、湖南省地调所等相关单位的专家学者及企业家们共200余人参加。
大会现场,成立了湖南量子测量产业创新联合体,作为聚焦量子测量前沿关键技术研究,推动颠覆性技术创新的重要平台,该联合体由长沙量子研究院牵头,联合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电长城科技、湖南省地震局、湖南省地质调查所、达晨财智等18家单位共同发起,旨在聚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应用单位等创新资源,促进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等多链融合发展,提升量子测量应用产业集群整体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打造量子测量产业集群;湖南量子测量产业创新联合体的成立,标志着量子科技产业化进程迈出关键一步,将为区域量子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诚挚希望各高校、科研机构、行业企业,以湖南量子测量产业应用联合体成为契机,汇聚高端人才,深化产学研协同,强化产业链联动,创新资金投入机制,实现要素高效贯通,合力推动量子测量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湖南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佟来生在活动现场对联合体的成立寄予厚望。
会上,湖南量子测量产业应用联合体重磅推出“天衡量子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项支持计划”(量子科技种子基金),该基金首期规模达1000万元,将为量子科技领域创新创业项目提供定向支持,在湖南省大力推进大学生创业的政策背景下,鼓励高校学子投身量子产业,为湖南打造量子测量产业高地储备优质“种子”人才。
此外,在本次会上,还特邀了多位量子科技领域的权威专家进行专题分享,深入探讨量子技术的研究进展与产业应用。
▲国防科技大学朱凌晓教授结合自身研究领域分享了量子科技在重力感知方面的技术与运用;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刘亮研究员,报告了系统冷原子钟和量子传感相关应用;
▲省地调所地质装备应用研究中心总工程师郭友军结合行业实践,为量子技术与传统勘探的融合提供了新思路。
同期展出的世界量子日科普展览,对量子科技发展历程、产业应用前景及湖南在量子测量等领域的突破性成果进行了展示,为公众打开了一扇了解量子科技最新进展的窗口,感兴趣的公众可自2025年4月14日-2025年4月15日前往岳麓科创港(长沙市岳麓区潇湘中路283号)参观。除大会活动及科普展览外,4·14世界量子日科普系列活动还包括专家进校园、大学生见习实践等专题活动,活动将持续至6月。此次4·14世界量子日科普系列活动的举办,旨在通过量子科技知识普及,激发高校学生和科研人员对量子技术研发与产业应用的热情,推动更多人才投身这一前沿领域。
近年,湖南省量子领域利用高校聚集优势打造多元创新平台,组建多维人才团队,以创新应用引领科技攻关,以科技进步赋能经济发展,形成“成长有平台,发展有人才”的湖南量子领域新格局,加速科技成果工程化效率。
目前,湖南已布局近十家国家级、省部级量子科技创新平台,产出一系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如量子绝对重力仪、“银河鲲腾系列”光量子计算系统、PT光力量子精密测量、病毒原子结构解析等,这些成果正加速向产业化应用迈进。“十四五”以来,湖南通过十大技术攻关项目、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科技计划项目,加强量子科技产业链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累计支持科研项目经费达到1.71亿元。
湖南在量子科技领域的持续深耕,不仅将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更将为我国在全球量子科技竞争中抢占战略制高点贡献湖南力量;当前,湖南正以坚定步伐,在量子科技这片充满无限可能的新赛道上奋勇前行,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注入强大的科技创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