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今春记录到46.52万只越冬候鸟
湖南
湖南 > 新闻资讯 > 正文

湖南今春记录到46.52万只越冬候鸟

2024至2025年全省越冬水鸟同步监测近日圆满完成,全省14个市州共记录到77种、46.52万只越冬候鸟,刷新历史记录。

在位于东洞庭湖水域的采桑湖和大小西湖湿地里,成群的雁鸭类候鸟集聚而栖,悠闲地在浅水中滑行,近五十只国家二级保护鸟类白琵鹭夹杂在野鸭群里晒着太阳,相互梳理羽毛。去年起,为了保护候鸟栖息地,岳阳市加强湿地水源管理,通过调水、补水及生态修复等工序,促进采桑湖及大小西湖湿地涵养水源充足,为候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生态链。

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采桑湖站副站长 周钰淮:我们这个大小西湖以及这个采桑湖区,总体的鸟类数量大约是32000多只,主要还是以雁鸭类为主,像罗纹鸭和豆雁是最多的。

在西洞庭湖的广袤水域,白鹤、黑鹳、小天鹅等珍稀候鸟成群结队,它们或低飞掠过波光粼粼的水面,或高鸣于蓝天白云之间。监测数据显示,每年到西洞庭湖保护区越冬的候鸟基本上保持在3万只以上。为了保护候鸟越冬,保护区采取清理非法养殖、恢复湿地植被、建设生态岛和生态屏障等系列措施,有效改善了湿地的生态环境。

在屈原管理区营田镇东古湖湿地,从2020年开始,就记录到西伯利亚小天鹅在这里落户,为了保障它们顺利越冬,屈原管理区根据天鹅栖息习性,对稻田保留30公分的水位满足天鹅降落要求,同时预留部分水稻秸秆、藕茎等为天鹅、白鹤等草茎为食的候鸟提供充足的食物来源,并在周边设置隔离带减少人为干扰。今年,东古湖湿地监测到小天鹅近3000只。

岳阳市屈原管理区自然资源局局长 陈骏:连续5年,这个小天鹅或者其他候鸟能够在我们东古湖栖息越冬,说明我们这个环境是它肯定很喜欢的。

省林业局的监测数据显示,去年今春,湖南对候鸟的监测范围从洞庭湖区扩大到全省14个市州、85个县市区,覆盖了全省各级湿地公园。共记录到46.52万只越冬候鸟,其中洞庭湖区域集中了45.62万只,同比增长约7.5万只。研究人员表示,候鸟数量的增加不仅体现了洞庭湖生态系统的“含金量”,也表明越冬水鸟分布向洞庭湖外扩散,有利于缓解调节极端气候条件产生的不利影响。

湖南省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四级调研员 廖玲娟:我们在洞庭湖的候鸟集中迁飞,和栖息越冬的时期,对重点区域实施24小时的巡护值守,进一步提升管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