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经营主体向 “新” 求 “质”,“四新” 企业占比近半
湖南
湖南 > 新闻资讯 > 正文

长沙经营主体向 “新” 求 “质”,“四新” 企业占比近半

长沙晚报2月20日讯(全媒体记者 周辉霞)2024年长沙地区生产总值迈上新台阶,首次突破1.5万亿元。其中,活力澎湃的经营主体是长沙经济发展的韧性所在。记者20日从长沙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截至2024年底,长沙市实有经营主体191万户、同比增长7.5%,其中企业75万户、同比增长9.8%。全市企业结构性占比达39.2%,较2023年末提升0.8个百分点。经营主体总量再增长,特别是企业主体进一步扩面增量,这背后是长沙市场监管部门优环境增活力、强服务添动力、谋创新促发展,推动着经营主体添多、变活、增强,为长沙经济行稳致远增添底气和动能。

跨区迁移一次办结增强主体活力

经营主体“枝繁叶茂”,来自内生的发展驱动力,更得益于发展的土壤。营商环境的优化是促进长沙经营主体质量齐升的“关键一招”。

以企业流动为例。过去,企业迁移不是件容易的事,在流程上需多部门分头办理,企业需要在迁入地和迁出地来回奔波。畅通经营主体迁移渠道、企业跨区域自由流通,是助力经营主体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

长沙市场监管部门去年4月起,聚焦企业跨区迁移手续复杂多方跑动的问题,探索实行全市范围内企业跨区迁移“一件事一次办”改革,由原三个环节提交申请,简化为一个部门受理,压缩办理环节75%,申请材料减少50%,压缩办理时限70%。

这项改革实施以来,全市跨区迁移高效一件事办理87家,为企业节省了大量人力资源,降低了企业办事成本,提高了经营主体的体验感和获得感。

分型分类精准扶持个体工商户

湖南省展览馆内一个充满文艺气息的街区里,一家名为“茴香空间”的新店格外热闹。红墙、绿植、原木和各种咖啡香组合的这个空间里,移动的每一步都踏在艺术的节奏上,成了许多咖啡爱好者的打卡地。

个体工商户是经济细胞里的“小不点”,在过去的一年,长沙有许多这样的“小不点”破土而出。长沙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局聚力精准帮扶、拓展供给、创新服务,部署个体工商户扶持相关工作措施,组织开展“个体工商户服务月”“个转企”“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等活动,促进个体工商户健康发展。 截至目前,全市实有个体工商户114.8万户、同比增长6.2%,完成“个转企”1149户。

纵深推动质量强市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

长沙经济,向新而行。特别是2023年以来,长沙市锚定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发展方向,“四新经济”经营主体大量涌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蓬勃动力。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长沙市实有“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覆盖的先进制造、互联网+、创新创业、跨界综合管理等“四新经济”企业37.27万户,同比增长6.53%,占实有企业总量的49.7%。

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经营主体总量的持续增长,也需要质的不断升级。长沙纵深推动质量强市,为经营主体特别是企业主体的可持续发展夯实了基础。2024年,长沙市场监管部门帮助230家企业破解质量技术问题5200余个,全市研制“两新”领域国家级、省级标准287项,培育标准创新型企业70家,发布检验检测认证服务高质量发展十大项目,智能网联汽车国检中心、电能计量装备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工程机械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项目入选全国百个质量强链重点项目,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消费品质量合格率全省第一。质量基础设施的强化和质量治理体系的完善,不仅推动了企业、行业和产业的发展,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更是增加了长沙高质量发展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