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将我从无底深渊拉回来,像黑暗中的一束光......你们是我的榜样,更是我的英雄。”“在PICU这个生死较量的战场上,你们用专业和爱心编织了一张张生命的保护网,让无数家庭得以重拾欢笑与希望......感谢你们,用医术书写生命赞歌的伟大医护人员。”近日,两封分别来自重症患儿及其母亲的感谢信,为常德一医儿科医护人员2个多月的精心救治画上了圆满句号。
患儿顺利康复
患儿写给医护人员的感谢信
患儿母亲写给医护人员的感谢信
15岁女孩突发癫痫,医护接力与死神赛跑
2024年11月20日,常德一医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收治了一名突发癫痫生命垂危的15岁小女孩。
“不知怎么回事,突然就开始抽搐,说话也不利索了。”据孩子母亲介绍,她女儿正在念初中,身体健康,学习成绩优异,发病那天突然无征兆地倒地抽搐,口吐白沫,神志不清。
患儿被送至常德一医后,被确诊为发热感染相关性癫痫综合征(FIRES)。该病是一组发生于儿童期(学龄期儿童多见)与感染因素相关的难治性部分性癫痫综合征。好发于既往健康的学龄儿童,癫痫发作呈暴发性、药物难治性,治疗困难,病死率高。
患儿脑电图监测情况
患儿病情危急,儿科重症监护室医护团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对其进行了紧急处理,包括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建立静脉通道、给予抗癫痫、抗抽搐药物等。同时,医护人员密切监测她的生命体征及呼吸机报警情况,围绕患儿最突出的治疗及护理问题和矛盾点进行讨论,并给出专科观察、护理、康复等具体意见。
对患者抽搐的问题,将输液管理精准到毫升级别;针对气切可能引发的呼吸问题,精准设定氧气的流量、湿度、温度;针对可能出现的压疮、静脉栓塞,每2小时进行定时翻身,预防压力性损伤,并按频次拍背、及时吸痰……每天,医护人员都根据患儿实际状况,进行效果评估和治疗方案微调整。在正确有效的监护下,2024年12月28日,患儿生命体征逐渐平稳,终于可以停用呼吸机,改鼻导管给氧。
医护温暖相伴,病患重燃生命希望
虽然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患儿的病情得到了控制,但癫痫导致的语言障碍和无法自主活动的肢体障碍,让患儿情绪低落、意志消沉。
考虑到患儿的情感需求,接下来的每一天里,医护人员对其给予了最真挚的安慰和精神支持,像亲人和朋友一样倾听她的恐惧与不安,并科学有效地帮助其恢复语言功能,从简单的音节到完整的句子,医护人员不厌其烦地引导。当看到无法正常表达的孩子,可以自主地朗读一篇文章后,家属喜极而泣,并拍摄了视频,向亲友们传递这一好消息。
2025年1月17日,患儿转至儿科二病区,继续进行康复治疗。2月10日,患儿顺利出院,患儿及家属满怀诚挚写下感谢信,表达对儿科医护人员的感激之情。(甘玥)
来源: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