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2月19日讯(通讯员 何珣 郑灶荣)“今年回老家过年,感觉居住的便利度提升了,小区的道路‘白改黑’了、健身器材等基础配套也有了,还成立了居民委员会,这些方面一点也不输新城区。”家住新田县双胜社区迎宾路区域的返乡青年谢先生说道。
近年来,新田县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以居民实际需求为导向,把城市基层治理能力建设融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全过程,以“新”换“心”,让居民幸福感“旧”地升温。
迎宾路临街房屋立面改造效果。
整合资源,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走进叠翠社区明珠花园小区,曾经道路破损、污水管网老化、环境脏乱差的景象已不复存在。施工人员忙碌的身影见证着小区的蜕变,如今,水污分流管道改造完成,道路“白改黑”,小游园绿意盎然,停车位整齐规划。“以前出门散个步都提心吊胆,生怕摔倒,现在道路平整,环境整洁,到处都很漂亮,我们住得很舒心。”76岁的吴祥发乐呵地说起小区的变化。
在双胜社区迎宾路区域,这个由多种类型房屋构成、居住着1700余人的老旧小区,曾经是城市管理的难题。龙泉街道积极与住建、住保等部门联动,整合资金1200余万元,全面改造水电路讯基础设施,升级临街房屋立面,拆除违章建筑。曾经破旧杂乱的小区,如今整洁有序,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直线上升。
聚福小区标准化党群服务站。
党建引领,提升服务品质
在县委社会工作部的指导下,龙泉街道将党建贯穿基层治理全程。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小区党员亮身份、作表率,积极投身小区治理。同时,创新“党建+零距离红管家”模式,先建小区党组织,再组建业委会,构建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三方协同治理格局,有效破解老旧小区管理难题。
聚福小区原是新田卷烟厂职工小区,企业改制后面临诸多问题。改造投入100余万元,更新公共设施,优化道路与停车位布局。标准化党群服务站的建成,为居民提供了学习、议事、娱乐的场所,“党群服务站建成后,我们感觉打工人也有了归属感。”企业员工杨为朋说道。
改造后的丽都花园小区。
居民自治,激发内生动力
老旧小区改造后,如何长效管理是关键。龙泉街道以“三长制”为基础,结合志愿服务队伍,引导居民成立自治组织。万福山庄曾是“三无小区”,环境恶劣,治安堪忧。2024年3月,街道和社区引导组建业主委员会,居民自筹资金30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硬化空地、新增车位、建立警务室,还利用闲置用地创收,实现居民自治。
“现在规划了车位后,停车方便多了,小孩子在小区耍也安全多了。”万福山庄业主李先生说道。
未来,新田县将把握文明创建、城市改造等机遇,持续探索融合共建模式,兼顾硬件改造与软件服务提升,让老旧小区居民从 “住有所居”迈向“住有宜居”,切实解决居民“急难愁盼”的民生问题,让幸福在家门口不断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