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胡雪怡 通讯员 宋林
近日,“非遗过大年 长沙最韵味”长沙非遗走进香港推广交流活动暨“万名港人游长沙”启动仪式活动在香港中环街市举办。活动用千年古城的人文密码解锁国际文旅新势能,打造了一场融合展演推介、线路发布、传承对话的立体化非遗盛宴。
活动现场。
湘港双城记:文旅火热贺新春
2024年长沙入境游客量同比激增118.89%,港澳来长游客达17.95万人次,五一商圈成“粤语新地标”;春节黄金周香港赴长游客同比增长131.47%,长沙跻身港人北上消费游TOP4……活动现场,长沙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易鹰勾勒出湘港双城文旅共振的轨迹。
活动现场。
同时,4条“长沙特色非遗主题旅游线黄金走廊”串珠成链,50余件非遗精品跨越时空对话,非遗工坊与景区深度耦合,一串串数据和热度是入境火到非遗热的生动写照。
一首《贵妃醉酒》“戏歌”焕新演绎,湘剧演员周帆表演后走下舞台变身活动NPC,与现场观众拍照合影。岳麓山上的爱晚亭,在湘绣大师的素绢上俏皮“展现”自己的飞檐翘角,并于丝线间与香港的长衫盘扣展开美学对话。
香港中式长衫技艺。
长沙铜官窑陶瓷带着盛唐的烟火气一同走进国际游客的日常生活。榫卯小木作结构技艺解构重组,手机支架鲁班锁文创成为香港青少年争相挑战的“魔方”。长沙剪纸代表性传承人易望的“盲剪绝活”划破时空,红纸翻飞间龙凤图腾跃然眼前,引得围观游客惊叹赞美。
游客体验榫卯小木作结构技艺。
“沉浸式展演+场景化体验”模式——每个展位都是微型剧场,每件作品都是交互装置,让非遗从展馆、工坊走向生活现场,创新建构“可触摸的文化记忆”传播范式,成为链接湘港文化、情感的纽带。
非遗对话录:一盏清茗里的文明互鉴
当长沙绿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执壶问茶,明前嫩芽在青瓷盏中舒展如云,氤氲着“茶马古道”的千年回甘,港式奶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演绎“丝袜拉茶”绝技,锡兰红茶与黑白淡奶在铜壶中碰撞,升腾起中西合璧的市井烟火。这两杯穿越时空的茶汤,不仅象征着湘港文化的生生不息,激发传统工艺与当代创意的活力,还体现了文明互鉴的魅力。
长沙绿茶制作技艺。
文化和旅游部亚洲旅游交流中心主任张栋指出:“长沙样本的启示在于用世界语言讲述中国故事,让传统文化在当代语境中自然生长。” 通过非遗场景化、旅游故事化、体验交互化的深度融合,推动长沙非遗资源转化为国际文旅竞争力,是长沙“非遗+旅游”模式的新探索、赋能“中国年”全球化的新表达。
国际游客观赏。
据了解,活动还在见证香港百年风云的鸭灵号红帆船上,举办了一场特别的“非遗峰会”。长沙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与香港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共同探索非遗传承传播的N种可能,如相互分享香港非遗工坊场景化教学模式与长沙非遗进校园经验等。
长沙、香港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在香港鸭灵号红帆船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