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2024年有效破解11万余户不动产“登记难”
湖南
湖南 > 新闻资讯 > 正文

长沙2024年有效破解11万余户不动产“登记难”

红网时刻新闻2月18日讯(记者 戴丹 通讯员 陈鹤影)2月18日,长沙召开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会议。红网时刻新闻记者从会上获悉,2024年,长沙共建成24个保障住房安置小区,推动7127栋、113601户不动产“登记难”问题有效破解,12项高频登记业务实现“跨省通办”,转移登记业务实现“全球通办”。

微信图片_20250218204952.wm.jpg

55个省、市级重点项目实现用地全保障

2024年,长沙市共获批建设用地374宗,征拆腾地1.6万亩,55个省、市级重点项目实现用地全保障;推出稳定房地产市场政策“组合拳”。

在规划引领和资源保障方面,《长沙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获国务院正式批复;统筹推进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审以及村庄规划质量提升;长沙奥体中心选址落地,面向全球开展设计方案征集;优化提升重点片区、重大枢纽路网骨架和交通品质,城市发展骨架进一步巩固拓展。

耕地保护方面,积极推进耕地占补平衡改革,建立全市“一盘棋”的耕地保护底线目标指标库和有偿交易制度;全面升级运行“一码管田”智慧耕保系统,存量违法占用耕地问题整改成效明显。

为进一步夯实城市运行的安全堤坝,长沙坚决扛牢安全生产政治责任,存量自建房现状锁定、违建监测治理等做法获得肯定;成功应对3轮低温雨雪冰冻天气、9轮区域性暴雨,连续4年实现地质灾害“零伤亡”;获批增发国债资金4178万元,完成85处排危除险项目和8处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

此外,以南湖新城为重点,统筹优化橘子洲头周边功能布局和天际线,高起点谋划南部融城片区和湘江科学城,打造南部“一江两岸”新标杆;开展五一商圈历史城区提质改造规划设计,加快推进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和修编,推动古城风貌区品质升级。

年内完成长沙规划展示馆的升级改造

新的一年,如何推动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再上新台阶?会议明确,2025年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严守资源安全底线、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维护资源资产权益的工作定位,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切实提高土地要素配置精准性和利用率,积极促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

2025年,长沙将继续牢牢守住302.57万亩耕地、254.61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底线目标;推进县级总规、乡镇(街道)国土空间规划、重点村庄规划的审批工作;完成湖南湘江重要源流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国家示范工程主体工程建设;新增建设166个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点,完成不少于20处隐患点治理和排危除险;高水平推进“五一商圈”历史城区提质,整体串联打造潮宗街、太平街、西文庙坪等历史街区;完成规划展示馆升级改造。

布局七项重点工作 打造“最具幸福感城市”

会议强调,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工作,各级各部门要协同联动、齐抓共管。要聚焦重点关键,紧紧扭住强化规划引领、加强土地储备出让、强化要素保障三项任务,谋划城市发展格局,做好招商引资和重点地块用地整合、指标优化、配套完善。

与此同时,牢牢把住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三条准则,让城市规划建设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

2025年,长沙市自然资源规划系统将重点抓好7个方面工作:一是加快“治理型规划”转型,着力强化规划引领支撑;二是对标“高水平保护”要求,坚决守牢耕地保护红线;三是树牢“精准化配置”导向,全面提升要素保障水平;四是围绕“城市软实力”培育,聚力塑造一流品质风貌;五是紧盯“高水平安全”目标,切实增强风险防范能力;六是打造“最具幸福感城市”,用心书写惠民暖心答卷;七是履行“两统一”职能职责,全力推动资源治理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