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
多位消费者向长沙晚报帮帮团记者反映
春节前他们在
位于龙湖芙蓉天街商场的伊然瑜伽
充值办理了会员卡
春节后到店消费
却见门店已关闭
商户负责人聂某 “失联”
有会员透露
与聂某相关的瑜伽店在长沙共有7家
目前已有多家陆续闭店
且闭店前均开展了促销活动
会员们由此怀疑遭遇“职业闭店”套路
2月17日,晚报帮帮团记者来到龙湖芙蓉天街伊然瑜伽门店,只见店门紧闭,门上张贴着一张“闭店告知书”。记者拨打告知书上的商户负责人电话,无人接听。目前,芙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已介入调查。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将向上级反映,申请成立联合执法组进行调查。
位于龙湖芙蓉天街商场的伊然瑜伽门店大门紧闭。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邓艳红 摄
消费者:
办了6980元会员卡,
一节课未上遭遇闭店
“我是今年1月22日办的会员卡,充了6980元,到现在一节课都没上成。过完年准备来上课时,门店居然闭店了……” 会员田女士谈及自身遭遇,满是愤怒,她感觉自己被骗,还为此报了警。
田女士家住龙湖芙蓉天街附近,被商场里伊然瑜伽的宣传广告吸引。到店体验时,接待人员称“该品牌在长沙有多家分店,师资稳定,实力雄厚”。在工作人员的极力劝说下,田女士以“优惠价”6980 元办理了35节私教课。“当时她们极力劝我办一万多元的会员卡,我怕课太多上不完,才选了6980元的。” 田女士告诉记者。
办完卡后春节将至,该店放假,田女士决定春节后上课。2月7日,正月初十,多数单位已开工,该瑜伽店却迟迟未开门。田女士联系门店工作人员,得到“再等几天”的回复。元宵节(2月12日)已过,该店仍未营业;2月14日,田女士再到店时,门上贴着“闭店告知书”,拨打工作人员电话,无人接听。
闭店告知书一出,门店会员炸开了锅。记者了解到,会员们组建了维权微信群,群内有近200人,未上完的课时费高达数十万元。
一位会员表示,门店闭店前一直在大力促销,去年11月还举办店庆促销活动,不少人在那次活动中办卡,还有许多会员是今年1月刚办卡。会员们还发现,瑜伽店负责人聂某在长沙的多家店陆续关闭,且闭店前都有促销行为,他们怀疑这是职业闭店人的惯用手段。
商场:
自身也是受害者,
愿配合消费者司法维权
17日上午,记者在龙湖芙蓉天街商场2楼看到,伊然瑜伽门店大门紧闭。门上张贴的 “闭店告知书”写明:位于本商场2楼的伊然瑜伽门店擅自停业闭店,还存在拖欠商场租金等违约情形,商场已多次联系经营者并发函催促其恢复正常营业、清缴欠费,均无果……
商场方在告知书中建议消费者妥善保管合同及缴费单据,联系品牌沟通退费事宜或能否到其他门店消费。
记者拨打告知书上商户联系人聂某电话,始终无人接听。“前几天还能联系上,她说没钱,现在完全联系不上了。”龙湖芙蓉天街商场相关工作人员无奈地说。
部分消费者认为,伊然瑜伽突然闭店,龙湖芙蓉天街商场难辞其咎。他们觉得商场不仅未尽监管之责、未提前预警,此前还在商场多处显眼位置张贴该门店宣传广告。“就是看了商场广告,我们才在这儿办卡。”不少消费者抱怨道。对此,商场工作人员回应,商场被拖欠数万元租金,同样是受害者。目前,商场已“冻结”门店内器械等固定资产,防止设备被搬走。“要是一直联系不上品牌方,接下来我们会通过司法途径维权,希望消费者与商场相互配合。”该工作人员还表示,“若法院判定商场有责,我们不会推脱。”
监管部门:
将申请成立联合执法组展开调查
17日下午,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龙湖芙蓉天街商场以及数十名会员代表在商场进行面对面沟通,而原本受邀的伊然瑜伽方面却无人到场。沟通会后,会员们逐一登记未上完课时等相关信息。
芙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东岸监管所所长任小兵介绍,这几日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已接到数十位市民投诉。他还透露,去年东岸监管所就接到过关于伊然瑜伽门店的投诉,并将该公司列入预警名单。“列入预警名单后,公司不能申请变更或注销。”
任小兵表示,针对消费者反映的情况,将向长沙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汇报,申请成立联合执法组,对品牌方是否存在职业闭店人及其他问题深入调查。他还建议消费者尽快通过司法途径维权。“法院介入后,能冻结相关公司资产,防止卷钱跑路。”
湖南万和联合律师事务所李健律师指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本事件中商家突然撤店,显然构成对消费者违约。
呼吁:
借鉴深圳做法创新监管手段,
市民应理性消费
从几百元的理发卡、洗车卡,到成千上万元的健身卡、培训卡、美容卡等,预付式消费遍及居民消费各个领域,极为普遍。然而,预付式消费在市场中问题频出,退卡难、退费难、商家跑路等现象常见,严重损害消费者切身利益。在预付式消费领域,如何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任小兵告诉记者,近年来接到诸多预付卡消费投诉,他认为,要防止商家圈钱跑路,监管手段必须创新,深圳等地的做法值得借鉴。
记者查询发现,深圳在预付式经营治理中引入数字人民币,即采用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管理预付资金。通过消费者、经营者及数字人民币运营机构,对预付资金加载智能合约,按消费者和经营者协商一致、依约支取预付资金的方式,保障交易顺利完成。这种模式一方面将合同条款写入智能合约,商户无法随意划转消费者预付资金;另一方面,在实际消费前,预付资金处于冻结状态,切实保障消费者资金安全。任小兵还呼吁,市民应理性消费,发现问题依法维权。
律师提醒,市民应警惕储值消费,储值前仔细阅读服务合同,明晰权利义务;储值后妥善保存消费凭据,以便纠纷发生时有效维权。